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技术教师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实验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综合素质的实验技术教师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要举措。基于现代高校实验技术教师所面临的职业现状和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加强实验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过硬、工作积极主动的实验技术教师队伍,以期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实验技术教师;队伍现状;工作重心;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6-017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6.087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当务之急。因此,培养专业学术水平高、实验操作技术强的实验技术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潜力的优秀实验技术教师队伍,是目前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从实验技术教师队伍现状、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实验技术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1 高校实验技术教师队伍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高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实验技术教师岗位的招聘门槛也迅速提升了,从以前的低学历(专科和本科)到现在的高学历(硕士博士)。以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近十年共补充正式编制实验技术人员11人,其中本科学士学历者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者9人,博士研究生学历者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人员学历层次整体提高。但是,根据调查发现,这些高素质的实验技术教师并没有发挥出对实验教学的中坚力量,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相去甚远。探讨其原因,主要体现在:
  1.1 实验技术教师地位低下
  虽然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了,但是对于实验技术教师,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尚未动摇。实验技术教师被认为只是实验教学的辅助人员,在学校根本得不到重视和尊重,比如有含金量的学术报告都没有实验技术教师参加的名额,但是一般与专业知识不挂钩的都是用实验技术人员填场子。这就严重阻碍了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
  1.2 实验技术教师独立授课机会少
  目前,就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专职实验技术教师很多,但都只是单纯的重复着开关实验室门、领取实验动物、准备实验器材,而实验课程的教学还是由理论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师连参与动手实验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参与实验课堂教学。
  1.3 实验技术教师科研无门,压力大
  近年来,引进的实验技术教师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本身具有做科研的潜力和能力,但是,由于实验技术教师队伍都是与各教研室脱离,属于与教研室并排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没有科研平台,没有课题组接纳,使得这些曾经也踌躇满志,想要做科研的实验技术教师的愿望化作泡影。
  1.4 实验技术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尴尬
  职称评定晋升是高校教师最敏感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实验技术职称执行的是实验系列职称,最高仅为副高级别的高级实验师,而没有正高级职称,这种评审制度不仅严重磨灭了实验技术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主动和对职业的发展追求,更是加大了实验技术教师的跳槽外流。
  2 关于加强高校实验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技术教师直接参与和管理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及工作态度等都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水平的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水平[1],是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水平的骨干和核心人才。
  2.1 转变实验技术教师队伍的工作重心,加强独立承担实验课堂教学
  目前,高校中还存在一些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实验技术教师,这些教师在独立承担实验教学中尚存在问题,但是不应该以一带片,让那些新引进的高学历实验技术教师也无独立承担实验教学的机会,只负责看门和打扫卫生。另外,理论课教师人数有限,遇到班级多,专业多的授课时,难免分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中。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精心组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实验技术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实验教师直接参与教学,首先,会要求实验教师充分学习和掌握实验相关的理论、实验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帮助实驗教师学习和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其次,加强对实验技术教师实验技术操作的培训,有助于实验技术教师自身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了解、对实验操作过程的熟悉。这样更有利于实验技术教师在整体把控实验教学,且积极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2.2 积极鼓励参与科研工作,提升专业素质
  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专业实验技术教师,而参与科学研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特别是近几年新进的实验技术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广,具有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学校的制度和管理模式阻碍了实验技术教师投入科研的热情。
  积极鼓励实验技术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在做科研的时候,需要老师阅读国内外较前沿的专业文献,洞察前沿科学,掌握前沿技术,练就创新思维。实验技术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不仅对自身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而且对于学生的培养也十分有利。比如,在平时的实验授课当中,可以贯穿科研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从而推动实验教学发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3 完善培训机制,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高校在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体系,包括岗前培训、学术交流、国内外访学交流等,而实验技术教师基本上没有外出培训和进修的机会[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一批高精良的实验设备被购进,但是由于相应的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造成仪器设备无法高效地投入到实验教学中[3]。
  完善和改进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制订符合高校实验教育教学战略的实验技术教师培训规划,全面提高实验技术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对新入职的实验技术教师制定符合自身的个体性培训模式和内容,比如,采取实习、报告、研讨等形式[2];采取老中青实验教师的传、帮、带模式,对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师进行专业性指导和培训,包括实验准备、教学方法、实验技术、设备维护等。另外,鼓励青年实验技术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和国内外访学等,提高实验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对自身发展的迫切追求。多角度、多方面,帮助实验技术教师提高整体素质,达到全面发展。
  2.4 优化评聘条件,调动工作积极性
  虽然,高校还存在一批学历层次偏低,大多数为专科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但是近年来,实验技术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大幅度提升,实验技术教师的门槛已经提升到全日制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因此,可能之前的职称评聘条件已经不适合这批高学历人才;但是对于45岁以上的老实验教师,他们虽然学历层次偏低,但是他们已经从事实验技术工作二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实验教学的骨干[4]。因此对于这种不同的年龄和学历层次的结构组成,应该优化评聘条件,更加合理的做好评聘工作。
  首先,应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岗位。正高级岗位是目前实验技术队伍层次提高,管理各种高精良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正高级实验岗位,依次激励实验技术教师的职业追求和工作积极性,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专业化建设,拓展实验技术团队的职业发展空间。其次,合理优化实验技术系列的评聘标准。对不具备规定学历,但长期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的业务骨干,评聘条件可重点考查其解决实验技术的实际能力,业务知识工作实绩和管理水平等,对学历的要求可适当放宽[4]。职称评聘不仅与每一位实验技术教师的工资薪金有关,而且与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密切相关,因此,优化评聘条件,适当调整评聘标准,充分调动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潜力。
  3 结束语
  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实验室和一流的实验技术教师。充分发挥实验技术教师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创建“双一流”大学,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重要保障。实验技术教师直接参与和管理整个实验教学,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亮的队伍,必须不断用发展的眼光、前言的技术和创新的思维武装自己,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实验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适当调整评聘标准,增强实验技术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雙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蓝蔚青,陈江华,殷曦敏,等.基于高校实验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调查与对策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5,18(5):6-10.
  [2]胡亚洁,李广华.高校实验教师培训制度与培养机制建设探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4):13-16.
  [3]李佳玮,刘志东,郝存江,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 150-152.
  [4]孙锦鸾.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工作的点滴体会[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9,3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9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