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大地湾遗址在中国史前考古上的六大之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力刚

  [摘要]大地湾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文化类型多且内涵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延续时间长,基本涵盖了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及常山下层类型等。它犹如一部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史,既填补了甘肃史前考古的空白,也为泾、渭流域仰韶文化的分期树立了一杆标尺。本文仅从已被各方认可的六项考古之最,来管窥博大精深的大地湾文化。
  [关键词]大地湾遗址;史前考古;仰韶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16-04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东部秦安县五营乡,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面积275万平方米,遗存距今约7800~4800年,延续3000余年。1978~1995年,大地湾遗址先后发掘10个区域、163个探方、6个探沟,总共发掘面积14752平方米。相继清理新石器时代房屋遗迹240座、灶址98个、柱基2处、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65座、窑址35座以及沟渠12段。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27件、兽骨17000多件以及数十万残陶片。①
  大地湾遗址遗存基本涵盖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可分为五个文化类型,延续性强,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在我国史前聚落研究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同时,大地湾遗址为我国泾、渭流域乃至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考古分期建立了坐标,其聚落文化的演变为我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大地湾遗址的规模、遗迹的丰富程度均为史前考古所罕见,被评为我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史前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据碳14年代测定时代约为距今7800~4800年,上下跨越3000年左右。
  第一期即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800~7300年,它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它的发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而且为西北地区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直被学术界公认为黄河流域考古研究的重大突破。
  第二期即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6500~5900年。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广场为中心,房址呈扇形分布,周围壕沟环绕,平面为向心式封闭格局的氏族村落,出土了一批绚丽夺目的彩陶。这一期遗存发掘面积大,遗存涵盖内容丰富,学术研究价值高。
  第三期即仰韶文化中期,距今约5900~5600年,这一时期彩陶艺术达到鼎盛阶段,生动活泼的线条、变化无穷的图案、造型与彩绘的完美结合,无不体现出原始艺术大师们的精湛技艺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期发现的考古资料与泾渭流域同期考古发现相比最为全面和系统。它的发现初步确立了甘肃仰韶文化中期的界定标准,拓展了仰韶文化的研究空间,为研究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演变过程以及西北地区各史前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第四期即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4900年。这一时期由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聚落迅速扩大到整个遗址,山坡中轴线分布着数座大型会堂式建筑,周围为密集的部落或氏族。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聚落已成为当时清水河沿岸各部落的中心,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的聚落。
  第五期即常山下层文化,距今约4900~4800年。这是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这类遗存在渭河流域是首次发现,在清水河沿岸和秦安县陆续发现了一批同类遗址。它的发现对探讨渭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齐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新鲜资料。②
  在大地湾遗址考古中,发现和出土了一大批非常重要的考古资料,其中有被称为“大地湾遗址考古六大之最”的我国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符号、最早的粮食品种、最早的宫殿式建筑、最早的水泥地面、最早的绘画作品等一大批弥足珍贵的考古成果,对研究渭河流域史前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彰显了大地湾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贡献。
  一、最早的彩陶
  在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距今约7800~7300年)地层中发现了200多件彩陶,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这批距今约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虽还不太完整,却将中国彩陶制造的时间上推了1000年,并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
  这时的彩陶纹饰一般是在圜底钵和三足钵的口沿外绘一圈红色宽带纹,内沿绘一窄带纹,虽然纹样很简单,但这些彩陶的出土与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及中亚地区在时间上几乎是同步的,争论多年的中国彩陶起源问题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所得证据表明,中国彩陶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渭河流域,也充分说明大地湾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区域之一。
  大地湾遗址的彩陶及其制作工艺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文明进步的重要变化。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虽然以外口沿涂绘一道红色宽带为其特征,从绘画技艺的角度考察还处于萌芽阶段,却是其后彩陶文明的曙光。从出土的彩陶可以看出,红色颜料研磨较细,彩绘带中颜料覆盖层也十分匀厚。这时彩陶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它为中国彩陶文化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开创了我国彩陶文化的先河。
  大地湾一期文化的陶器具有鲜明的特征,易与其他史前文化区别。器物类别不多,形制简单而特殊,与其他文化判然有别,常见器物有圜底钵、三足钵、深腹罐、三足罐、圈足碗、小口壶等。大量使用的纹饰是交错绳纹或细密的斜绳纹,尤其是同一器物同时使用彩绘和绳纹,是独有的现象。其陶器制法独特,在陶模上分层敷泥而成,简称为模具敷泥法,它不同于大多数彩陶文化使用的泥条盘筑法。④
  二、最早的文字符号
  大地湾一期文化时,还出现了很多带有彩绘符号的陶片,归纳起来有十余种符号,这是大地湾先民留给我们的一个难解之谜。这些彩绘符号比大地湾二期和西安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早1000多年,被绘在人们经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上,可能是一种记事符号,或者说是一种最古老的原始文字。它们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远古时代,人们记事的办法是“结绳记事”。自伏羲氏,才“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这些距今约8000年的彩绘符号,是仰韶文化刻画符号的前身,它们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绘符号有十多件,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有直线和曲线相交的,这些与大地湾二期时出现的大量的刻画符号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些与刻画符号完全一致,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彩绘符号,为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原始文字的孑遗。”这些文字属“六书”中的象形文字。象形是指按照事物的物状画出其模样,并以图画来指称此事物的造字法,它是汉字最初阶段的造字法。
  三、最早的粮食品种――黍
  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黍标本是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它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黍。而此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北方农作物标本大多是粟,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农业的发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而且还必须有人类文化一定程度的发展。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有培植农作物的需要,并且有能力从事种植时,农业才可能从个别的试验发展为社会行为。”⑤大地湾遗址农业起源,目前最早发现于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距今约7000多年的H398灰坑中,H398灰坑口径3.3~3.9米,底径4~4.2米,深1.34米,在此坑内发现了碳化的黍和油菜籽。这是全国其他发现黍的遗址中时代最早的一处,其后在大地湾遗址的各文化时期都有大量出土。黍也是甘肃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出土最多的粮食作物。在大地湾四期文化时,黍逐步被粟替代而成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黍,俗称糜子,生长周期短,耐旱,至今在当地仍有种植,在过去是重要的口粮,现已转变为调剂生活的经济性作物。为什么在大地湾遗址能产生原始农业的种植,并能在此延续至今?首先,这和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大地湾遗址分布于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及缓山坡上,清水河谷在这一段的宽度达到1公里以上,河面开阔,水流平缓,因北岸山势陡峭,南岸阶地较宽,所以大地湾遗址与国内很多同类遗址不同,选址在了南岸。这里属陇西黄土高原,地表黄土覆盖数十米,二级阶地高出河床10米左右,河谷阶地为草甸褐土,土壤肥沃,山坡为黑垆土和黄绵土,这是农耕的最佳土壤,是大地湾遗址农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次,黍十分耐旱,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也不高,生长习性特别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总是能够得到一定的收获。很多考古资料也可以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的大地湾上坡上有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其原始生态应为森林草原环境,气候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在大地湾遗址出现原始农业种植是必然的结果,但是从已经发表的资料看,在大地湾一期文化时期,农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还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在大地湾一期文化H398灰坑中还发现碳化了的十字花科油菜籽与黍同出,表明当时的农业作物不仅仅是黍。
  四、最早的宫殿式建筑
  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多座大型建筑遗迹,其中编号为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这座总面积420平方米的多间复合式建筑,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它坐北朝南,以长方形主室为中心,有左 、右侧室与主室相通,背面有后室,门前有附属建筑和宽阔的广场。整座建筑总面积达420平方米,仅主室面积就达131平方米。整座建筑呈现梯形平面,前墙长16.7米,后墙长15.2米,宽8米,由前厅、主室、后室、左右侧室及门前厅廊等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屋前有与住室相通的“凸”字形门斗,主室和前厅基本保存完好。主室的正门朝正南方向开设,望山背水,望到结构以中轴线为序左右对称。F901建筑主室由8根直径为40~65厘米的附墙大柱将室内空间一分为九,正面开有三门,通向前厅。两侧墙各开一门通向侧室,主室正中有一直径达2.6米的大型火塘。F901建筑四面墙体保存最高处达0.95米,经推算,F901墙体总高应达3~3.5米。F901建筑四周共有142根木柱,外敷草泥和料礓石,柱底以青石垫基。其中室内中心的顶梁柱,柱径达50厘米,建筑总高6~7米,相当于今天两层楼的高度。
  5500年左右的仰韶晚期,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建筑器械的情况下,建造类似F901这样的大型建筑时,为了保证高度达到数米的墙壁坚固耐用,采取建造前挖掘宽度60厘米左右、深度为80~100厘米的地基基槽,然后栽竖以青石垫底的木柱,用竹子、树枝编织成的篱笆竖立在木柱之间,并用草茎将篱笆与木柱固定,以此为墙基逐层外敷草泥形成墙体。然后每做成一定高度的墙体就再向上放置一层篱笆,再用草茎将篱笆与木柱相固定,建成适合高度的墙壁。最后在整体墙面外表再外敷一层类似地面使用的胶结材料――料礓石和白灰面形成硬质光面。这种建筑方式除了使建筑物更加美观之外,一个更加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提高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
  F901宫殿遗址展现了大地湾聚落的宏大气势,它已不仅是一处部落聚集的场所,而且成为所在流域的中心聚落。种种迹象表明,此时聚落选址经慎重规划和精心丈量,聚落中的特大型宫殿式建筑选址均在聚落中轴线上,这些大型宫殿式建筑即使在因故被烧毁后的重建上,仍不离这条中轴线,说明大型房址的选址绝不是随意的。
  在F901宫殿遗址中还出土了一组陶质量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量器。大地湾这套陶质古量器,出土于房F901的主室中,主要有泥质槽状条形盘、夹细砂长柄麻花耳铲形抄、泥质单环耳箕形抄、泥质带盖四把深腹罐等。其中条形盘的容积约为264.3立方厘米,铲形抄的自然盛谷物容积约为2650.7立方厘米,箕形抄的自然盛谷物容积约为528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积约为26082.1立方厘米。由此可以看出,除箕形抄是铲形抄的二倍外,其余三件的关系都是以10倍的递增之数。为了与古代量具名称相贴切,我们将在其相应容量的名称上冠以升、斗、斛之称谓,即可称为“条升”、“抄斗”、“四把斛”等。另外,在大地湾仰韶早期遗迹中出土的几件骨匕和铲形器上多见有等距离的圆点形钻窝刻度,并在窝内涂有红色颜料,它们应为当时测定某些东西长宽尺度。包括一组陶质量具在内,它们都是我国最早度量衡器的实物佐证,并将我国度量衡实物史提前了二三千年。同时,这些度量衡具的发现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分配制度、度量衡史以及十进制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⑥   大地湾遗址F901原始宫殿建筑,更是向世人昭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原始部落,曾在长达3000年的时间里,在这里生活、繁衍、兴旺过。
  五、最早的水泥地面
  在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出现的一些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中,普遍使用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被称作人造轻骨料。在F901宫殿遗址地面下层是15~20厘米厚的砂粒、小石子和人造轻骨料组成的混合层(F405居住面下同样发现了这种混合层)。人造轻骨料有的呈片状,有的呈棒状,青灰色,有一层光滑的釉质面,比石子轻,用力可掰断,内多空隙。人造轻骨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空隙大,容量小,保温性和防潮性好,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多有采用。通过科学分析,证明这种人造轻骨料是在建造住房的同时期烧制的,是大地湾先民采用大地湾随处可取的料礓石粉碎后,掺和一定量的红粘土,调水后制成泥浆,手工搓成棒状、压成片状或做成无定形颗粒,然后在陶窑中烧制而成。这种人造轻骨料的运用,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创造,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这层人造轻骨料为主的混合层上面,就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在面积达130平方米的F901宫殿式建筑主室正殿内壁粉饰了一层混合石灰面装饰墙体,在居住面又粉饰一层深灰色的地面,做工考究,工艺精湛,手感绵润光滑,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经打压测试,每平方厘米抗压强度高达120多公斤,经科学分析,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其抗压强度均相当于现代100号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被称为世界上最早、最原始、最古老的混凝土。这与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六、最早的绘画作品
  大地湾编号为F411的房址地面上发现的一幅黑色颜料绘制的画作,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独立存在的绘画。这幅长约1.2米、宽约1.1米、保存大部完好的地画,改写了中国美术史,将其前推了2000多年。这幅地画不仅为我们研究当时人们活动的一些现象和思维方式提供了素材,而且对我国古代绘画史及其绘画技艺的研究,也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该地画位于居住面后上方的白灰地面上,是以黑色颜料(炭黑)绘制而成,正上方原似画有三人,今存二人(其中一人漫漶不清)。这二人均为投影式没骨画法,其左臂均上举至头顶,右臂下垂至臀部,似握有棒状物,两腿交叉如行走或舞蹈状。正中一人体态宽厚,其右侧一人体态瘦俏且胸部外凸。身长均33厘米左右,体宽约13~14厘米。正中下方画有一长方形黑框,框内相继绘有两个爬行动物。
  有人认为它是一幅“狩猎图”,有人称为“丧舞图”,也有人认为其“表现原始舞蹈的群舞动作”;人们面对的方框及框内动物,表现俎案上陈牲内容。它应是父系氏族社会条件下的家庭祖神崇拜,或可认为是一幅庆祝猎物丰收的欢快舞蹈场景之记忆或写照。这幅地画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在考古和历史研究、绘画史研究、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另在大地湾地画的左下方还见有一个横竖两笔组成的“丁”字形图案,其勾出的笔锋痕迹十分清晰;还有在地画的一些单线条绘制的中间或末端,都可清楚地看到一些离合不定的丝状线条和分裂线条。这幅地画绘制的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中国毛笔的产生和使用,自仰韶文化时期已开始,或者更早可追朔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大地湾一期阶段。因为在大地湾一期的彩陶的彩绘条带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类丝状条痕,特别是绘制于器皿内部的一些图案或符号,更能体现其并非硬笔所绘制,而是一种带毛的软笔所绘制。回头再进一步地观察其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图案,在一些色调浅显的地方也同样可以看出其类似地丝状条痕。这些现象都表明,软笔(毛笔)为我国最早彩陶绘制和书写的一种工具。⑦
  综上所述,在大地湾遗址为期七年的连续考古发掘及后来的补充发掘中,发掘面积还不足遗址总面积的1%,就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说明大地湾遗址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已发掘出的材料也十分珍贵,它为我们研究人类历史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不但为我们澄清了许多历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也为我们进一步的认识和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史,提供了许多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就现有的材料来看,它所作出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不少研究考古、历史的著名学者、专家,每当谈到大地湾的考古发现时,都激动不已,认为大地湾遗址举世震惊的千古之谜太多太多,远远没有解开。
  [注 释]
  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②程晓钟:《大地湾考古相关问题研究》,《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③马清林等:《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彩陶(彩绘陶)颜料以及块状颜料分析研究》,《文物》,2001年第8期。
  ④郎树德、贾建威:《彩陶》,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⑥赵建龙:《大地湾古量器及分配制度初探》,《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⑦赵建龙:《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对历史研究的贡献》,《丝绸之路》,1997年第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218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