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程实践培养角度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改革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程实践培养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广泛开展起来,通过不断实践,将所学的教育知识、学科知识转化为一种教学能力。但是在美术课程中,该培养方式却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出现了形式化、实践效果差和开课顺序混乱等问题,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毕业生缺乏良好的教学能力。鉴于上述出现的问题,该文重点论述学前教专业美术课程全程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全程实践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c)-0163-02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开端,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培养教师的计划指导意见中曾提到:培养优秀教师,需要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授课中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完美结合。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关于美术类的课程需要进行探索性创新。
  1  目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美术课开设模式僵化
  全程实践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培养模式有所不同,然而在课程开设上基本是一致的,同时在课程内容和种类上也看不出根本区别。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错觉,对全程实践的认识出现误解。从实际授课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美术课开展较为困难,不能为培养优秀教师提供有利条件。
  1.2 美术课实践指导存在缺位现象
  全程实践的培养模式开创的目的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来保证实践的效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所有的指导需要建立在学科特点上,根据完整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授课体系来进行科学化的指导。
  1.3 学前教育美术课存在形式化教学
  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学前教育中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甚至认为美术课授课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学校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教师很难说清楚,觉得美术课与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没有太大的关系。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全程实践培养成为了培养方案中的一组数字。与此同时,教师对当前的课改认识各不相同,即使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却没有大的变化。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无法起到作用。近1/3的学生认为幼儿园开设的美术类活动没有多大意义。
  2  造成全程实践教学难开展的原因
  2.1 教师对美术课的专业特性研究不深入
  由于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当前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计上基本和艺术类院校开设课程的规律基本一致。虽然社会在进步,教学目标在不断提升,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课程设计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全程实践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不断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学前教育美术课的相关调整,解决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美术课中的内容开设目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实习,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
  2.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全程实践培养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差
  全程实践模式的顺利展开一方面对课程设计要有宽度也要有深度,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课程设计能够符合实际教学。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未有十分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质量标准,全程实践培养还停留在理论上。从我国当前培养计划上看,全程实践培养模式还未成熟,成功实施的很少。很多地方高校只是以作业或者课题的形式展开,学生对其认识比较片面。
  2.3 美术课程的实践存在指导经验不足
  在学前教育中,美术课的课堂上实践的内容寥寥无几,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上,错误地认为实践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习机会。带队的指导教师和幼儿园的指导教师对于美术课实践内容不清楚,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也不到位,他们只是在听课、讲课和书写教案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由于指导教师对美术课的全程实践认识不清,造成了指导体系标准不一,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全程实践的误解,使全程教学实践成为了面子工程。
  3  美术课程改革需在全程实践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进行
  3.1 深入了解全程实践的含义,将实践教学工作做细做实
  在当前,受结果导向的培养模式影响,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需要,提高全程实践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需求,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要求,为培养合格教师提供保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需要注重艺术性和理论性,同时还要保证对幼儿教师的全方位培养。在最新制定的培养方案中,对学前教育教师在有关美术方面教学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同时还要保证授课的循序渐进,所以,根据学生情况,美术课程也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革。在美术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美术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例如,在教授简笔画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去感受简笔画的美。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全程实践教师培养方案,培养教师独特的艺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3.2 对美术课程的研讨要加大力度,根据需要进行课程的调整
  任何培养方案都离不开学校的调研和反复验证。要想培养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必须明确教师培养目标,定期进行研讨培养方案。在美术课程的开设上,需要根据目前的教育现状,对开课顺序进行适应性调整。对学前教育美术教师的培育,一方面要帮助其建立扎实的美术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教授学生一定的教学技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教师所具备的能力,然后再进行相关性学习。
  3.3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重,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指导
  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是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和保障,“双师型”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提高教师质量是各院校需要着重开展的工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如果配有“双师型”教师,一直在他们身边进行相应的指导,特别是在美术课上进行针对性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全程实践培养模式的认识,而且还能很好地使他们适应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实践的质量。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实践课能够使学生掌握课堂節奏,能够使幼儿完全吸收课堂所学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习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规范教案设计,同时对实习生的教学能力进行针对性考察。通过教学指导能够促使学生实现实习目标和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解决的对策,为他们提供优秀教师授课的听课机会。特别是在美术方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对学生的课堂设计、绘画技能等进行一对一辅导。
  4  结语
  随着我国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课程改革不断迈向纵深,全程实践培养模式不断应用于学前教育美术类课程的开设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学前教育美术课开展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王小鹤.全程实践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面临的困境与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5(2):90-91.
  [2] 李明.全程实践及反思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19.
  [3] 王丽君.卓越教师培养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6(32):32-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09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