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气象预报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从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当前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气象业务体制改革对气象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要求等方面入手,探讨了现阶段气象预报业务人员适应新形势下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是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丰富的知识和广博的阅历、科学的态度和语言沟通策略。
  关键词    气象预报服务;需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P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19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及时准确地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及应急救险等提供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决策,是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紧紧围绕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要达到这些要求,气象预测预报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在现阶段气象业务体制改革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高质量地做好气象预报业务和服务工作,对气象预报业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提出一些意见,以便更好地开展气象服务。
  1    现状分析
  1.1    需求特点
  目前,数值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逐渐完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气候应用业务不断加强[1]。恩施州已广泛开展农业、水利、电力等领域的气候应用工作,着手风能资源普查、空中水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自2018年1月起,恩施州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取代传统预报业务,实现了8个城镇站点、79个乡镇点、32个关键点1~3 d智能网格预报格点编辑、预报检验和解析应用工作。
  1.1.1    精细化和准确性。从2015—2018年湖北省24 h晴雨预报准确率看,平均达到了88%;恩施山区地形复杂多样,过去4年晴雨预报准确率均为85.5%。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象预报预测精细化和准确性需求迫切[2],需要高精度甚至100%准确性的天气预报决策服务产品。从时空而言,需要未来一定时期定点、定时的预测产品服务[3]。
  1.1.2    专业化和多样化。日常公众发布仅提供24 h、48 h和72 h的天气预报;从空间上来说,已延伸到乡镇,但社会公众和服务用户则需要到村到点的气象服务。人们生产生活对天气预报的要求从气温、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向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和相关灾害或次生灾害的专业领域不断拓展,需要开展农业、林业、水文、交通、地质、环境、航空、旅游、医疗健康、电力等领域针对性的专项气象服务。例如,电力部门冬季需要预测电线积冰的厚度与重量,防汛部门在汛期需要暴雨的强度与危害,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当年冬季道路结冰的区域和持续时间,城市住建部门夏季需要高温天气(37 ℃以上)高发时段和特大暴雨预报等。
  1.2    发展趋势
  随着数值预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无缝隙、精细化、专业化预报预测进一步发展;气象业务平台更加智能化、现代化,预报服务产品全面融入网络化、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工作流程更加科学规范,高质量、高标准和高需求更加凸显[4]。
  1.3    存在的问题
  气象预报预测水平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不高,产品精细化不够,气象业务人员站位不高、开拓创新不足、业务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决策能力和服务策略亟待提高与改进,专家型、复合型高端气象预报服务人才缺乏。
  2    对策
  2.1    责任担当——做好工作之前提
  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是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气象预报服务是很平凡的工作,却蕴藏着非凡的内涵。作为气象预报人员,只有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工作责任感,敢于人先、勇于作为,服务防灾减灾的作用才能得到肯定,良好的部门形象方能树立。2017年5月11日,利川市境内普降暴雨,6 h最大降水量达到103.7 mm,落区主要集中在市区上游凉务乡(简称“5·11”暴雨)。清江河流域利川段洪水猛涨,距防洪警戒线只有约10 cm,情况万分紧急。暴雨发生前后,利川市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预报业务人员和带班领导24 h坚守岗位开展服务工作,及时向利川市党政主要领导报告天气情况、通报雨情和后期天气趋势,并且参加市防汛指挥与调度。气象局分管领导坚守岗位通宵达旦,协助各方有效开展气象应急工作。综合管理科协调应急工作,负责利川新闻网和电视台重大灾害性天气和气象服务过程的信息报道。利川市气象台加强暴雨跟踪监测,负责发布气象预警和专题气象信息工作。
  利川市委書记亲自致电慰问并感谢气象预报业务人员,高度肯定“5·11”气象服务工作的主动、及时、准确,在气象服务总结报告中批示为学习践行“三严三实”的示范典型,要求全市各部门向气象局学习。利川“5·11”暴雨发布气象预警5次、气象短信1万余条、专题气象服务10余份,收到很好的服务效果,彰显了气象工作者敢于担当责任、求真务实的奉献精神。   2.2    学习提升——提高质量之手段
  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的高质量需求,须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对综合素质的高要求。智能网格预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将这种思路应用到项目研发上,科研成果转化效果会更好。无论智能预报如何发展,科研成果落地后,需要人去推动和实现。应创新发展思维,将传统的气象预报服务更多地向应用气象领域拓展。由于地市级气象协助,智慧气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更有现实意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满足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要求,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高质量预报预测产品的需求。
  正确的天气形势判断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料的综合运用和长期工作经验的累积。气象预报人员必须具有深厚的气象学和天气预报理论基础,并充分利用理论知识,结合当时当地的天气气候影响因素,对天气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应当注意不同时次、不同地域资料的关联、时空分布、周边环流影响,最终作出综合判断决策。
  近年来,气象预报人员大多是相关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再学习能力,要求其必须把走上工作岗位当作重新学习的新起点,强化再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同时,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向气象预报人员提出了“再学习、想学习、要学习”的新要求。
  2.3    严谨沉稳——提高效益之保障
  坚毅果断、沉着冷静、科学态度是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在日常工作中,气象预报人员经常会碰到复杂的天气形势,应对不断响起的服务咨询电话,需要在很短的時间内作出正确的预报决策。这时,气象预报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从容有序应对。
  2008年7月3—5日,恩施州中北部出现连续大暴雨,短短的40 h内,恩施州中北局部地区累积雨量逾300 mm,州城部分街道变成“汪洋一片”,在建工程大龙潭水电站洪水暴涨,导致10人失去了宝贵生命,全市进入紧急状态。恩施州气象台预报值班人员连续工作48 h,井然有序为政府和防汛部门应急抢险救灾提供预测服务。当时,气象台值班人员急政府之所急,深知每一次预测都关系着政府领导的决策和举措。
  2.4    科技创新——提高技能之手段
  气象数值预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气象业务领域后,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和大气遥感技术的发展,数值预报无论在其种类、时间长度、准确性、分辨率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气象预报人员,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装备和大数据开展本地化预报模式的研究,熟练运用数值预报产品,业务质量将会大幅度提升。同时,创新发展也是年轻预报人员在提高本地区预报准确率工作中肩负的一份责任。
  2.5    广学博知——提升综合素质之必然
  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是一项融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气象预报人员必须是具有较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见闻、辩证的思维,气象预报服务综合素质才能提高。例如,语文知识是语言、写作的基本工具,对提高气象预报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水平必不可少;理工科知识是气象预报人员开展科研的基础,也可帮助形成缜密思维和定量分析的习惯。
  2.6    语言表述——提高能力水平之法宝
  言语是思想的表达和沟通的桥梁,能否实现用户满意、政府肯定和事半功倍之效果至关重要。2014年10月20—25日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暨第二届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在来凤县举办。20日下午为开幕式,当天县气象台雷达资料显示有很多对流单体在不断生成。经与州气象台会商,19日下午最终预报结论为“20日白天有中雨(12 h)”。下午15:00—18:00降水是否能停仍未知。13:00分析最新气象资料和雷达回波发现15:00—17:00有近2 h的天气间隙。气象台迅速将这一信息向“一会一节”执委会反映。15:00开幕式准时开始,17:00准时结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气象预报服务人员需要经常对不同的灾害天气进行分析评估,对预报成功和失败的个例进行提炼和总结,需要有针对性地撰写各种气象服务材料,语言策略在与服务对象沟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1)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随着新形势下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气象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精准的天气预报和优质的气象服务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
  (2)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广博的阅历。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和不断积累和创新,才能在这一领域中成为优秀的气象预报专家。
  (3)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语言沟通策略。现代气象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体,掌握了巧妙与成熟的语言沟通策略方能突破瓶颈。
  4    参考文献
  [1] 曲淑艳.提高单站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192.
  [2] 隋剑利.内蒙古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3] 陈兴元.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以四川宜宾为例[J].农技服务,2014(12):93.
  [4] 吴元超.河南县级气象预报服务模式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69-1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27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