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全踏青 健康出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蔡承穆 刘娜

  每年清明后,医院都会接待许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甚至高热症状的感冒、流感患者。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儿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引发感冒。同时由于春季天气渐暖之后病毒容易滋生,在出游时往往人流量密集,容易引起病毒性感冒。
  今年这个时候如果感冒,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新冠疫情的出现,让大家人人自危。这段时间,大家最好保持身体健康,尽量不去医院,毕竟医院是最危险的地方。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健康。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在大好春光里恣意畅游。
  保温暖,防过敏
  清明时节气温波动较大,因此踏青要注意增减衣物,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
  另外,此时正值花粉传播的时期,花粉漂浮在空中,被人吸入體内后,常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以及全身发痒等症状。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并戴上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防止过敏性皮炎、花粉过敏等炎症的发生。
  人多地方的防护
  在人头涌涌的车厢内、百货公司、电影院,戏院、卡拉OK等公众场所,这些相对密闭的空间,空气中都浮游着无数的病菌。为免受到感染,最好远离这些危险地带。尤其是在这段时间,尽量不参加家庭聚会和集体活动。清明扫墓,尽量错峰出行,减少与人群的汇聚。
  尽量采用私家车出行,这样相对于公交车更安全。公交车上,不要用手触碰眼睛和口鼻,比如揉眼睛,抠鼻子等,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万一在乘坐公共交通时,遇到别人咳嗽、打喷嚏的情况,如果有可能,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因为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如果是拥挤环境,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这些黏膜是可以被病毒传染的。如果是很远的郊区,又必须乘坐公共交通才能到,建议戴一次性的薄手套,这样在公交车上,可以扶栏杆把手,心理上比较踏实。下公交车后,就可以脱下一次性手套。那么如何正确的脱手套呢?首先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的外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然后用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再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的内面(清洁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最后将一次性手套卷起来,扔在垃圾桶内。
  戴口罩
  在目前,没有解除疫情的时候,我们建议出门还是应该佩戴口罩。当然,如果您到了风景如画的,人烟稀少的地方,可以摘掉口罩。但是在公众空间,还是要带好口罩,很多人没有习惯戴口罩,但现在的一次性口罩,对呼吸的妨碍度很低,舒适对还是比较好的。毕竟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注意分清正反,白色的面朝自己,蓝色的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要口罩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不能只包着口,鼻子露在外面,更别说带在下颌上了。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更衣洗手
  外出时所穿的外套等都有机会沾上在空气中浮游的尘埃或病菌,因此,回家后,脱下外衣、外裤和鞋子。应换上清洁的居家衣服。虽然没有必要每次回家都清洗外衣,但疫情期间,建议把外衣拿到太阳下晒,紫外线会帮助我们杀灭病菌和病毒。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洗手。洗手是保持个人卫生的极其重要的环节。疫情解除之前,除了戴口罩之外,洗手是最重要的防护手段,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如何正确的洗手呢?我们用七步洗手法,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15 秒以上。
  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有条件的也应清洗戒指、手表等饰品),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吃野味的人总认为家养的不如野生的,野生的不如稀有的,稀有的不如濒危的。事实上,野生动物因为长期在野外生存,肌肉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口感并不如家禽,甚至可以说难以下咽。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水等六大营养素的含量方面,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野生动物是许多严重新发疫病的自然宿主,有数据显示:目前70%的新发传染病,均来源于野生动物。因此,一定要戒除这种陋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00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