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论语》学习观的人本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孔子学习观进行整理与论述,从学习目的在己、学习主体在己、学习成果益己三个方面剖析了“学习是自己的事”这一教诲的内在机理。从学习目的来说,学生应动机明确、实事求是、多做少说、灵活应变、保护自己;从学习主体来说,学生应主动学习、享受学习、主动思考;从学习成果来说,学习能让人收获知识,不断修身见性,还能广交良友。这三个层面都指向人本身,对学生学习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论语 学习观 人本意识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242-04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天之木铎”,是名垂千古的教育家。《论语》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理念,学习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学习观中的人本意识则反映了人对待学习应有的态度与学习之于人本身的意义。《论语》学习观的人本意识,对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一、《论语》的“学”与“习”
  《论语》中的“学”是一种“大人之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涉及道德素养与文化知识。“习”则指温习、练习、学以致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鸟的反复习飞,正如人不断温习练习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如人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掌握和完善所学知识。
  “人本意识”指以人为本,以此为指导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外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该过分依赖外物去学习;而学习的结果也会作用于人本身,即学有所成是一件益于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
  二、学习目的在己
  孔子强调学习为己不为他,明确这一起始层面,有利于学生摆正学习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1.明确动机
  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学习知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程子对此解释,古代学者能“终至于成物”,当今学者会“终至于丧己”。为己学,强调使自己有所收获;为他人学,强调向他人展示自己有学问、满足他人的需求,以便获得相应的利益。为他人学的人缺乏一种对学习的恒久的信念,学习容易中断,比如在暂时找不到炫耀知识的对象时,就有可能丧失学习的动力。所谓“为自己学”的重要表现就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对知识的积累上,而不是他人是否知道到自己有学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为自己学习的人会更多地担心知识储备不足;为他人学的人怀有一定的利益渴望,有可能为了利益而把所学知识用于违背道义的地方,即为了利益而迷失自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便可以为例,品格健全的知识分子即使处于艰难窘境,也愿意固守正道;品格有缺陷的人,即便掌握了大量知识,有可能在窘境中作出违背道义的事。“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在孔子看来,为他人学的人容易在逐利中迷失方向,无法看到学习的真正价值,还有可能走上歧途,这两者都会导致自我的迷失,有悖于人本观念。
  在明确学习是为自己后,学生应当明白修身是学之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程子云:“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为自己,且修身这一步骤要先落实。修身是根本,修身后再学习文化知识,人的学习品质能有基本的保证,诸如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等不良现象基本不会出现,这无疑是利于学生的学习;且学有所成后,亦能反作用于修身。
  2.实事求是
  目的在己的“学习”,是一种求实的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处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求学精神。在人本意识的指導下,人学习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有收获,因此不懂时则应当坦然承认。不懂装懂,一是自欺欺人,是道德品行的缺陷;二是不利于求学问,最终是不利于个人的进步。孔子认为,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对人本身的意义,而凭借“伪装”或“掩饰”得来的声誉或愉悦,都是短暂而经不起考验的,自欺欺人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会有损自己的信誉,必然有违人本思想。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得“文”之谥号意味“勤学好问”,此处反映了孔子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赞成,亦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求学风格。“位高者多耻下问”,“耻下问”多是由于怯于表现自己的“不知”,即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人把“学”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则当以“学犹不及”的态度去学习,而不会“耻下问”。孔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韩愈有言,“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句话也是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照应。人们无法践行“不耻下问”的原因,多在于对个人形象的爱惜与在意。然而,他人对自己学识水平的看法是他人的事,学识的多少却是自己的事。若学习的目的在自己,那么不论所请教的对象拥有怎样的地位,只要其回答能满足自己对知识的需求就足够了。
  3.多做少说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此处的“行”包含面广,“学”与“习”亦在其中。
  第一,孔子认为,为自己学习的人不该把精力放在讲花言巧语上。“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是一种虚浮的手段,目的在于让他人注意、信任、满足自己,实质上是个人欲望的体现。这有悖于学习观。话说给别人,而行动做给自己。孔子主张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用于增加个人真才实学。
  第二,孔子认为,为自己学习的人不会把精力放在与人争辩、说服别人上。在人本意识的指导下,人人都有自己的“本”,他人的价值观念的决定权在于他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尽管用自己之所学劝导他人符合孔子的“忠恕”思想,即尽己之力与推己及人,但他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怎样为人处世,都是他人的事,过多地“劝说他人”,意味着不尊重他人的存在、他人的“本”。   4.灵活应变,保护自己
  “习”有把所学用于社会之意,且联系孔子的“忠恕”思想以及“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亦奚以为”所反映的学以致用观,不难得出孔子鼓励人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结论。然而,在人本意识的指导下,这种对推己及人、学以致用的主张仍然强调作为根本的是人自身。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杨氏曰:“史鱼之直,未尽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后可免于乱世。”孔子认为,蘧伯玉更为明智,因为他懂得见机行事与灵活变通。处于乱世的人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极有可能陷入危险,因而需要谨慎。孔子主张的是,处于乱世,就要把自己的才能和一颗想要直言劝谏的心暂时收藏起来,目的是保护自己。所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亦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不论“学”还是“习”,都应该关注自己,即便是到推己及人这一步,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安全与尊严。只有尽可能地保证自己是安全的,有尊严的,才能更好地进行推己及人的工作。此处的人本意识亦反映了一种人文关怀。
  三、学习主体在己
  在“要我学”和“我要学”中,孔子必然赞成后者。孔子的学习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学生的主动性与对待学习的态度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1.主动学习
  孔子在谈及自己的学问时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天之木铎”之称的孔子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而认为是自己的勤敏好学才成就了自己的学识。此处孔子强调了人本身的努力对学识储备的决定性意义。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凭借对老师的了解,认为老师在哪里都可以学,因为文武之道是无处不在的。此处反映了孔子不仅好学,而且善于把握学习的机会,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亦能时常学。
  而从孔子自己对有关主动学习的阐述中,也有对“在任何地方都能学习”的这种价值观念的照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人群中,善者给予孔子启迪,孔子以他为师;不善者成为一本“反面教材”,孔子则“见贤而内自省”,从而改善自己,于是不善者仍能为孔子之师。可见,孔子非常善于把握机会学习,也正因为他对学习的主动和热情,并非生而知之的他得以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在育人过程中,注重启迪学生,培养学习主动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朱熹对此解释,“圣人一动一静,莫非妙道精义之发,亦天而已,岂待言而显哉?”可见孔子认为,天不说话,但四季轮回与百物生长都能有序进行,自己不说话,但自己的言行举止皆达至理,因此学生完全有可能在不依赖老师讲述的情况下自行观察、思考,总结道理。此处,子贡显然还没有学会老师学习观的精髓,他还在等待与依赖老师的讲述。但其实,在孔子看来,学生应该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这种意识将促进学生在任何场所都有所学,而不需依赖老师专门的说教。
  2.享受学习
  孔子主张学生要学会体验学习的乐趣,而追求乐趣是一种广为人知的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以学为乐,亦是人本意识的体现。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之乐的认识亦能促进学习。
  一个人若只是在外界的要求或诱惑下才学习,即便积极主动且勤奋,也终究与“为自己学习”有一定差距。“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这三种境界中,“乐知”为最高。“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为自己学习的人渴望在学习中得到精神收获,得到之后便会感到喜悦。
  人本意识强调,人应该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与快乐,否定迫不得已式的学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便是“有所得”的體现,也是以人本意识为导向的学习观所倡导的学习状态。“发愤忘食,乐已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朱熹作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这是以为学乐的延伸状态,既能沉浸于学习,也能在有所收获后让自己到忘却年事已高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对个人收获发自内心的满足。
  孔子主张的“以为学乐”,实质上是把人的需求与学习联系在一起,意在强调相比把学习当作一种必要的任务,学生更应该感知其中的快乐。
  学习可以带给人快乐,然而,这种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孔子非常希望人们能意识到这种“乐”,毕竟在孔子的学习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学生热爱学习当然快乐,也会促进学习的效果。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学与乐密不可分。”诚如斯言。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想学习”构成了学生学习主要且可靠的动力,如果学生是被迫学习,那这种学习就偏离了人本意识。
  以学为乐亦能在学生面对困难时发挥正向作用。把学习当作快乐源泉的人,能在曲折的求学路上勇往直前,而不是怯于前行。“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此处反映了冉求的“画地为牢”。事实上,求学之路确实不是畅通无阻的。不能认识与体会求学之乐的人就有可能在遇到困难时泄气,譬如冉求。但能认识与体会学习之乐的人就会以个人收获为根本导向,求学过程中的困难,并不是他们在意的事情,他们渴望的是“日知其所亡”,于是他们“学犹不及”。
  3.主动思考
  思考是学习的必要环节,也能体现学生对学习的渴望而非应付。如果没有思考,学习便流于形式,无法让学生有所收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没到学生想学会但没能学会的时候,没到学生想表述但表述不出的时候,老师都不应该去开导、干预。程子对此谈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愤悱与举一反三都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真诚和主动。在孔子看来,老师的作用是给好学者以恰到好处的指导,而不是把各种知识源源不断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自己应当以“学犹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把握自己的学习,如果只是等待老师,自己不先思考,那对学习本身不利,正如程子所言,“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学生的思考过程,对学生学习有利,若学生自己不付出相应的努力,即便老师努力去教,知识也难被学生真正吸收。   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其他学生在谈及颜回时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同样是学习,学同样的知识,有些学生的收获多于他人,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主动的思考。颜回之所以能收获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不是因为孔子教给他的更多,而是因为他能用已学到的知识推出未学的内容,颜回在学习上的出色表现主要源于他自己的付出。
  四、学习成果益己
  论语开篇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宋刑昺认为,“学者而能以时诵习其经业,使无废落,不亦说怿乎?学业稍成,能招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己讲习,不亦乐乎?既有成德,凡人不知而不怒之,不亦君子乎?言诚君子也。”此处可见学习的两大益处,即予人快乐和助人成德,两者相互交融,且这两者都不是功利心会导向的意义,而是人本意识才会导向的意义。在孔子的学习观中,学习的益处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本身的益处,而非帮助自己获得荣华富贵。
  学习之乐可以表现为让自己有所收获,即一种由“所学者熟”引发的“中心喜悦”。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付出的,但经过付出而懂得了之前所不懂的知识,便能带给人快乐。这些“知识”可以是广义的知识,不仅包括文化知识,也包括有关道德培养、为人处世的内容。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亦是一个促进个人修养完善的过程,“个人收获”既指实实在在的知识,也指启迪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向善的内容。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曾说过学生学习应从学诗开始。他介绍了学习《诗经》的作用,即能激发心志,能教人观察判断,能培养和而不流的群体意识,能学会控制个人情绪,还能学习百科知识。学生学习《诗经》,既有利于学习人伦之道,学会待人处世,也能学习文化知识,给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这些都是《诗经》能给带学生的收获,也是对人有益的启迪。
  求学过程能循序渐进地净化人的内心,最终达到“明德”的状态,复归本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立志、立身、明理、通达事理,到最后的强调“本心莹然”,即尽管随心所欲也可以不逾越规矩,这中间经历的就是一个持续求学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很多的“云雾”,但终将喜见明月。“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知识的积累,会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与言行,让自己得以自然而然地长期行走在正道之上,不离经叛道。前文提及的“人不知而不愠”,体现的则是孔子所说的“耳顺”和宋刑昺所说的“成德”。可见,学习亦能给人带来更广阔的胸怀和格局,让人不拘泥于来外界有失偏颇的评价。
  正如《大学》纲领所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处的“明德”指的就是人心本有的德,而求学之道就在于努力恢复这样的本性,达到通达事理的至善状态。这与孔子强调的学习作用是一脉相承的,都极言学习对人本身的意义。“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正如学习文化知识对人本身有益处一样,缺乏文化知识的汲取,对人本身不益,不利于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学习之乐也可以体现在促进自己广交良友上。学习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与道德素养,由此又能让自己结交到更多与自己一样德才兼备、也渴望结识自己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既可以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快乐,又可以在共同的研习与交流中带来诸多启发,进一步促进自身完善。“有朋自远方来”之所以能带给孔子快乐,便是因为孔子能与志趣相投的人会面。这位朋友之所以过来,则是因为孔子本人学有所成且以善及人,而过来的这位朋友能和孔子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这种交流会丰富二人的精神世界。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知识会帮助自己结交好友,好的朋友又将有益于自己的提升,而自己也能在与志同道合者的交往中体会一份推己及人的快乐。
  可见,孔子所强调的学习的益处是对自己本身的益处。
  五、结语
  所谓人本意识即指以人为本。综观孔子的学习观,从学习目的上说,人学习是为了自己,学习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一种行为,学到的知识也不是用于展示的展品;从学习主体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动力应该源于自身对学习的向往,而非外界的要求或诱惑;从学习成果上来说,学习对人本身有积极意义,将满足人对快乐的需求,也能使人学会做人。修身,為学之本,学也将促进修身。但此处也需要重申,以人本意识为指导的学习观是鼓励学以致用与推己及人,正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言,学以致用和推己及人的前提一定是自己先做好。
  反观当今,学风较为浮躁,“学习”之于学生,更像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倦怠感。因此,孔子的学习观对当下教育界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其人本意识的体悟又将促进学生反思人对待学习所应怀有的态度,启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许洁纯.让小荷快乐地露出尖尖角:陶行知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点思考[J]科学大众·学教育,2016.
  [3]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6.
  [4]常会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
  [5]黎哲.孔子的学习观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裴瑞玲.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观[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