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 探讨对分课堂教学在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实验考试和问卷调查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实验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问卷调查显示新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肯定。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对分课堂;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临床分子生物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最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都让学生按部就班地依照教师预先设计的实验方案被动地进行学习与操作,导致学生不愿主动思考,影响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寻找一种能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来。对分课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课堂的时间一半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课后内化以及课堂讨论三个过程。该教学模式注重先教后学,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能满足学生自我学习的需求。因此,在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本校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一组为对照组,48人,男生11人,女生27人;另一组为实验组,49人,男生11人,女生28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分布和已学课程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以及授课教师均相同。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即教师先按照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的顺序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按照设计方案方法完成实验。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为:(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精讲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关键技术的知识框架与重点难点。(2)课后内化。以任务驱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即教师在课堂讲授后,设计一些实验相关问题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以及交流讨论等方式完成这些问题解答,启发学生思考,达到重要理论与技术要点等相关知识的梳理与内化的目的。(3)课堂讨论。通过个人讲授、分组讨论以及小组竞赛答题等方式检查课后任务完成以及知识掌握情况,教师根据情况进行知识补充,使学生深入全面掌握实验理论与操作技术重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独立完成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操作情况。
  1.3效果評价
  1.3.1 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包括一些闭合型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评价等。
  1.3.2实验考试成绩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实验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考试平均成绩以(±SD)表达,组间比较用t 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分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是否觉得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对实验学习有帮助,有助于促进自学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经统计,对以上调查内容认为是的人数百分比分别达到91.2%,92.4%,95.1%,90.2%,91.2%。
  2.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学生实验理论与实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课程,包括部分医学课程尝试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这些实践研究认为该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个体认知心理规律,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及学习效果。我们在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模式。通过对考试成绩分析发现,对分课堂实施后学生的理论与实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这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课外内化和课堂讨论过程加深对学生对实验技能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我探索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接受度与认可度比较高,结合课外学习和课堂讨论情况来看,学生参与兴趣较大,实验操作积极主动,教学满意度高,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对分课堂教学在临床分子生物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后内化过程监控难,有的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分课堂教学对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将得到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李彦,鄢仁晴,肖代敏.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9):100-103.
  [2]赵梦媛.“对分课堂”:基于动机与认知理论的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8,1:55-57.
  [3]杜艳飞, 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6,3:116-118.
  [4]包本刚, 曾宝成, 石循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22-124.
  [5]董博,卜秀梅,宋艳丽,等.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2019,33(17):3071-3073.
  [6]赵士博,韦雨忻,马汉俊,黄锁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讨——以医用化学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136-137.
  [7]石玉琳,胡 静,覃 惠. 基于“对分课堂”温病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 (2):440-443.
  [8]熊伟,左绍远,周静华,孙美涛,梅雯,徐春萍.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课程的教学反思[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0):828-83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信息化的对分课堂模式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湘教通(2018) 802号)
  (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70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