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沙柳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其造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前沿,在治理沙漠化的过程中引进了黄沙柳作为先锋树种,成效明显。本文结合当地实践,简单分析了黄沙柳在荒漠化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扦插条的采集及冬贮、整地、扦插等方面提出了黄沙柳的造林技术,以期为黄沙柳在我国沙漠化治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沙柳;荒漠化治理;作用;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152-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人们过于关注眼前利益,滥砍滥伐森林资源、毁林开荒、过渡放牧等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干旱、洪涝、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发生,土壤沙漠化面积逐年增加,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生态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森林,森林中林木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植被覆盖率等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荒漠化治理等方面[1]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现象,避免土地沙漠化的进一步加剧。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位于我国三大沙漠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的前沿,每年沙地都会向京津方向移动,自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建立以来,经过多代人共同努力,林场内的有林地面积提高到目前10万hm2(较刚建场时提高8万 hm2),大大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有效减缓了当地土壤的沙漠化进程,造林固沙效果明显[2]。
  黄沙柳为多年生的灌木,抗旱耐寒、根系发达粗壮(主根的深度一般达到3.5 m,侧根长度可以超过20 m)、生长速度快、防风固沙的效果好,在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的抗沙漠化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黄沙柳是一种耐寒、抗旱、耐风蚀、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的多年生灌木,一般多用于沙地造林中,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树种,目前是我国治理浑善达克沙地的重要先锋树种,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现结合当地的造林实践,对黄沙柳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造林技术进行简单总结。
  1    黄沙柳在防风固沙中的作用
  黄沙柳具有耐旱、抗寒、耐高温、耐风蚀(在风蚀15 cm以内不会明显地影响其当年的生长)等特点,萌芽能力强,繁殖一般采取播种或者扦插的方式,管理容易、栽培的成本低,有很好的涵养水源的作用且其生长的可控性较强,在其生长过程中平茬1次即可促进其生长(研究表明,经过平茬后,黄沙柳当年的高生长量要高于未平茬的2倍)。可以先在沙地上种植黄沙柳,简单管理后即可成活,当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后再选择其他的树种造林,3年不平茬黄沙柳即可枯萎死亡,不会对后来栽植的树种产生不利影响。以木兰围场国有林场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引进黄沙柳进行造林固沙试验,当时辖区内大部分林地为风积沙地,在大面积扦插黄沙柳后2年基本成林,使土壤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之后再种植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目标树种,造林的效果明显。经过多年以黄沙柳作为先锋造林树种的造林实践,目前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辖区范围内的很多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黄沙柳造林技术
  2.1    扦插条的采集及冬贮
  在扦插前一年的11月至扦插当年的1月选择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发生、生长1~2年的平茬条作为采集扦插条的母树。此阶段黄沙柳停止生长、停止树液的流动。扦插条采集后截断下面的平茬以及上部的梢头,将其截制成长度为60~70 cm的小段作为插穗,每100根插穗捆在一起贮藏于3~4 m深的冬贮窖中。贮藏时要分层排好,每层之间放1层冰块或雪,创造较低的温度条件,当插穗排到与地面距离50 cm左右时停止,上方覆盖冰雪,为了防止内部积温过高,要每隔3 m左右留1个小口用于通风。进入春季后,温度逐渐升高,上冻的土壤逐渐解冻,4月初从冬贮窖中取出贮藏的黄沙柳插条用于造林,也可以直接在春季现采集插条现扦插。
  2.2    整地
  沙地上有严重的风蚀现象,因而要随时整地随时造林。整地的方式因沙地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对于海拔低或者平缓的沙地,需要先清除表面的干沙层,然后再开沟,沟深、沟宽分别控制在60、20 cm左右,也可以先开深沟(深30 cm左右),然后用植苗专用的枪在沙地上往下扎眼,便于插条的扦插。对于沙丘中上部的沙地,也是先清理表层的干沙层,然后开深沟(沟深60 cm左右),宽度根据土壤情况而定,以干沙不往下泄为度[3]。
  2.3    扦插
  黄沙柳扦插的时间要结合当年春季土壤解冻的時间而定,一般冬季贮藏的插穗用于造林,时间最迟可以延迟到5月的下旬,如果采取现采集现扦插的方式,则造林的时间最迟到4月底至5月上旬。扦插的株行距为3 m×3 m左右,也可以为0.15 m×(4.00~6.00)m,簇状扦插,每簇的插条数量为5株,簇与簇之间呈“品”字形扦插,扦插坑旁边提前设置好挡水埂[4]。插穗一般插入沙地中的深度以地表露出6~10 cm为宜,扦插条插入土壤后要先填湿沙,然后再在上方覆盖干沙,可明显减少水分的流失。如果沙地上的风沙较频繁、风 蚀严重,则最好提前设置一定数量的死沙障带,这样扦插黄沙柳起到的防风固沙作用更佳。一般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扦插后的黄沙柳当年成活率可以达到90%左右,当年高生长量可达到30~80 cm。
  3    参考文献
  [1] 张金红.黄柳造林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6(9):35.
  [2] 马连春,王泽凯.黄柳插条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05(5):22.
  [3] 赵明扬.河北坝上沙地黄柳的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11(20):51.
  [4] 王海东,魏浩亮,郭敬丽,等.五道沟林场沙荒地造林及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7(2):139-144.
  作者简介   陈树海(1965-),男,河北围场人,工程师,从事造林和生态维护等方面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4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