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炳灵寺米拉日巴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婷婷

  【摘要】米拉日巴是西藏史上最著名的苦修大师,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炳灵寺现存的米拉日巴像中,多以诗歌吟诵传道方式和苦修形象呈现,反映了其独特的传道方式和苦修行为。炳灵寺的窟龛中以他作为供养对象,展现了对大师的尊奉和对噶举派教法的推崇。
  【关键词】炳灵寺;米拉日巴像;噶举派
  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壁画中保存有大量祖师像,米拉日巴是西藏史上最著名的苦修大师,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炳灵寺现存的米拉日巴像中,多以诗歌吟诵传道方式和苦修形象呈现,反映了其独特的传道方式和苦修行为。炳灵寺的窟龛中以他作为供养对象,展现了对大师的尊奉和对噶举派教法的推崇。
  一、炳靈寺石窟中的米拉日巴像
  炳灵寺石窟中保存的米拉日巴像共三身,均为明代遗留,具有非常鲜明的图像特征。这三身米拉日巴像分别在下寺区第187龛、洞沟区第5窟及洞沟区第7龛内,其中洞沟区第5窟为壁画,另外2龛均为造像。
  (一)下寺区第187龛
  位于下寺区禅堂北侧距地面数十米高的山崖上,为一个不规则形的天然岩洞,凌空而居,面向黄河。187龛明代开凿,高3米,宽6米,深4米。①龛内木胎泥塑一尊箕坐在平铺于岩座兽皮垫上的米拉日巴像。尊者卷发披散于肩部,耳垂狭长,额部横刻数道皱纹,双眼略小,嘴唇微张;身着袒露右肩及整个胸部的长袍,左手横置腹前,右手曲臂置于右耳前,身躯微微右倾,神情姿态专注洒脱,似在深情吟唱。
  (二)洞沟区第5窟
  洞沟区第5窟:洞沟区位于上、下寺之间向西北延伸的一条山沟内,沿途山路崎岖艰险,腹地石窟区幽静敞亮。洞沟区共有8个窟龛,现存遗迹主要以壁画为主,其中第5窟壁画最丰富完整。第5 窟,明代,窟高2.7米,深3.8米,后壁宽4.7米,坛基高0.9米,内深0.63米,窟口宽2.7米。②窟内绘藏传佛教题材的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八大菩萨、佛母、护法、罗汉、祖师等,窟外东、西两侧壁面上分别绘一幅千手观音图和一幅千臂千钵文殊图。在东侧千手观音右上角的云团中,绘一尊米拉日巴像,左手腹前托钵,右手伸于腮旁作吟歌状,形貌姿态神似于第187窟造像,身后有背项光,肤色已褪为黑色。
  (三)洞沟区第7龛
  龛高1.5米,宽6米,深1米,距地面0.95米;低坛基高0.33米,深0.4米。③龛内正壁上开三个小浅龛,中间龛内放置一尊米拉日巴雕像,高0.7米,其余二龛内似放置过佛像,现不存。在洞沟区唯一仅存的雕像,就是这尊米拉日巴像,赤脚箕坐于岩石上,长发披肩,微启口唇仰面歌唱,右手置耳边,双臂残失。
  由上可以看出,炳灵寺石窟中的米拉日巴像,或塑或绘,均为披发敞胸,右手置耳边,箕坐于岩座或兽皮垫上的尊者像。古代艺匠通过对造像额部皱纹、沧桑但坚毅的面容、单薄的衣着与所处石岩坚壁的环境刻画,映衬出大师身居山野饱经风霜,但坚忍不拔一心求道的精神境界。这三身米拉日巴像所在的窟龛位置,周围环境空旷清幽,都是理想的静修之地,更是以苦修为特征的噶举派密教修行者修道的绝佳场所。
  二、 米拉日巴生平
  米拉日巴又译作密勒日巴、米勒日巴等,生活于1052~1135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上师,其本尊为喜金刚,根本上师为玛尔巴,是将佛教理论融入实践应用的代表人物。米拉日巴生于贡塘(今西藏吉隆以北),原属琼波家族,自其祖父定居贡塘后,称作米拉家族,以经商务农为生,家境殷实。“米拉日巴”意为米拉家族中穿布衣者。据说后他来从玛尔巴大师处学到“拙火定”密法,冬季只穿一件单薄的布衣就能抵御严寒。这也就是我们在佛教图像中常见米拉日巴大师身着一袭白衣的缘由。
  米拉日巴年幼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并长期虐待他们,使他们过着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米拉日巴15岁时,不堪受虐的母亲要求他去向苯教大师学习咒术,以期报仇雪恨。据传曾咒杀伯父及其眷属、亲友30余人,并毁坏全村庄稼。④后因忏悔杀人毁稼之“罪孽”而改宗佛教,拜玛尔巴为师,矢志习受密法,注重实际修持,以苦修著称。在结束整整九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后,开始收徒传法,为继承和发扬噶举派教理奉献终生。
  在这个过程中,米拉日巴逐渐发现普通信众很难理解佛理。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他开始将深奥的佛教理论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民间诗歌。炳灵寺石窟中的米拉日巴像均口唇微张,右手轻掩于腮边,正是其放声道歌,弘传教法的表现形式。米拉日巴成为用道歌为信众、弟子传道解惑的开山鼻祖。不仅充分提升了当时信众对佛法的理解水平,还间接激发了后续藏族僧人创作诗歌的热情。他一生从未出过任何一本著作,也从未建造过一间寺院。但他利用传唱道歌的方式培养出了诸多优秀弟子。
  此外,米拉日巴也是藏族人民心中的一个英雄,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身体力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宗教人生之路,俨然成为藏族人民在世界屋脊这块环境异常艰苦和恶劣气候环境下生存发展,绵延不息的精神象征。⑤
  三、 噶举派在炳灵寺的传播影响
  噶举派是11世纪形成的藏传佛教教派,“噶举”是口授传承之意,多以心口相传。⑥噶举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注重密法的修炼学习,正如“传教以师徒相承,口语传授,耳听心会,注重密法,不重经典” 。⑦因此,派僧人多穿白色僧服,所以俗称“白教”。噶举派支系繁多,最初有香巴噶举和达波噶举两大派,后又分为“四大八小”等分支。
  公元8~11世纪,佛教密宗流行西藏,吸收土著苯教内容,形成了藏密。8世纪前后,吐蕃势力进入陇右地区,驻军和移民给炳灵寺石窟带来了吐蕃艺术文化。元朝忽必烈统一西藏后,地处汉藏交接地带的炳灵寺,迎来教法上的变革,成为藏传佛教的弘扬区。作为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交汇处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萨迦、噶举、格鲁各派高僧领袖不断往来于藏、汉两地受封弘法,更是大多都要经由汉藏边缘地域的炳灵寺一带而行,炳灵寺便首当其冲最先接受到藏教各派教义。米拉日巴像多次出现在石窟中,便是噶举派在这里弘扬传播的实证。
  元朝后期,萨迦派在西藏的位置由噶举派取而代之,元政府在中央也给了噶举派与萨迦派同样的地位,因此噶举派在炳灵寺也有了一定的传播和影响。⑧噶举派与萨迦派的门户之争很深,为了在元中央争宠,相互间斗争得十分激烈。在炳灵寺石窟中,萨迦派和噶举派也分别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前者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下寺区,后者主要分布在洞沟区。洞沟区位于炳灵寺后山西侧山谷中,显得幽静而神秘,这与其静修密传的要求相符合。
  炳灵寺石窟在元明时期主要受到藏传佛教萨迦派、噶举派及格鲁派的影响,萨迦派、格鲁派的遗存所占比例较重,而噶举派的遗存甚少。石窟中所保存的米拉日巴像只出现在环境相对偏远清净的洞沟区及下寺区禅堂两地,正符合大师苦修于山野的修道特征,也说明以其为代表的噶举派教法曾一度在这里传承弘扬。
  注释:
  ①②③杜斗城、王亨通主编:《炳灵寺石窟内容总录》,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版。
  ④乳毕坚瑾、释寂凡主编:《米拉日巴尊者传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版。
  ⑤桑杰坚赞主编:《米拉日巴传》,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⑥李正觉主编:《佛教百科全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⑦丁汉儒主编:《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⑧颜廷亮、王亨通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9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