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寓创新型人才培养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迪 裴蓓 董利军

  摘  要:创新型人才不只可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同时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应克服各种制约因素,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评价机制进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学活动  能力培养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150-02
  创新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在当今世界,谁培养出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谁就会赢得未来。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是目前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状分析
  1.1 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教育经历了几轮的建设,与之前相比完善了许多。但在创新领域方面的教育却没有融入课程教学中。也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我们究竟要怎么培养,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培养的人才达到什么程度、什么效果。在高职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仅限于创新创业大赛,定时地举办活动,而并没有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创新内容,将培养目标明确地写入人才培养大纲中。
  1.2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在我国,创新创业课程多数都开设在选修课里,多数的授课教师都是辅导员或从事学管工作的教师,这样的创新教育只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实践的环节。事实上,对于创新教育而言,需要专业教师将其融入到课堂中。而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师没有专门针对创新教育而设定的课程,也就是“双创”课程体系不完善,这也是阻碍创新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 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
  企业要想生存,就需不断的推陈出新。而新的创意,新的技术其根本靠的是创新型人才,没有创新型人才,即便是再有历史,再过辉煌的企业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诺基亚手机。诺基亚是芬兰最有名气的世界品牌,可以说是一代人年少的记忆,然而随着触屏手机的发展,诺基亚逐渐退出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最终被微软收购。这和诺基亚较晚才开始研发触屏手机有直接的关系,从广义上看就是市场已经变了,观念还没有变。诺基亚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无创新、无生存。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有创新型的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
  2.2 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创新大国,像古代的“四大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当下的中国也处于一个创新的新时代,创新使得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飞速发展的科技使得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创新带动科技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产业和产业群,进而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因此说,鼓励大学生创新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更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3 适应知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知识、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以此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积极的角度考虑,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發展了各国生产力。而从消极的角度考虑,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现象更加严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教育应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现是一种具有创造力的行为,人类的认识就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中向前发展的。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无数的科技发明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创新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培养发现问题的学生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个人的成长是从小的时候观察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之后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了对事物的认知开始的,这实际上就是观察和思考。
  创新意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深植于土壤的种子历经风雨后的萌芽,是刻苦学习、训练,经过努力后绽放的花朵。作为教师应利用教学这个最直接的途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作为教师还应该培养具有创造欲望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有创造的欲望,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夯实专业基础。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中首先学习的元件是二极管,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非线性元件,所以很难理解,教师应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做比喻,可以将二极管比喻成单行线,之后分析其特性曲线,让学生找出非线性元件与线性元件的差异。在讲解的同时还应让学生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特性,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最后还要加强作业的练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在课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读书。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在每学期初都应给学生介绍与课程相关的10本左右的书籍。让学生在其中挑选3~5本,在该学期读完并要求写读书笔记期末上交。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大教学内容中需要学生课前调研、课上分析、课后探索类型的内容和作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为其思维的创新、灵感的顿悟打下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创新做好准备。
  在以上所述的基础上作为教师还应该立足于实践,培养有创新力的学生。要知道,实践是培养能力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想知识有创新,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有实践。在这些能力逐渐形成的基础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这为其今后独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各级教育机构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技能竞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都是十分适合锻炼的竞赛项目。在大赛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走向了心仪的工作岗位,完成自己最初的梦想。
  4  创新教育的展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民族,中国人的聪明举世公认。创新,祖先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可清朝的闭关锁国却让我们在近代承受了巨大的屈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即便是近几十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国防却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那不顾我海军警告飞跃我领空的美军侦察机,那以失误为名的“炸馆事件”,那不顾我主权开进钓鱼岛的日本军舰……这都是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疤。我们曾花下重金去购买技术,然而换来的是受制于人。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富,我们还要强。而只有创新才能使科技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使960万km2的土地不再被他国窥视,才能使我泱泱中华不再为技术封锁而恐慌。作为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肩负的使命,也殷切地期许今天在课堂上朗朗读书的孩子明天会成为攻克国家尖端科技的骨干力量;因此我们应尽全力培养出有创新力的学生,愿他们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参考文献
  [1] 戴志勇.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9,7(1):21-23.
  [2] 李文鑫,陈学敏.立足实践着力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7-39.
  [3] 马雅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与能力训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