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地方性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由于科研水平是当前高校评估的主要依据,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职能被相应的低估,这一问题也体现在地方性高校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上,“重科研、轻教学”成为高校绩效评价主流。新时期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将严重影响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地方性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现状,基于地方性高校职能均衡发展,对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原则与发展思路进行探索。
  关键词 新时期 地方高校 教师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24
  Abstract Sinc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is the main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alent training and service social function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orrespondingly underestimated. This problem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heavy research and light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univers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trend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local university teach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 ideas of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y functions.
  Keywords new period; local college;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也意味着在理念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等方面对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有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也面临着新的情况。而当前对于大多数地方性高校而言,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缺陷也非常明显,既无法结合当前地方高校发展的特殊性与发展效益,也不能体现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科研水平、工作质量等方面的贡献与作用,“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标准与方式上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性高校需要凸显办学特色,更多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前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机制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目标是难以达到的。本文基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地方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思路,更好的助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要职能的全面发挥。
  2 地方性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现行模式
  教师绩效评价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评判被评估者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与工作成效,衡量被评估者的工作行为及结果,并向组织反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实现预期目标,提高工作绩效。同样,不合理的绩效评价,也会严重打击被考核者积极性,不利于教师个人成长和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的教师绩效评估活动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84年正式加入了國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组织,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教师评价工作全面开展。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模式有奖惩性评价模式与发展性评价模式,奖惩性评价模式强调根据评估标准来评估教师绩效水平的高低,通过奖惩对教师的选拔、聘任、晋升,薪酬定岗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发展性评价模式是以尊重教师人格和主体地位为前提,激发教师的潜能激发全体教师的主体精神,促使教师个体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现实中,多数高校教师评价仍以第一种模式为主,可能忽视了教师的特点和高校职能的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发展进入新时期,地方性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也必然要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评价需要体现其办学定位与特色,更加需要注重在新的实践领域探索。
  3 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原则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体,绩效考核是提升工作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和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科学的绩效评估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依据学校发展战略,收集、统计与分析相关评价数据,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估指标。总的来说,地方性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需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设计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设计合理的指标,充分反映高校办学定位以及教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根据教师工作职务特点,划分教学型、科研型和综合型等类别指标,使评估能够系统地反映不同类型教师的贡献。投入指标主要包括教师的讲授课程门类、课题级别、获得的资助经费、对学生的辅导答疑次数等。产出指标指教师所取得的课题、论文、著作成果。科研绩效指教师成果的社会效益。从以上指标来看,符合系统性原则,基本反映了高校水平情况以及教师的投入产出情况。但观察各个指标可以发现,目前的绩效评价指标侧重于科研成果,不能完全反映教师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如担任指导教师在各类竞赛或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等等。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教师的投入产出成效。专家分析法依据个人积累的专业经验可以大致选取相关指标。但是专家初步筛选的结果并不完全能够有效衡量教师绩效,有些指标之间性质可能相同,有些指标可能在理论层面十分相关,但数据处理以后发现并不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评估要在理论和严谨的逻辑上展开,针对考核对象如职务、授课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绩效评估。在进行初步筛选以后需要进行进一步检验,常用方法是聚类分析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更具代表性的指标并设置权重。
  (3)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从高校教师绩效指标体系内容而言,需要满足的是能够切实有效地衡量教师的投入与产出情况,相比于绝对指标而言更能反映出教师教学科研所取得的成果。但从绩效指标的设计上来说,目前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并不能反映教师之间的差异,在科研型教师之间是可比的,但是在科研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比较则会遇到一定问题,而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上与部属院校是不同的,这给新时代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提出难题,如何设计出适合高校不同类型教师的绩效评价指标使之相互之间具有可比性,亦或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找出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的“最小二乘法”。
  4 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思路
  在新时期,地方性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让高校的各项职能得到均衡发展,这就对高校的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变“双一流”建设的导向下以科研为主、专注数量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使教师的教学和服务社会的工作得到公正的评价,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的现实,突显地方高校特色。一般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等几类。目前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衡量,但这对于研究型大学或者研究教学型大学是有利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多,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具有明显优势,这是造成高校教师资源外流的重要原因。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在参照目前我国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应当更多考虑地方高校的特殊性,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投入相比于部属高校不具有优势,绩效评价相比于绝对评价可以反映出这部分问题。在指标构建上,地方高校办学应更加侧重于教学型而不是科研型,所以在教师绩效指标构建时应当更多考虑教学型以及实践性成果。特别是如果绩效评价体系中教师的教学成果得不到體现,那么可能很难激励高校去鼓励教师专心于教学,而高校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在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一方面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指标选取更加注重科研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间平衡,这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良性发展。
  (2)强化共识,统一评价指标参照标准。设计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并不意味着从原有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分离出来,两者应当互为表里。依据可比性原则,如果要构建教师间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那么在科研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之间就应当具有可比性。以两者分立为目标会增加地方高校评估成本,地方高校真正的教学科研成效也无法得到有效衡量,从最小二乘法视角来看,教师之间进行比较的“共性”即在于以教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可以真正了解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各方应当强化共识,以高校评估发展为出发点,科学构建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使之成为高校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着眼发展,创新绩效考核方式与范围。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有新的要求,高校办得好不好,除了考核教师科研成果以外,还需要注重教师教育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贡献。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评价需要具备问题导向以及创新思维,目前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可能已经很难实现。教师绩效评价改革层面上,地方性高校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应当具有前瞻意识与过程意识,将过程评估纳入教师绩效评估,发挥出绩效评估功能,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看清今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在教师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时,除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以外,还应对教师在其他领域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一定考核权重。
  参考文献
  [1] 张男星,王春春,姜朝晖.高校绩效评价:实践探索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17(6):19-28.
  [2] 孙继红,翁秋怡.2016年高校绩效评价研究报告[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5):19-34.
  [3] 王海涛,武凤群.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研究热点与发展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1):45-52.
  [4] 孙绪敏.深化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路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12):36-40.
  [5] 毕甜甜,李文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绩效评价应有功能[J].当代教育科学,2015(8):13-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0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