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沙蛇命名的反坦克武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 岚


  今年是蛇年。蛇的形象不太招人喜爱,但常被当做吉祥物。蛇的行动机灵敏捷,而且能探测到猎物发出的极微弱的辐射信号,一旦捕捉到信号,立刻猛窜上去一口将猎物咬死。由于这些特性,许多国家爱用蛇的名称命名制导武器。美国“响尾蛇”导弹配备F―15、F―16、F―100等飞机,几十年来广泛使用经久不衰。其实,地面战斗中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也有不少是以蛇命名的。下面介绍几个例子,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眼镜蛇”BO―810和“眼镜蛇”2000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制成反坦克导弹的国家,早在二战中就使用过“小红帽”反坦克导弹。20世纪50年代中期,德国又利用瑞士两家公司的研究成果,制成“眼镜蛇”BO―810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步兵使用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全套武器系统由导弹、发射装置、控制系统、电源等组成。导弹的直径为100mm,长960mm,重10.4kg,前部的聚能装药战斗部重2.65kg。它的弹体是用一种纸质材料压制而成的,呈圆柱状。后部装有4片大型尾翼,呈十字状,翼展480mm。发射时,借助尾翼即可直接支撑在地面。动力装置为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起飞助推发动机工作时间0.6s,点燃后推动导弹从地面升起,然后由续航发动机推动它继续向前飞行。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为85m/s,飞行时间18.8s,最大射程1600m,最小射程400m。破甲厚度440mm,命中概率约为80%。
  这种导弹的重量较轻,战场使用比较方便,装在箱子里拎起就走,放下就打。将4个~6个箱子连在一起,还可装在吉普车上使用,提高了快速机动能力和火力突击能力。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性能,还对它进行了某些改进。除了破甲战斗部外,还制成一种破甲/杀伤两用战斗部,既可用来袭击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装甲目标,又可杀伤有生力量,有效杀伤半径约10m。与此同时,还改进了续航发动机的性能,从而使最大射程从1600m增大到2000m。这种改进型导弹就叫“眼镜蛇”2000。
  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眼镜蛇”导弹的性能自然十分落后,但是作为早期出现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能够达到这一水平实属不易。尤其是与当时的无坐力炮、火箭筒相比,它更是极大的进步。因此,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种导弹不但在西德的地面部队广泛使用,而且畅销到意大利、丹麦、希腊、巴西、阿根廷等二十多个国家,直到性能更先进的第二代导弹蓬勃发展以后,“眼镜蛇”导弹才逐渐退出现役。
  
  胎死腹中的“蝮蛇”武器
  
  美军步兵分队长期使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是M72火箭筒,它由赫希公司于5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1962年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70年代以后,随着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性能的不断提高,M72火箭筒逐渐暴露出威力不足的缺点。它对运动目标的有效射程只有150m,战斗部内0.34kg重的炸药无法摧毁各种装甲目标。虽然经过多次改进制成了M72A1、M72A2、M72A3等多种型号的武器,仍不能满足当时越南战场上的需要,部队遂不断提出要求,希望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为此,美国陆军于70年代制订一项新式武器发展计划,研制一种名叫“蝮蛇”的反坦克火箭筒。
  与M72火箭筒一样,“蝮蛇”火箭筒采用伸缩式套筒结构。发射筒兼作弹药包装筒使用,筒身由高强度玻璃钢材料制成。行军状态时两筒缩叠,长度为690mm,便于士兵携带;战斗状态时拉伸开来,这时全长增至1140mm,重约1.85kg。火箭筒的直径为69.8mm。筒上装有折叠准星和表尺,抽出内筒,准星就会自动竖立起来。与此同时,点火线路接通,武器就处于待发状态。表尺上刻有100m~500m的距离分划,供向不同距离的目标瞄准时使用;另有2个大小不同的觇孔,2mm的小孔供白天瞄准时使用,7mm直径的大孔供不良能见度条件下使用。火箭筒只供一次性使用,射手瞄准目标、发射出火箭弹后即抛掉发射筒。
  火箭弹由聚能装药战斗部、弹体、发动机等部分组成。弹全长650mm,战斗部直径69.8mm,重1.87kg。发动机壳体使用S―2型玻璃钢制成,推进剂为高燃速碳硼烷复合物,它的重要特点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将射弹推进到最大速度。其初速为257m/s,最大射程为500m,有效射程250m,破甲厚度400mm。
  “蝮蛇”火箭筒在速度、射程、威力方面都比美军原装备的M72有明显提高,但是它在研制过程中不断遇到麻烦。它虽然广泛使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是发展中常出现技术问题,在一次实弹试验中因引爆装置发生故障而造成爆炸事故。研制过程中各种费用不断增加,武器的成本不断上涨,而美国国会的削减经费更使它雪上加霜,以致最终被迫搁浅下来。
  
  “沙蛇”导弹引起强烈反响
  
  正当美国“蝮蛇”武器命运多舛之际,欧洲的另一军火大国法国却在暗地使劲,加紧研制新一代轻型反坦克武器。它推出的“沙蛇”反坦克导弹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法国陆军长期使用F1式88.9mm反坦克火箭筒,它在战斗状态时全重8.2kg,破甲厚度400mm,进入80年代后逐渐显出威力不足的缺点。为此,法军提出发展新一代近程反坦克武器,要求新式武器威力大,重量轻,操作方便,价格较低,便于大量装备部队。不少公司根据军方要求提出种种设计方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沿用传统方式,选择了无控火箭弹的方案,只有法国宇航公司提出采用制导技术,制造一种便携式超近程反坦克导弹。当时在军方和国内外引起不同反响。不少专家认为,反坦克导弹构造复杂,价格昂贵,近年内不可能取代火箭筒广泛使用。然而军方对各种设计方案反复研究和评估后,最后决定正式采用这种“沙蛇”反坦克导弹。
  “沙蛇”导弹又叫“埃丽克斯”或ACCP导弹,ACCP是法语“近程反坦克”一词的缩写。按照一般分类方法,射程在1000m~2000m范围的为近程导弹,射程在3000m~4000m的为远程导弹。“沙蛇”导弹的最大射程只有600m,应属于超近程范围。但是,当时法军设想发展2种轻型反坦克武器,其中的1种射程在300m左右,称超近程武器,因此将“沙蛇”列入近程武器之列,实际上它同时覆盖了近程和超近程的范围,形成由“沙蛇”(600m)、“米兰”(2000m)和“霍特”(4000m)的全制导化反坦克武器装备序列。
  “沙蛇”导弹自1980年军方提出设计要求到1990年正式装备部队,其间克服了许多技术上的困难。制成的整套武器系统由导弹和发射制导装置两部分组成。导弹密封在发射筒/包装筒内,重10.5kg,直径150mm,长840mm。导弹由发动机、陀螺仪、战斗部、控制舵机、接收机、激光二极管、折叠尾翼、电源等组成。它在总体设计上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方案,采用了战斗部后置的布置方式,把续航发动机放在导弹前部位置,战斗部放在发动机后面靠近弹体后段。用这种方式使战斗部在命中目标时保持一定距离,引爆后产生的高温高压金属射流可发挥更好的破坏效果。150mm的大直径战斗部内装有3.5kg重的炸药,比“米兰”导弹的药量增加了将近一倍。后期出厂的产品还采用了双级串联式聚能装药战斗部,显著提高了摧毁反应装甲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攻击2000年前后的各种主战坦克。动力装置为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它采取分离式双推力结构,起飞助推发动机位于弹体的尾部,续航发动机位于前端。起飞发动机工作时间不到1s,点燃后将导弹以20m/s的低速推出发射筒。导弹飞出筒口0.5s后,续航发动机开始工作,迅速将导弹加速到300m/s的高速度。导弹的最大射程只有600m,最小射程25m。
  “沙蛇”导弹作为一种步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研制过程中尽量减轻重量,缩小体积,便于携带和操作。导弹发射管长度不到1m,全套武器系统重约15kg,平时密封在发射筒内由1名士兵携带。作战使用时,5s时间内就可完成射击准备,射手可用卧姿、立姿等多种姿态射击。该导弹能用小型三脚架支在地面上发射,也能从狭窄空间或小屋向外发射,尤其适于在城市巷战和近距离战斗中使用,对300m以内的目标射击时命中率为95%,对300m~600m距离的目标射击时命中率达100%。它的价格比火箭筒要昂贵得多,但是它的作战效果是火箭筒无法比拟的。它的投入使用,不但使法国陆军近距离反坦克火力得到显著加强,而且对传统的反坦克火力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以“沙蛇”导弹为样板,许多国家研制出了各种性能优异的超近程反坦克导弹,世界反坦克武器发展史因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毒蛇”导弹后来居上
  
  印度国防部在80年代初提出一项雄心勃勃的导弹发展规划,要在10年内研制包括地地弹道导弹、地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在内的5种新式导弹,著名的“烈火”导弹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反坦克导弹的项目也已通过各项试验,即将定型生产装备部队。
  这种反坦克导弹原称“纳格”,由Nag一词音译而来。Nag究竟是什么意思?英语词典中根本不存在这个词!英国一部大型年鉴中在Nag的后面作了注解“serpent”,英语中就是毒蛇的意思,因而近年来普遍将它译为“毒蛇”导弹。
  “毒蛇”导弹是一种性能十分先进的新式反坦克武器,它从1983年开始设计论证,1990年制成样品并首次发射试验。原计划1995年起装备部队,后因种种原因推迟时间,最近才开始大量生产。“毒蛇”导弹是一种第三代远程反坦克武器,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无线电指令加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方式,这在国际上是一种先进的制导技术,微小的寻的器上装有大量电荷耦合式红外探测元件。导弹飞至最后阶段时,这些红外探测器可以灵敏地探测和识别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有效地对付敌方的红外干扰。导弹的动力装置为固体燃料冲压式火箭发动机,其推力为普通固体或液体燃料发动机的2倍。弹体采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体积小,重量轻,导弹全重仅9kg,便于士兵携带和操作使用。既可单兵肩背、发射,也可装在各种车辆或武装直升机上使用,最大射程达4000m。它的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将使印军反坦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47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