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英媒体关于中国税改报道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英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存在差异,文章以《经济学人》和《中国日报》上的两篇报道为例,分析中英媒体在新闻报道来源,报道角度,内容,报道方式,情感基调和主题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探究在不同文化背景、政治制度下记者新闻报道差异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新闻报道;差异;税改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39-0060-02
  2018年,針对中国的税改,中外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所选取的角度和态度却不尽相同。本文选取了《经济学人》杂志2018年12月1日刊发的((What about representation?Thegovernment is cracking down on tax-dodgers))和《中国日报》2018年12月15日发布的《税制改革迈上攻坚新征程》。以个例为基础,从新闻报道的来源,报道角度、内容、方式、情感基调和主题风格等方面分析中外媒体看待中国税改的差异,以期管中窥豹,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
  1新闻来源比较
  新闻来源,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在一则新闻中,会有很多消息来源,记者会根据报道的角度对消息来源进行选择取舍,从而体现出记者的报道立场。新闻来源所选取的材料分为直接材料和问接材料。分析《经济学人》和《中国日报》的两篇报道,都有间接材料,引述他人的话作为支撑自己论点的论据。《经济学人》中两次引述了Liu Yongli的话,而《中国日报》中通篇基本上都是引述各种人士对税改的看法和观点。从引述者的身份来看,Liu Yongli是一位普通民众,所代表的则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看法,但是文章中却只关注了Mr Liu一个人的声音。而《中国日报》中引述的人物身份更加多样复杂,既有普通老百姓,也有公司财务主管、大学教授、智库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权威人士代表,这些来自专家权威的文字材料,更加具有权威性,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于税改的看法和意见,更加具有代表性也更加全面。《中国日报》是中国官方主流媒体,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可以说是党和国家的发言人,因此在选择消息来源时首选官方权威消息材料。而西方媒体则侧重普通民众的个人观点意见。
  2报道角度和内容比较
  对于同一新闻材料,不同记者选取不同的角度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呈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狭义的新闻角度就是新闻报道中的价值诉求和目标指向。《经济学人》杂志中记者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税改这一政策所作出的理性分析,报道从引述普通民众的话语开篇,引出作者对于这一事实的看法,然后再结合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而《中国日报》的报道则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切身感受着税改带来的影响。在报道内容上也更加正面,选取的人物评价大多是对税改持正面看法。传播者和受众是否处于同一文化环境,是决定受传者能否接受文化输出内容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只有一个,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受众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因此报道角度也不同。没有媒体报道时可以脱离主流意识形态,没有报道不是烙上文化意识的烙印的。
  不同的记者处在不同的国家中,文化语境、接受的教育、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所以在报道相同内容上,所选取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也不同。在中国税改这一问题上,中国记者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看待这一问题,所以能以切身感受谈论这一问题,而西方记者并没有亲身经历。西方媒体报道自诩“扒粪”文,报道内容要针砭时弊,这和他们数百年的文化传统有关,西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反常的,离经叛道的,刺激的新闻才是新闻,即所谓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3报道方式
  外媒在新闻报道时多采用分析式报道,侧重分析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着重揭示事件之下潜藏的原因,《经济学人》中的这篇报道从税改出发,谈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税改的关系,并且表达了对现状的担忧。《中国日报》中的这篇报道属于消息通讯类,通过报道相关人士对税改的看法来展现税改在中国的施行效果。究其原因,跟报道的受众读者息息相关。国内报道的受众是中国普通老百姓,一项政策的制定好坏是由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评价决定的,因此在新闻报道是重要的是要给民众呈现出对这项政策的直观感受。但是国外媒体的职责却是要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成因和未来的走向。
  4情感基调和主题风格
  语言表达奠定了文章整体的感情基调和主题风格。语言的思维的载体,是内在情感的外在表达形式。从中外媒体报道同一事件的用词差异就可以看出其传播的内容,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的不同以及对整个事件的态度差异。《中国日报》中的这篇报道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正面的宣传。从题目上来看“税制改革迈上攻坚新征程”这一题目隐含着税改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且要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从内容上来看,用词也是正面积极,比如“获得感满满”“破坚冰”“尝到甜头”等。这些用词无不给人满满的期待感,让人对税改的未来充满畅想。而《经济学人》从题目开始就从反面着笔,“Thegovernment is cracking down on tax-dodgers”(政府正在严厉打击偷税者),从内容上来看,作者从Mr Liu的话和做法出发,谈到了在税改政策下还是有很多偷税漏税者存在。
  5中外媒体报道差异原因探究
  新闻报道,究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新闻报道和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息息相关。在相同文化背景和同一政治体制下生活的记者由于受到相同文化的熏陶,能够在认知上达到相对一致的意见,但是在不同体制下生活的记者却不能达到完全一致的意见,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尤其是在看待政治事件上,这种差异和矛盾尤为明显,对待一般的社会事件不论何种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的人可能都会触发相同的感受,但是涉及到政治,尤其是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在看待某些政策方针和事件上态度就截然不同了。政治事件本身所包含的阶级性质和相关利益能唤起传播者潜在的意识形态,使报道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中国媒体对中国国内事件的报道多为正面,兼顾不足,塑造的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为人民服务的大国形象,但是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时却并不从政府为人民提供的便民服务出发,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中国社会的不足。这种报道角度的倾向性也就体现了政治意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别。
  中外媒体新闻报道角度和方式的不同还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有关。西方媒体一直秉持着批评和曝光负面新闻,揭露传统,自诩为环境的“瞭望者”和“检测者”,公众的“看门狗”和强权的“制约者”,他们嘹望和检测的是激流险滩,而不是一马平川,试图通过消灭一个个罪恶和问题以及抑制社会权势集团来改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富有担当,承担责任的国家,从个人到国家,都以维护中国形象为己任,有人说过:“如果社会是一艘大船,媒体就是照亮前方的灯塔,指引社会前行的方向。”因此中国媒体是以传播塑造中国正面形象为己任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关乎民生福祉。
  6总结
  新闻媒体是传播思想,塑造社会形象,国家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记者写作是要尊重事实,做到客观全面。在同一种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的记者大多具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新闻报道时关注的角度和采取的报道方式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记者,思维观念中存在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和隔阂,因此在看待同一事件时的思维角度和关注点有时是不一样。国内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关注的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事件,对改革道路上的政策持积极态度,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多呈现正面报道。但是国外媒体看待新闻报道的态度不同,他们认为媒体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的正义,对政府起到“谏臣”的作用,对人民起到“保护神”的作用。所以,在报道中国税改问题上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当下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将这种报道看待是对自己的鞭策,让我们弥补不足,砥砺前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98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