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阳地区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针对南阳稻虾共作种养生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经过2016—2018年的试验示范,在阐述了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并总结了关键技术环节,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關键词    水稻;小龙虾;共生;效益;关键技术;南阳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183-01
  豫西南地区水稻生长季充裕,种植中籼、中粳水稻易达到高产,对获得优质的稻米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十分有利。南阳地处江淮流域,水系优质而发达,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小龙虾生长。小龙虾落户豫西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水质条件,达到肚白壳艳、体大螯粗、肉多味美的养殖目标。2016年以来,南阳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项目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指导等多种措施,着力打造稻虾共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环境的优势,发展南阳市稻虾共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对于生产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作用机理
  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即在田间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养殖小龙虾,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水环境,获得水稻和小龙虾的丰产丰收。该模式易于操作、见效快、成本低、风险小,值得推广[1-2]。稻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和有机质十分丰富,可以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食物来源,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稻、虾的品质,利于市场竞争。小龙虾有利于减少稻田杂草和虫害,还起到松土效果,减少农药使用。稻虾互利共生,充分发掘稻田的生产潜力和效益,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使农民实现增收。
  2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研究效果
  针对南阳稻虾共作种养生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2017—2018年在桐柏县、邓州市等地进行稻虾共养生态模式示范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结合2年来试验示范,对稻虾共养的相关农艺措施进行了探索研究。
  2.1    稻虾共生对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桐柏县月河镇沈庄村农博士种植合作社进行对比试验。由表1可知,龙虾对水稻产量性状影响不大,仅在苗期部分秧苗遭受龙虾蚕食,有效穗减少,产量减少,共养田比常规田减产915 kg/hm2,占10%。同时,小龙虾食量较大,其在稻田中四处觅食,可以食用田间杂草,从而使除草剂的用量大为减少甚至不施用。采用稻虾共养的生态种养模式,螟虫类幼虫和蛹也可作为小龙虾的饵料,大大降低害虫越冬数量,有效减轻水稻虫害[3]。
  2.2    稻虾共生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2、3可知,稻虾共作模式成本约45 000元/hm2,常规田17 700元/hm2。平均产龙虾2 250 kg/hm2、水稻6 675 kg/hm2,按照龙虾30元/kg、虾田稻3.0元/kg、常规稻2.5元/kg计,稻虾共作平均纯收益42 525元/hm2,常规稻平均纯收益不到1 275元/hm2,产投比也相差悬殊。
  3    稻虾共生种养应注意的技术环节
  3.1    稻田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宜选择无污染源、排灌方便、保水能力较好、地势低洼的地块。首先对田埂进行加固,以防坍塌,然后再整平田面,田埂以宽度1 m为宜,高度要确保蓄水深度达30~50 cm。在田埂外侧布置石棉瓦或塑料网片配合钙塑板作为防逃设施,预留进排水口。
  3.2    水草养殖
  种植水草是虾稻共作中的重要环节,水草除了为小龙虾提供饵料外,还可净化水质和作为虾蜕壳的隐蔽物。
  3.3    农药化肥施用
  小龙虾对许多农药化肥很敏感,需要用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稻田施肥全部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应做到化肥农药零使用,仅使用生物制剂调控水质。
  3.4    水位管理
  水分管理必须满足小龙虾、水稻生长的共同需求,水温过高会导致小龙虾生长较慢,商品虾规格偏小,成活率降低;水温过高还会导致小龙虾的饵料系数升高,商品虾的品质下降。高温季节及时调高水位、降低水温,保证虾、水稻的正常生长,是稻田综合效益提高的重要措施[4-5]。
  4    结语
  稻虾共作将水稻、水产2个农业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以发掘稻田生产潜力和效益的生态生产方式,降低了稻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了虾稻双丰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虾稻共作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风险小的特点,投入与产出比接近1∶2,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养结合新模式。
  5    参考文献
  [1] 奚业文,周洵.稻虾连作共作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效益初步研究[J].中国水产,2016(3):78-82.
  [2] 黄富强,米长生,王晓鹏,等.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及综合配套技术[J].北方水稻,2016,46(2):43-45.
  [3] 奚业文,张玲宏.稻虾综合种养试验效益研究[J].河南水产,2015(1):20-23.
  [4] 刘其来.小龙虾稻田养殖增产关键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17,11(23):35-36.
  [5] 刘闯,陈友明.虾稻共作稻田设计规划技术要点[J].水产养殖,2018,39(5):35-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