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来大量后现代主义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落成,公共建筑尤甚。但似乎后现代主义并不适宜在我国盲目发展,要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还需从现代主义着手,对其进行修正。本论文以山东美术馆为例进行分析,就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最后得出修正的现代主义才是找出适宜我国建筑设计风格的突破口这个结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1-0213-03
  0 引言
  尽管从表面上看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存在很多区别,提起现代主义,人们更多的印象是功能性、实用性,而谈起后现代主义更多的则是说它所强调的精神功能、文脉主义。但是就本质而言,后现代主义可以视作是对现代主义某种程度上的延续和补充,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目光转向建筑的装饰手法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很明显的是这种后现代的处理手法的改进更能满足人们的使用和审美需求,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量出现并影响了国内建筑风格的主要原因所在。第一次将把“后现代主义”这个语汇带入设计领域的美国当代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也在其著作《临界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正在走向何方?》中称后现代主义不过是在现代主义设计内部产生的另一种临界反应。那么直接由外国传播进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在国内的应用是否真的符合人们的需求,这一突出矛盾成为了值得研究分析的一个问题。
  1 对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解
  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产物。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注重精神功能及形式变化;强调历史文化:在装饰方面具有隐喻、装饰、多义的特点。
  在后现代主义运动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温图利,曾在埃罗·萨里宁和路易斯·康的手下工作,较早针对现代主义风格进行了批判。在理论研究方面,其在1966年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此著作中,温图利的主张是采用一种复杂的整体建筑形式进形建筑设计。而在实践方面,他主要的建筑设计代表产品是栗子山住宅(即母亲住宅)。
  就造型而言,栗子山住宅在外轮廓的设计上采用三角形与长方形的组合这种几何的构图形式,摒弃繁锁之余,干净利落的线条反而更能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值得吸取的精华部分,既能保留视觉效果又可以在缩减施工上的支出,较之传统建筑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其成功的应用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历史背景,由于现代主义运动期间俄国构成主义绘画的盛行,以及其影响也波及了欧美其他国家,美国的设计正是深受俄国的影响,对几何造型有着很强的可接受性。再加之德国许多建筑大师在后期移居美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美国的文化和设计的发展方向。但这种几何式的外形并不能直接用于国内的大环境中,国内受西方设计思想影响较晚,更能接受的反倒是更加温和的线条变化,其中山东美术馆就是一个典型的设计案例。其建筑比起栗子山住宅这种造型的仪式感,更偏向于在大的造型框架下寻找细微的变化,就单体建筑而言西化倾向明显,但与旁边的山东博物馆作为对比,似乎缺少地方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文脉性的符号缺失,因此更多出了一分孤立之态,作为地标性建筑,尽管有“山城相依”这种隐喻性的设计理念作为支撑,但就这个角度而言,还有更高一级的台阶等待我们跨越。
  中国自古代开始就十分讲究两边完全对称的布局设计,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则完全不同,讲求的是空间视觉效果上的整体均衡感,讲究构图上的均衡。这一点在山东美术馆的外部造型上就可以看出,四个方向的造型各有不同,肉眼角度观察又并不突兀。这种造型方法或许在公共建筑的应用上矛盾并不突出,但是其他类型建筑例如高层居民楼房的现代化是必然趋势,应用这种手法会带来许多的障碍。具体来说,外墙的造型会影响外圈住宅的内部空间結构的变化,在装饰、采光、家具的选择上重重受限,给住户造成使用体验上的大打折扣。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在我国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矛盾之一。
  2 后现代主义多元化内在趋势
  在当代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的多元化是内在趋势,一个成功的建筑,尤其是使用频率较多的公共建筑,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更能代表某一时间节点下人们的审美及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历史是各不相同的,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进行设计创作才会有其精神代表性。我们所需要做的则是不盲目随波逐流,要立足于中国的最大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需求的本土性建筑道路,进而总结出我国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当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矛盾存在,后现在主义建筑固然存在其突出性优点,同时也带来了建筑成本高,强调建筑本身而压制了其所承载的使用功能等弊端,想要很好的平衡其利弊两个方面并非一日之功。
  3 山东美术馆体现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
  3.1 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山东美术馆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有着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具有技术与艺术、功能与装饰的双重性。建筑本身则建筑设计师的精神体现,然而,个人的影响因素增多则会忽略使用者的情感诉求。
  其外观秉承了简洁的创作手法,四面造型皆不同,简洁中又富有变化,每一个方向看去都是不同的体验,设计形式富于变化。
  3.2 装饰具有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
  3.2.1 外部整体设计
  山东美术馆造型以“山”的走势呈现,屋顶的天窗体现“泉”,具有隐喻的意味。美术馆建设用地是个梯形地块,为缓解交通压力将主入口开在了朝西的方向。这与国外许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将入口开在隐蔽位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就公路向美术馆方向看的景色却不十分美观,大面积的立面没有主入口造型的破除,容易给人以沉闷感。这也许是“山”这个隐喻本身所造成的设计局限。可见,后现代中的设计思想的套用也许更加谨慎。
  3.2.2 内部空间布局   山东美术馆入口大厅是内部与外部空间的重要过渡空间,是一栋建筑的门面。顺应后现代主义一般手法的开门位置,将其放在了朝西的方向。而这个方向非主干道朝向,街景正对一堵墙体,未见主入口,不但标识性不强,而且与我国一般建筑规划规律格格不入,大面积沿用这种手法将会造成秩序的混乱。
  在展览布局上,没有简单地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分层布置展览,而是将近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展览同层设置,并分别围绕两个中庭空间形成闭合的环形流线。空间用“山”造型分隔开,一层行走的在建筑空间与造型上形成对比统一的状态。
  3.2.3 内部造型设计
  在内部空间的造型上来看,大多采用几何的造型手法,并对形体进行堆叠,扭转,使空间错落、层次分明,形成不对称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几何形体体量感也较大,与建筑形体相结合,比例感均衡。在细部的处理上,用天桥来连接两个空间,形成联系,增加空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从而使整个空间布局更加整体。在天桥的造型上没有选择径直走向,而是在中间处创造出了一个钝角的角度,增加造型的小趣味性。
  4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渗透
  4.1 初见端倪
  近年来我国的生活水平是明显提高的,在巨大的西化趋势冲击之下,一些城市出现了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热烈追捧,这种现象使得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导致传统型建筑因不适应时代要求而呈现颓势,这成为了我国建筑开始偏向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主要原因。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我国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仍处于初步尝试的阶段,就接受现状而言,依然未出现较大的矛盾。对后现代主义风格前期性的道路摸索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应用上的不成熟,也将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这都是不可避免会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从长远来看,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曲线上升的过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结合本土的现实情况,有选择性的对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进行吸收和转化,等待初期的探索阶段完成后形成一套更新、更加成熟、更加適应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体系。
  4.2 应用现状
  截至目前,每个国家依照其国家的民俗文化差异,各个国家在建筑的功能、结构和形式都出现了些许的不同,但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可以说是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一个必然结果。就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主流的发展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包括了参数化设计、现代化本土风格以及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其中参数化设计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2010年扎哈·哈迪德所完成的广州大剧院则是采用了这种先进技术。现代化本土风格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吸收本地的特定要素或风俗特点,使落成的建筑具有地域代表性。最后一个方面是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该方面强调的是再利用的观点。就我而言,一个好的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师自身情感的宣泄,也应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为大多数人所喜爱,服务于更广阔的人群,当然不断地自我突破和源源不断地创造力也将是致胜的关键所在。
  4.3 存在问题
  凡事有利必有弊,所有的新兴事物皆有其不适应发展的一面,看似大势所趋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亦是如此。就我国的现实应用状况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1)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内部空间布局的复杂性,在进行美术馆的观赏路线上易产生困惑,除非对建筑内部的布局了然于胸,否则在标识牌缺乏的情况下,将会找不到正确的观赏性路线,造成重复观赏或展厅的遗漏,给观赏者造成障碍。
  后现代建筑所强调的建筑的形式多变使其重点放在了建筑本身的观赏价值,就山东美术馆而言,其内部空间的布局结构造成了对所展示的画作的艺术性有了制约,造成主次颠倒,削弱了美术馆的功能性价值,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建筑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造型大胆新奇,不论其外部造型还是内部构造都有其特殊性,这就造成了人工建造成本的上升,并不能大量普及,而对于居住型住宅而言,想要应用后现代主义风格更是充满了许多未知的挑战。
  (3)体量感大所造就的厚重感就必须投入大量的建筑材料,这较之于传统的框架结构而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利用率低的现实问题。
  4.4 解决措施
  (1)优化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形式增加观赏路线的连贯性,同时增加路线导引性标识。(2)内部空间的可变移动式组合设计,可根据展览需求的不同更改内部结构,增加可变性。(3)将建筑的重点放于建筑外观形式的设计上,在内部空间中,进行小块区域的进一步整合。(4)采用更加先进的机械化技术,减少人工成本。不属于关键部分的在工厂内进行组装,从而减少人工投入,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因建筑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5)标准预制件从小零件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拼装组合,增加预制零件的灵活性及可变性。(6)同时结合BIM技术甚至其他领域相关技术。(7)学习西方建筑设计风格的同时,我们也应进行设计理念,而不是局限于形式本身,皮毛的模仿从来不是长久之计。派遣留学生到国外进行学习,英、法、美、德受设计运动的影响较广,各有所长,加强海外高校对接,学习先进的设计管理模式和设计理念是从源头为国家培养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8)增强设计团队的竞争力。国内从不缺少设计公司,但却不能与西方知名的大型设计公司相较。在西方的设计公司中,各部门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从土地的竞标投标到设计施工再到后期的宣传造势皆包含在内,强劲的竞争力不言而喻。因此国内的设计公司也需有强强联合意识,对相关领域进行整合。(9)优化设计公司管理模式,实行团队责任制,工作范围明确,缩短工期,实现多部门有组织性高效合作。
  5 结语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缓和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所具有的过度冷漠感、机械性、过于注重功能实用等特征,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适宜在我国的大面积应用,因此对现代主义风格进行修改才是可行之路。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山东美术馆这个实际案例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分析,包括建筑风格、特点、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等,并通过对其的分析为我国发展适应本土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指明探索方向。当下我们应该做的是转变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中固有的观赏视角和设计思路,在深入地研究分析改良后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特点之后,切实将这种可发展的风格充分的运用到国内的建筑设计中去,设计师们要不断突破难关,深化对建筑精神理念与建筑空间组合的认知,设计出更具代表性的创新性建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普通大众,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体验,开启建筑设计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郝曙光.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4:9-18.
  [2] 张书琴.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中国建筑审美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15:20-25.
  [3] 张夫也.世界现代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246-2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82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