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名基础性学科,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多做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来印证教师的课堂教学知识。学生在进行操作实验时教师多进行指导,让学生注重实验的过程,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认识,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懂得合理操作实验器材,才能够顺利地完成整个实验。在对实验进行观察时,要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中要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要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经常地进行激励性评价。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方法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优化教学程序,严格要求实验程序,要对学生加强实验,组织教育,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明白,遵守实验室规则的重要性。在对实验操作还不熟练的情况下,一定要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明白该实验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操作中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做每一个实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手,让每个学生弄清要做的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实验的全过程,了解这个实验所用到的仪器和药品的使用方法,只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进入实验室以后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操作。
   一、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步骤。在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设计,知道在进入实验室以后,要选择哪些实验药品和实验器具,知道怎样操作实验器材。然后让学生猜测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可能会有怎样的实验结论,让学生首先猜测这种方法可以讓学生避免实验操作的盲目性,让学生懂得只有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操作中认真细致,才能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才能够圆满成功。这个过程建议采用“先民主后集中”的方法,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阐述观点,最后全班共同讨论,商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问题,老师不要急于纠正,可以让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试验,如果失败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清楚实验过程。这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可以分组进行,小组成员可以自行分工,每组由专门的同学记录实验数据或现象,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得到结论而捏造数据或现象。高中生物实验不仅是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更是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程,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重视操作的同时,注重观察实验现象,针对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其次高中生物教师要按照程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时,不仅要观察生物的结构,还要观察生物的形态特征。在观察之后,要认真的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信念。
   (3)实验结论。当学生得出实验结论以后,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注意多鼓励,要激励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如果失败,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实验失败正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开始。要多让学生查找自己失败的原因,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着急,更不能包办,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让学生也从教师的情感中受到启发,使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学生创造性进行实验。由于学生长期以来进行操作的次数较少,再加上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材料的器材制备等,都是由教师代劳的,在这一程度上对学生实践和创新机会进行了许多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宽容地对学生进行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动手实验以及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和机会。
   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提高实验兴趣
   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的,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甚至到结束都没留下完整的印象。高中生物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让学生自己想出探究实验操作步骤,然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器材,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自己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结果的分析。
      三、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提高分析能力
   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
   四、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并且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去探索、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及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方面上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有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异想天开”。此时,教师应倍加关注那些爱标新立异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使他们敢想敢说。就象苏霍姆林斯基讲的要像对待荷叶上露珠一样去呵护学生幼小的创造的心灵。
   五、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提高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要善于鼓励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了解酶的特性后,可设计实验验证酶的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及测定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需多少时间。在学习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可设计能使植物弯向一侧生长的实验方案(不包括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利用书本知识结合实际,可设计实验检测附近的河水污染及空气污染情况;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可让他们去试一试。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周逸红.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以“蛋白质”的教学为例[J].新课程学习(中),20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62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