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印尼中小学课程”为印尼国民教育中正规教育部分的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课程。印尼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皆分为普通课程、地方课和自我发挥课三部分,高中二年级开始区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和宗教四个方向。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总体以“信仰神道、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社会公正”五项原则和1945年颁布的宪法为基础,课程紧跟社会发展,小初高中课程衔接紧密,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体现了印尼特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有着一些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印尼 中小学 课程  设置  显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149-03
  印尼小学课程设置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成为虔诚信徒,学会理解他人,能与人相处并乐于助人。印尼基础教育希望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并有能力和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一、印尼小学课程设置情况及分析
  印尼小学教育也就是基础教育,时长为6年,是九年义务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每个满6岁的印尼青少年都可以免费接受基础教育。印尼7—15岁的所有青少年有义务参加基础教育。印尼小学主要分为普通小学与回教小学,部分学生上午在普通小学上课,下午去回教小学上课。印尼普通小学一至三年级为主题式教学,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课上积极地完成任务。四到六年级为课程教学模式,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印尼小学一至三年级采取寓教于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而三至六年级的课程中,既有各个国家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的科学内容,也有印尼各地的本地课程,在跟上全球发展的同时,保留和发扬了印尼本地文化。小学中的“公民”课类似于国内的“思想品德”课,主要起着思想教育的作用。“印尼语”学时安排较多,与之有同样学时的科目是“数学”,“自然科学”“艺术文化与技能”“体育”次之。在印尼小学教育中,“科学”“体育”等科目相比中国更受重视,可以看出印尼对身体素质的重视和使得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地方课”可以说是印尼教育中的特色,主要教授学生本地方言、民族乐器等,是对印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自我发挥一般为选修课,比如计算机、无人机等课程,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印尼对科学的重视。
  2017年起印尼小学升初中通常要进行的“Ujian Akhir Nasional”(简称UAN,全国期末考试),改为“Ujian Nasional”(简称UN),考试科目一般为“印尼语”“数学”“自然科学”(2017年起),这三个核心科目在初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二、印尼初中课程设置情况及分析
  印尼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续,时长为3年,是九年义务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每个通过升学考试的学生都可以继续初中课程的学习。印尼的初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6:45—17:00。普通初中初一、初二和初三均有“宗教”“公民”“印尼语”“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文化”“体育”“通讯信息技术”和地区专有课等课程。印尼普通初中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印尼普通初中课程中,“宗教”“印尼语”“数学”课程的节数减少,“社会科学”课程节数增加,并新增“英语”和“通讯信息技术”两门课程。其中课时比重最高的“印尼语”“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印尼语”“英语”“数学”都是初中升高中考试科目,“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与升学考试科目有着同样的课时安排,这种设置体现出印尼基础教育中“课程灵活简单,适应将来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发展所产生的变化”的要求。
  九年级时,学生参加全国考试,能否升入高级中学同样取决于学术及心理测试成绩。但近年来,印尼泗水、雅加达、爪哇岛等地实际已取消心理测试,直接由UAN也就是升学考试来判断学生是否有升入高中的资格。考试科目为印尼语、英语、数学、自然科学(2017年起)。
  三、印尼高中课程设置情况
  印尼高中也就是中等教育,学制为三年,通过升学考试的学生都有资格接受中等教育。印尼普通高中早上7时开始上课,下午4:45放学。学生在第一学年统一学习宗教、公民、印尼语、英语、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学、艺术文化、体育、通讯信息技术、技能/外语和地区专有课、自我发挥课等课程。后两年分为四个方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宗教研究。自然科学方向主修课程为化学、物理、生物。社会科学方向主修课程为历史、地理、社会学。语言方向主修课程为印尼文学和阿拉伯语、汉语等语言。宗教研究课程为伊斯兰教历史、阿拉伯语和古兰经等。印尼高中曾在2013年进行改革,在高一分研究方向,并把上学时间改到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2015年改回原来设置。印尼普通高中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相比印尼初中课程,印尼高中课程新增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学”“通讯信息技术”“技能/外语”等课程,为高二分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使每个学生都学习到一定的文理科知识。而普通高中(不包含宗教学校)从高二开始划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三个方向,对比中国的文、理两科,印尼多了一个“语言”方向,语言专业课程除了三个方向都有的宗教教育、公民教育、印尼语、英語、数学(各专业数学学习内容不完全相同)、历史、体育、信息技术、第二外语和本地课、心理学课程外,另有印尼文学、人类学和技能课。而自然科学虽看似“理科”方向专业,却仍需要学习历史、文艺学和第二外语课程。最终的升学考试(UN)内容是印尼语、数学、英语和一门专业课四门课程(2017年起),其中自然科学方向在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考试;社会科学在经济学、社会学和地理学中选择一门考试;语言方向方向在印尼文学、阿拉伯语、日语、德语、法语、汉语和人类学中选择一门考试。虽然课程比重不同,但无论哪个专业都要学习第二外语,可见印尼对语言学习的重视。印尼对语言的重视与旅游业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巴厘岛居民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也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   四、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整体分析及启示
  印尼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设置中,印尼语、数学、宗教、公民课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印尼的“宗教”课程包括宗教课堂教学和宗教祈祷两大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宗教伦理观、宗教日常道德行为准则、宗教文化习俗和宗教教义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高尚品德。从小学到高中,宗教教学的内容逐渐深化,从宗教故事到宗教的来源、构成等方面让学生加深对宗教的理解,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公民”课程是印尼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另一重要途径。公民课围绕国家民族团结统一、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法律与条例、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宪法、权利与机构、潘查希拉价值观、全球国际化八大主题进行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起到促进作用。印尼对语言学习十分重视,并在高中开设语言类方向专业,要求语言方向学生至少学习两门以上的语言。而这种对语言的特殊重视,与印尼本身曾被殖民,以及旅游业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有着一定关系。另外,印尼教育中部分自我发挥课涉及“科学”相关内容,也体现出印尼课程总体跟随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设置的特点。
  印尼中小学重视学生潜力发展,并且为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创设好的环境。针对印尼社会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所设置的课程考虑了学习者发展的多样性,因材施教并充分考虑地方的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社会经济地位和性别特征,使课程涵盖必修课程、地方课程和个人发展课程。学生在学习必要的文化课的同时,也传承了本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为了应对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中的艺术、技能课程充分考虑了科学、技术和艺术动态变化的特点。课程目标的制定考虑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语言和科技等课程十分重视。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有着全面性和连续性,课程实施与各级教育情况相对应。总体来说,印尼中小学课程内容体现了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有利于保持全球、国家和地方社区繁荣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平衡。
  以上是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可以看出在实际教学中,印尼有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在印尼,不会出现主科老师占用体育课、地方课、自我发挥课的情况,这在印尼是不被允许的。在印尼,班主任可能是任何科目的老师,甚至是体育老师。印尼中小学各科都可能会有作业,但不是每次都有,总体来说印尼中小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并不大。
  印尼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地方专有课的设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很多手艺正在失传,而对文化课过分强调也使中国学生学习中华才艺的时间少之又少。另外,印尼为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不会出现老师占课的情况,这一点也是值得提倡的。在高中课程学习方面,印尼高中也有类似中国以往的文理分科的选择学习方向。近年来中国高中教育进行了改革,学生除了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外,可在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选择三门学习,增加了课程选择的灵活性。而印尼分方向学习虽没有中国方式灵活,但也使人才培养更加专业。
  五、结语
  总的来说,印尼对于课程的要求、对于地方课的安排和其对语言的重视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各个国家的教育都在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结果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人类文明交流与融合中,教育方式也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教育才会以更好的方式培养人才,适应并推动国家及世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的教育发展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7.
  [2]王受业,梁敏和,刘新生.印度尼西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强海燕.东南亚教育改革与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波斯尔斯韦特.各国(地区)教育制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梁敏和.印尼教育简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东南亚研究,2003(1).
  [6]郑阳梅.印度尼西亚国家教育概况及其教育特色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3).
  [7]彭运锋.印度尼西亚教育一瞥[J].基础教育研究,2008(11).
  [8]田钰莹.中印小学科学教科书“植物”内容的比较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9]马明,李如密.审美性教学的价值及实施过程:以印度尼西亚小学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18(17).
  [10]Satria Dijaya.中国与印尼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7(4).
  [11]黄俊霖.印度尼西亞品德教育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5.
  [12]陈若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探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6.
  [13]邹长虹,胡静芳.简论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0).
  [14]约翰·W·亨德森,翁文章.印度尼西亚的民族和语言[J].民族译丛,1981(3).
  [15]LESTARI PUSPITANINGSIH(傅碧达).印度尼西亚高中汉语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