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丝路文物保护者李世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承栋

  【摘要】宁夏海原,曾是古丝绸之路北段的必经之地。从长安出发,可以绕六盘山经过这里,近距离渡过白银境内的黄河前往河西走廊,因此遗留下多条商贸古道。这里曾是北宋、金、西夏的对峙地,以及明王朝防御蒙元势力的屏障,因此遍布古堡烽燧。如今,这些古道、城堡,对于见证丝绸之路的繁华、研究历史文化的延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这些的文物,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海原县的李世翔,正是丝路文物保护者的代表。本文拟概述他的事迹,并略析其意义。
  【关键词】 宁夏海原;丝绸之路;古堡烽燧;历史遗留;文物保护;李世翔
  宁夏南部,六盘山南面,一大片由无数的沟、塬、梁、川组成的干旱丘陵地带,呈三角形摆列着西吉、海原、固原三县,人们习惯性称之为“西海固”,1972年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如果要探寻西海固深处的渊源,开启文化之旅,就会惊奇地发现,丝绸之路从这片高原连接域外,盐铁交易沟通东西商贸。无论萧关重镇,或者天都屏障,还是海原古道,无不极具神秘性。
  历史烟云中的车水马龙、刀光剑影,经岁月风干后,其概念似乎变为长安、驼队、丝绸、瓷器、茶叶、卤盐、西域……而曾经扮演重要角色的长城、烽燧、城堡、古道,只能遗留在山川田野间,虽能见证历史的悠久,却渐渐蒙尘甚至遭到人为破坏。
  但是,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群人,他们痴迷于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时刻提醒着人们: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特别有一位70后的年轻人,近十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探寻整理海原境内所有和丝绸之路有关的遗迹和史料,成为人们关注称颂者。他就是海原县被誉为“丝路文物带刀侍卫”的文物保护者——李世翔。
  一、李世翔与墩墩梁
  海原县多坡少川、干旱缺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政府推行坡改梯建设,近年更是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形成了“梯田+”的产业模式。按说,这本是好事,但若仅以此为要,必会忙中有错。
  2015年6月1日,一则署名林漫的微博《宁夏海原“墩墩梁烽火台”被夷为平地》称:“海原县西安镇范台自然村西山顶,有一座建于明朝的古烽火台,海原文管部门定名为‘墩墩梁烽火台’。墩墩梁烽火台南北和东西均88米,有四道壕沟和三道围墙,中间的烽燧高达10余米。今日,笔者在此路过,发现墩墩梁烽火台已经不复存在,整个建筑被夷为平地,和旁边修建的梯田融为一体了。一座几百年的古烽燧,竟然徹底的被毁灭了。”林漫,是李世翔的网名。
  墩墩梁烽火台系明长城附属建筑,其整体修筑布局合理坚固,极为壮观,从完整性到宏伟气势都令人折服。该烽火台扼守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独特,无论从古代军事布局,还是从先前的交通驿道,抑或文化传播途径,都极具研究价值。墩墩梁烽火台居高临下,四面天险,易守难攻。登临其顶,方圆形胜尽收眼底。这种布局的烽火台,在整个西北乃至全国都很罕见。然而,其承受了几百年岁月的侵袭,甚至民国九年的海原大地震,却没有躲过当下的人为破坏,实在可惜!
  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许,连李世翔本人都没有料到,看似一则并不起眼的微博,迅速在“长城小站”“会州拾遗群”等文物爱好者群内转发,紧接着,宁夏诗人张怀民等受《宁夏法制报》总编、作家张强委派,急驰海原调查,相关媒体也纷纷报道、转载,很快引起官方重视,国家文物局责令自治区文物局查办此事。
  6月2日上午,海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赶赴现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处置事宜。宁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及文物专家也于3日上午赶到现场,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有关督办要求,开展执法督导。
  海原县迅速处理此事,聘请李世翔等人为文物保护工作顾问,参与墩墩梁烽火台修复工作,并协助文物管理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对田野文物展开拉网式排查,同时制定全县文物保护方案,出台保护办法,加强对田野文物的安全保护。由此,会州拾遗群的朋友们送给世翔一个雅称 “海原文物带刀侍卫”。
  强者,往往不是刻意地疗伤,而是不懈地奋斗。就在大家愤怒、悲伤的时候,李世翔已经悄悄地踏上了田野,继续探寻海源大地的文物遗址。
  6月5日,李世翔博文《修复被毁墩墩梁一燧四堡烽火台有望——海原惊现同一规格兄弟烽火台》再度惊爆一些文物爱好者,不妨摘录如下:
  海原县墩墩梁独特的一燧四堡烽火台被毁,相信许许多多热爱文物,致力于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网友们、志愿者们一定都很心痛和愤怒,但是,心痛归心痛,愤怒归愤怒,我们都应该理性地面对现实。
  海原是丝绸之路北段的必经之路,曾经的海原,从杨明河谷到西安州,从哨马营到甘盐池,商队络绎不绝,尤其甘盐池,以盛产优质食盐而名扬天下,是丝绸之路之重镇。
  因为食盐和广袤的草原,海原在历史上经常是争来夺去的香饽饽,为兵戎相见的主要战场或边塞。因为边境线的更迭和变迁,这里修筑了大量城堡、兵营、驿站、烽火台、瞭望台、土长城等军事设施。
  其中形状各异的烽火台,遍布于海原的各个山头和险要之处,海原境内分布的烽火台,从汉代至明代应有尽有,它们大部分保存相对完整,其中墩墩梁烽火台以独特造型,屹立在交通要道的山巅之处。但是,墩墩梁烽火台6月1日被人为的毁灭了,实在令人心痛!
  无独有偶,近日,我对海原境内另一座烽火台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这座烽火台和被毁掉的墩墩梁烽火台不但是同一个时期修造的,而且在布局、高低、占地面积等方面一模一样,俨然同胞兄弟!
  怀着激动的心情,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这个烽火台里,一一测量和详细考证,将原先墩墩梁烽火台长宽各88米的结论推翻,校正为90米。
  职业化的寻访,专业的描述,让人佩服。这一发现,多少慰藉了人们失落的心理,也弥补了先前的过失。
  二、李世翔与会州群
  墩墩梁事件之前,《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先生把世翔介绍给笔者,笔者称之为“李老师”,接着将他介绍到“会州拾遗群”,并成为重要会员,但一直未谋面。会州拾遗群系古会州(靖远、会宁、平川、海原、白银)群友为挖掘历史、传承文明而建,现已升格为会州文史研究会(筹)。   2015年6月9日,草原玉帛之路专家考察团途经西海固,笔者有幸受邀局部考察,遂决定提前一天出发,先期看望李世翔。
  笔者千里单行西海固,午间到达海原县城。令人吃惊的是,李世翔并非文物专职人员,而是一位普通的创业者。我们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午饭就在他的小店里,将一大锅米饭,就着青椒土豆丝、炝拌苦苦菜,吃得一干二净。
  之后,应笔者要求,首先探访墩墩梁兄弟烽火台——见杆梁烽火台。李世翔对海原的地形特别熟悉,尤其是对周围的昔日城堡、丝绸古道、烽燧的研究,可以说了如指掌。
  作为古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道,海原及周边有400多座古城堡和烽火台等遗址、古迹。这些古城堡,虽寂寞,却屹立数百年,宛如丝绸之路的一颗颗明珠,借盐茶古道,记载着当年的马蹄声响和军民谈笑。但令人惋惜的是,在今日风山荒野,大部分遗址因缺乏保护而惨遭毁坏。
  虽半天时间,也满足了笔者环绕海原城的愿望:一处两重围的烽火台,一处三重围的烽火台,一处四重的烽火台,一处古道大沟口,以上,当时均未见文物碑;还有海原最大的城堡古西安州城,系宁夏区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很有争议的柳州城,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菜园遗址,二者均为国保文物单位。
  6月10日,笔者会同会州拾遗群友张治军,重访海原。这一路,凭吊墩墩梁烽火台,远观古西安州,到达海原,再与李世翔会合,前往南华山。两天时间,我们先寻访西夏元昊行宫、皇后没移氏墓地、西夏二王子避难洞、灵光寺遗址等地,共同感慨历史给人带来的深度思考。
  接着,我们走访了马营古堡。马营堡又叫临羌寨,坐落在马营河两道河谷交汇处的台地上,古堡遗址呈长方形,墙体虽然大多坍塌,尤其南边已为水毁,但风姿犹存。西夏与北宋在此多次开展拉锯战。上世纪90年代,由于监管不力和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临羌寨古城及建筑结构遭到毁灭性破坏,大量出土的北宋和西夏文物遗失,如今,城堡里面已经成为田地,地上还有多处盗挖的坑。漫步遗址,古城内遍地的陶瓷碎片,似乎向我们倾诉当年你争他夺的残酷战争。
  随后访西安州,重识笔者至今于塞外见到的最大城池。据《宋史志》载: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为西安州。西安州背靠天都山,前临锁黄川,乃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亦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我们细数城南19个马面,于记载着一段历史的辉煌与衰败的遗址上,欣慰于当下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入会州拾遗群,對李世翔来说,不仅仅是有了更多的同道者与倾诉对象,更主要的是,扩大了他的注意范围,突破了海原文物保护圈。从此,他纵横海原周边,特别是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丝绸古道上。
  6月28日,会州拾遗群友前往祖厉河畔六古城考查,李世翔应邀参加。之后,李世翔出巡景泰长城、永泰城等文物遗址。9月中旬,应他要求,群友重访芦沟堡——一座稍次于西安州的明代古堡。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寻访芦沟堡直达沙坡头捷径中的一座石城堡,到达目的地附近,因道路冲毁无法前行,大家都有所退缩时,唯独李世翔不愿放弃,只身爬上山梁,最终探寻到神秘的古堡。这座山间城堡,令人神往,可惜笔者至今还无缘见到,只能通过李世翔的文章窥其大概:
  堡为与甘肃与宁夏交界处某地,建造在悬岩峭壁之上,全部用石块砌成。堡呈不规则长方形,内分出两个巷道,30余间房屋,其中灶台、炕、瞭望台等设施保存基本完好。据和相关学者探讨,初步定此城建造于明晚期左右,清前期沿用。为纯军事用途。具体修建年代及用途,有待相关史料肯定。
  三、李世翔与甘盐池
  成为海原文物顾问之后,李世翔除了打理日常生意外,更多时间都花在了对文物古迹的田野调查上。于是,无论严寒酷暑,北到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南到海原县红羊乡,西到甘盐池,东到高崖、李旺,到处都有他翻山越岭、走村串巷的身影。特别是甘盐池,他更是费劲了心思。
  甘盐池,原名乾盐池, 俗称干盐池,或许对于缺水的西北来说寓意不祥吧,后来改为现名。 甘盐池盆地,是一处南北两山相夹、东西封闭、地理形貌独特的小盆地。这里随水带入的芒硝、氯化钠等矿物质,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形成了难得的盐湖池。甘盐池作为生活和军用物资的盐,自唐代就开发利用。盐池又地处古长安西去丝绸之路要道,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商贸重镇,曾经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异常繁华。作为交通要道,自古有重兵把守,一直延续到蒙元和明王朝对峙时期,长城交错,烽燧相连,城堡矗立。
  1920年大地震过后, 在附近又形成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意义的地震遗迹。代表性的有菜园地震破裂带、石卡关沟水平位移、哨马营震柳、西安州古城废墟、盐池古城废墟、盐湖位移、邵家庄破裂带、唐家坡田埂错断等十几处独特的遗址。
  2015年,甘盐池附近山腰需平整梯田,山顶要架修风力发电机。因为之前的墩墩梁烽火台事件,文物排查必须先行。为了摸清这里古迹,李世翔起早贪黑,一座山峰一座山峰地调研,一处遗址一处遗址地登记。
  9月19日,已过晚7点,勘查了一天古迹的李世翔打算回家,路过一处连带着不少小燧的烽火台时,他突然意识到,这里应该还有古长城遗址。想到此,他立刻打算到山顶看看。就在他驱车沿着泥泞的道路,行至半山腰时,陷入一处泥潭中。
  他一个人,下车,挖土,填坑……将近一小时来来回回地折腾,最终,看到那些美丽的长城和烽燧,李世翔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第二天一早,当家里人认为他昨天晚归,今日一定会休息时,他已经准备动身出发了。他打算造访甘盐池北面的一座烽火台,这是甘盐池附近最高的一座烽火台。中午11时56分,花费将近半天时间,从山脚下徒步到达目的地。很快,他又惊奇地发现,这不仅是附近唯一的石峰,还是难得的一烽十五燧,实属罕见。他兴奋地投入工作,直到天全黑下来,还在不知疲倦地测量登记。
  其实,这只是李世翔考察文化遗址中一段小小的插曲。这里的山峰沟壑交错,车辆时常无法行驶,他便一步一步地丈量。大多数时候,他一个人在工作:累了,就地躺在山坡上;饿了,胡乱吃几口干粮;渴了,随便灌一气冰凉的茶水。一路的冬寒夏暑煎熬,跌下断崖也不为偶然,就是遇见野猪和狼,也习以为常。   当然,这些对自小生活在并不富裕的家庭,吃惯了苦、受惯了罪的李世翔来说,都不算什么。他的父亲是1953年的师范生,在爱好和写作上对他影响很大。因此,在宁夏粮食学校学习期间,李世翔就喜欢上了文学创作和摄影,还曾创办文学社团,后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他很早步入社会创业,制作刷写广告标语,开始工作。打拼多年后,李世翔又回到故乡海原县,继续从事户外广告工作。就在这期间,海原那些沉睡数百上千年古堡、烽火台、古道、瓷片、陶片等的文物古迹,逐渐走进了他的生活。
  吃苦不怕,最怕的是别人不理解,最怕的是沟底里的孤独,最怕的是山梁上的寂寞。有时,李世翔也问自己: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了啥?特别是看到别人结伴游玩时,他总是感叹:在海原,我其实是很孤独的。孤独中,他将中国长城协会的旗子插在山头;孤独中,他将深邃的目光投向更深更远的古文化。在孤独中,李世翔逐渐摸清了甘盐池的文物遗址的分布。
  “根据我的考察,甘盐池周边有18座烽火台、10座兵营,是一座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城池,长城现存10余公里,丝绸古道约10公里。”李世翔把甘盐池周边的地形图详细画了出来,上面一一标注烽火台、城堡、兵营的位置,每当有人来采访时,他就拿出来细细的讲解。
  四、李世翔与海原古道
  2016年7月,“2016中国十大古道”评选揭晓,宁夏海原古道入选,被评为“最具潜质的古道”,来自宁夏海原县的自由职业者、文物爱好者李世翔获“中国古道保护奖”。
  古道,是指古人使用过的,并至今保留着部分或全部遗迹的道路。古道是非常庞杂的线性文化遗产体系,海原古道是古丝绸之路上一段非常有特色和价值的古道,但是部分遗迹遭到破坏。
  或许,这中间的酸甜苦辣,只有李世翔一个人知道。此刻,他的脑海中,放电影一般地闪过一幕幕镜头。
  2015年11月15日,他和会州拾遗群的朋友们踏上了寻找西寿保泰监军司的征程。这一天,也是他第一次带领大家穿越黄家洼古道。站在甘盐池北面峰顶,指着断断续续的古道,同行者都认为,这些古道,已经成为自然风光演变与人类历史变迁留给人们的一个个惊叹号。
  这次探寻并没有定论性的结果,但申请保护古道的念头,却在他心间暗暗升起。
  2016年元月,升格为会州文史研究会的成员们再次聚会,用脚步实地丈量从哨马营经石卡关一直到北山石头烽火台的距离。此次寻访,大家发现环绕哨马营堡已经竖起海原县文物保护碑,许多文物遗址已经有了标志。这些保护碑,自然离不开执着的古城堡守护神李世翔。
  作为东道主,李世翔再次为大家安排行程,体现了一位执着于古道保护者的侠肝义胆。整整一天,大家都穿行在崎岖的山道,探寻昔日的痕迹,讨论历史的价值,而由此保护古道的意念,在李世翔的心里越发坚定。之后,茫茫海源大地,包括连接周围的城堡烽燧古道上,常常会出现一位身着户外行装的侠士,在粘贴张挂广告之余,向人们介绍丝路文化,宣传古道文明。
  作为丝绸之路北段重要途经地,海原古道有100公里左右,途经李俊、红羊、树台、西安、甘盐池等乡镇,沿途古城宏伟、烽堡林立。特别是西安镇至甘盐池段古道历经千年依然保存极为完整,堪称奇迹。如果再不积极保护,肯定会失去灵动与特色,这无疑不啻为一种文化灾难。因此,将经济发展与古道维护有机结合起来,是刻不容缓之事。
  李世翔的家在海原县西安州,他从小就是看着那个古城长大的,感觉古城神秘而有特色,上学期间,每逢周末,就去西安州古城看看。正是从小在古城巨大的文化气息影响和优秀的家庭传统文化熏陶,使得李世翔成为一位痴迷的传统文化继承者。
  作为有特色和价值的古道,遗迹难免遭到破坏。为此,李世翔经常借微信平台宣传文物保护,同时也在田野中随时防护。其间不必说人们的白眼,单是遭遇不可预测的险象,也令人害怕。好多次,原本支持他的妻子,看见他受伤的胳膊和腿,心疼地劝他不要再单独出行,就是出行,再也不要冒险去荒寂的野外了。李世翔笑着嘴上答应,可是隔不了几天,仍旧单人独骑,义无反顾地走向他钟爱的古道城燧。
  2015年12月12日,李世翔骑车出行,途遇大雪,寒风凛凛,前进艰难,等他回家,差点就成了冰疙瘩。他在微信中写道:“在这落雪的冬夜,走在寂寥的小巷,这种惆怅的感受,或许,这个冬天是最后一次拥有。”
  2016年6月的一天,李世翔在巡视古道时,在不远处一大型汉墓边,发现盗洞,世翔孤身一人下十多米深的盗洞去察看情况。在漆黑的盗洞下,李世翔摸索前进,突然,一道飞物扑面而来,他急忙躲闪,打开手机灯光照亮,原来是一条毒蛇。幸虧吉人天相,有惊无险,当时没有咬到他,但时至今日,想来都令所有人后怕!
  正是这样的坚持,让海原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多年来,通过李世翔的呼吁和制止,多处文物古迹得以保护;一段长3公里的明长城,三座烽火台,五座古城堡和一处汉墓群赖以生存,避免被拆毁。
  经过长期实地考察,李世翔考证到海原丝绸古道的正确走向,并自费邀请北京有关专家来海原现场确定,并最终荣获肯定。这当中,和考察人员往来的联系,时间的协调,路线的选择,李世翔费尽心思。难怪了解行情者都称赞,仅此一举,功莫大焉。
  李世翔,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着并不普通的事。或许,在有些人眼中,他的所作所为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引来不解和嘲笑。但是,多年的坚持不懈,为地方文史奔波研究,他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佩和尊重。正如宁夏诗人王菁华《诗赠世翔》称赞:“飞车当向导,镜头处处瞄。长城古遗迹,心中真爱好。海原古道俏,世翔有功劳。更盼惠风扬,大爱青史老。”
  笔者为写作本文采访时,李世翔再到古会州祖厉河沿岸考察。如今,他的脚步不仅仅局限在海原,而是遍洒西北大地。但无论怎样,他依然不会忘记海原的古道、长城、烽燧、古城以及每一处古迹文物。
  正如李世翔自己所讲:我的爱好,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是枯燥无味的,可是我喜欢。对于日渐消失的古迹,我没有能力完全保护它,但我有能力尽可能地去用照片和文字记录它,等到若干年后,这就是对后人一个负责任的交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9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