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物馆展览“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琦

  摘 要:国际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走出去”办展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地处北疆的内蒙古博物院在展览“走出去”实践中,打破传统办展模式,在展览选题、内容策划、展品挑选、陈列布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在实践探索中进行着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走出去;探索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和国家形象传播上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作为传统文化汇集之地,博物馆在“文化走出去”中贡献着一己之力,通过跨境举办展览的形式,以更直观、更具感召力的方式表达着中国文化。
  成立于1957年的内蒙古博物院是一座集历史、民族、自然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60余年来,凭借独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物珍藏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开展交流合作。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内蒙古博物院的展览频繁走出国门,所到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1 “大辽”展之实践过程
  2017年4月22日至10月29日,“大辽—中国·内蒙古契丹精品文物展”(简称“大辽”展)由内蒙古博物院与荷兰德伦特省博物馆共同策划和举办。通过展示百余件契丹珍贵文物,再现契丹民族当时生产生活状况、高度奢华的墓葬制度、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以及契丹在草原游牧四方时与北宋、西夏、西域、伊斯兰诸国保持的政治、文化领域的密切交流关系。
  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外国观众,如何将中国文化通过特色文物展现,如何让外国观众认知、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是双方在此次合作办展中重点考量的问题。筹展之初,办展双方就确立了联络人和策展人,任何需要沟通的问题由双方联络人进行英文交流和确认。展览在荷兰举办,因此博物馆双方在展览选题、内容策划、展品挑选、陈列布展等方面都以荷兰观众为中心,力求展览能为当地观众所接受、理解和喜爱。
  1.1 确定选题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瞩目,中国不再是神秘的国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这为国内博物馆赴境外展览提供了良机。然而,作为曾统治中国北方近200年的契丹族以及其所建立的大辽王朝却很少被外国人所了解,一些历史书籍还将契丹视为宋朝的附庸甚至偏见地将其列为蛮夷之族,忽略了“契丹”一词曾代表中国风靡世界。随着近年来对辽墓的考古发掘,大批精美文物重现世间,辽史及辽文化得以真实再现。因此,为了让更多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这一独特且神秘的文化,中荷双方共同筹办了“大辽”展。
  1.2 选定展品
  展览选题确立后,就进入到展品的挑选阶段。内蒙古博物院策展人撰写了展览的内容文本和展品目录,经过多次沟通以及荷兰方实地察看文物后,双方最终确定了最能体现游牧民族风采、宗教信仰以及丧葬习俗的文物120件(套)。展品主要来源于内蒙古地区已发现的以吐尔基山辽墓、耶律羽之墓和陈国公主墓为代表的遼墓,涵盖金银器、马具、兵器、玉器、瓷器、丝织品、玻璃器等文物精华。此外,作为辽文化的一部分,辽墓壁画也极具特色。从其题材、技法、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可窥探出契丹当时饮食服玩以及生产生活情况。为此,荷兰方亲赴河北宣化参观辽墓壁画,并将壁画以1∶1原型复制在展厅中,以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知辽文化。
  1.3 展陈设计
  为确保展览信息的严谨和准确性,中方策展人负责撰写大纲和展品说明,而为促进展览宣传符合当地观众审美习惯,在展场设计、历史背景介绍、重点展品以及辅助展品选择上,则尊重荷兰方的意见。在展场设计上,荷兰方通过铺就绿色地毯、连绵的山川以及蓝天打造成一片草原景象,整个展厅没有进行过于严格的空间划分,文物依照主题部分依次摆放。其中,重点文物集中展示在白色纱帐围成的象征蒙古包的单独空间内,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此外,展览还运用现代3D等高科技技术,复原了辽代墓葬及壁画,观众可通过旋转设在墓中间的显示屏,看到不同壁画投射到墙面的放大细节。通过这些场景复原和现代技术的运用,让荷兰观众在眼见为实的同时,又能一探究竟,从而对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1.4 陈列说明
  一个成功的展览是深入学术研究的结果,有深刻的学术内容。但是,由于展览所面对的观众大部分是对展览内容所知不多的普通人,一份语言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的展览说明文字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国外办展,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知识背景,他们可能熟知与辽代同时期的亚历山大一世时期,但是对辽代甚至一般的中国历史文化都相当陌生。因此,展览说明文字要力求简明扼要,而作为辅助手段的语音导览则可以提供详细的展品介绍。
  1.5 图录出版
  在筹展的过程中,中荷双方的策展人就为图录的出版做足了准备,邀请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撰写了专论,涉及辽史、辽代墓葬、辽墓壁画、宗教与丧葬习俗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现了辽代文明的风貌。此外,还对展出的每一件文物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配备了细节图。没有机会来实地参观的人可以通过阅读图录了解展览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展览的影响。
  2 展览“走出去”的实践启示
  ①塑造展览品牌意识。内蒙古博物院馆藏的北方游牧民族文物、蒙古族文物以及辽代文物,因其鲜明的特色和文物优势,成为其重点推出的品牌展览。这些展览广受推崇和好评,也进一步印证了塑造品牌意识,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和魅力才能真正让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迎接世界各地观众。
  ②加强博物馆研究力度。随着国际文化交往的增多以及人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展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博物馆人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深挖藏品内涵,制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与此同时,利用新形势下馆际间以及国际间交流展览增多这一契机,开阔视野,掌握最新展示手段,认知自身优势与不足,加强博物馆研究。
  ③加强联系与宣传,拓宽展览渠道。由于内蒙古地处北方偏远地区,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一些精品展览囿于深闺而难向外展示。因此要开展交流合作、拓宽展览渠道,开辟合作展览新模式。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博物馆以及中介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馆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要利用网络、媒体等宣传手段,扩宽信息来源渠道。
  ④打造国际化博物馆人才队伍。举办一个大型的展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在知识更新非常快速的今天,如何避免研究思维方式和陈列展示手段滞后、紧跟时代和国际热点、与展览合作方有效沟通是新时代对博物馆人的考验。例如,内蒙古地处祖国边疆,与国外交流有限,在举办国际性展览过程中,由于语言及专业知识受限,存在交流不畅、理念不同和陈列方式落后的问题。因此,利用展览“走出去”的机会,了解国外藏品及展览流程方式,取长补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使研究能力符合展品研究及展示的需要,深入浅出地表达文物展览内涵。这样不但便于观众理解,也更有助于展览更多地“走出去”。
  3 结语
  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文化保存和展示单位的博物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境外举办展览,让更多的观众真正了解和喜爱“中国故事”,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牌效应已成为众多博物馆发展的目标之一。但由于国外观众在文化背景、知识储备、审美情趣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中国故事”诠释到位、深入人心,产生文化上的共鸣,需要展览双方共同的努力。内蒙古博物院此次“大辽”展获得荷兰观众的喜爱,并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秦汉艺术展》等六家博物馆共同提名全球艺术奖(GFAA)古代艺术类奖,是展览“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实践。
  参考文献
  [1]齐玫.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2]单霁翔.博物馆使命与文化交流合作创新[J].四川文物,2014(3):83-96.
  [3]吴悠.塞纳河畔细嗅中国—上海博物馆赴法国“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展览策划[J].博物院,2019(4):112-118.
  [4]管晓锐.交流、平等、互信:博物馆国际合作办展模式的探索—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J].长江文明(1):84-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84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