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促进高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注重学生的社会化和精细化培养,强调多元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贯通途径。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2-0280-02
  高职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在2016年开始设置并招生,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前端/后端)、新媒体运营、移动开发、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重点推进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2]”,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本文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对高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国内的现状
  学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大学是学科构建起来,交叉学科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和围绕渗透, 同时具有跨学科性、创造性、互补性和实用性的新兴学科[3]。在我国,多个高校早已开始并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例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通过搭建开发性的实验室、平台和中心的模式,把理、工、医、生命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开展多学科融合的实践体系;还有像中国科技大学,把多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相关关联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体系上重视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人文素质培养。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加强了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的学习,但是在多学科融合上,存在简单的学科叠加的情况。
  2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高专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与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在学科分类上是明显不同的,电子商务专业属于财经大类,商科专业;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属于电子信息大类,工科专业,是培养电子商务行业的技术型人才。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除了涉及的计算机相关学科,同时也必备电子商务所需的营销和物流知识,以及目前热门的数字媒体和视觉传达技术,这就需要多个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应用,达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学生毕业时能具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网店的运营推广、数据分析、物流与配送、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和运营推广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自2016年开始招生,目前专业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培养目标较为单一,培养方案过于相似性,要么倾向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商务类课程,要么倾向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开发类课程,没有体现专业特色;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缺乏对行业的职业岗位深入调研和企业的参与,导致培养方案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在当前和未来对人才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社会岗位技能的要求。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目前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未能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未能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满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以《Photoshop》课程为例,这是图像处理的基础课程,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设计和影视动画。在计算机类专业中以学习Photoshop工具软件的基本操作为主,在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中,学生不仅仅要具备基本的图像处理能力,还需要有处理网店或平面设计中比较复杂的图像、提升图像的艺术感的能力,具有开发商品主题设计、吸引顾客购物的能力。所以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包含计算机、数字媒体、艺术和电子商务四个学科的内容。为了达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目的,开展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急需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角度,在课程体系上加强各学科间的衔接和融合,对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比较系统、有效的探索,最终确定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深层次地梳理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的自然衔接关系。以珠三角地区的电子商务企业紧缺的主要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决定专业核心课程,确定课程要掌握的技能,制订课程标准,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准确定位目前社会急需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的岗位素质要求,整合多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多学科、跨平台的交叉,在教学内容、课程衔接做到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培养在思维方式上高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3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3.1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2019年4月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调查的387个样本中,发现企业对新媒体、社群方向人才需求较大,占整体的53%;淘宝、天猫等传统运营人才需求仍占50%,营销类岗位需求占32%,美工、视频动画制作等技术性类工作的需求占32%,综合性高级人才占33%,企业物流仓储等供应链人才占16%,产品策划与研发人才占17%[4]。这与2017年的人才调查报告相比,新媒体、社群方向人才需求增长较多,运营人才略有下降,但仍有较大缺口,技术型人才需求两年比价相差不大。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是针对电子商务行业中的技术性岗位,但是技术型岗位又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开展。例如美工这个常见的岗位,与艺术专业的美工的差别在于,电子商务技术的美工更需要以突出商品的特点、营销的亮度、促销的重点开展设计工作,又要符合数字媒体的展示形式。所以在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岗位的技能要求,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在知识体系、课程之间的衔接上,要将多个学科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相应技术型岗位的技能知识。结合《意见稿》中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分析出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以网站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网站运维、网店装修、网络营销、公众平台管理与开发为主。通过对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的分解,得出表1的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和专业对应关系。   3.2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针对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3大学科,计算机科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6个二级学科的具体情况,结合市场调研情况和专业标准的要求,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以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四个方面为主。在课程体系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见图1)。
  公共基础模块的课程是全校公共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系列和数理系列两类课程为主。人文系列课程除了思想政治、外国语言、体育军事等方面的课程外,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数理系列课程主要是高等数学(或经济数学)、計算机基础方面的课程。公共基础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及数字化思维。必修课主要是全校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包含全校通选课和人文素质学分两部分,学生根据职业规划和爱好通过选修课程学习、考取证书、参加职业竞赛等方式取得对应学分。
  专业课程模块内容围绕网站开发工程师、电商网站运维师、网店装修师、网络营销师和公众平台管理与开发五个主要就业岗位设置,并从未来科技、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基础。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五个类别,从专业基础课程开始逐步深入学习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跨学科思维、数据分析能力等,并重视专业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在建设课程体系时,强化专业核心技能和岗位工作任务技能,采用专业选修课开展多元化的课程拓展。课程内容注重单门学科内部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以及在不同学科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专业综合实训模块以实践类课程为主,采用综合实验、主题报告、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融合和技能应用水平;采用各类的科技竞赛,如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省、市、校级的竞赛,开展创新创业的研究和培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对知识的应用和融合。
  4 总结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领域,积极开展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不走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道路。以协同创新的角度,加强资源整合、课程优化、知识技能融合,这也符合2017年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的理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开展专业特色凝练,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多学科融合的教师团队,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2018.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林健.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32-45.
  [4] 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EB/OL].http://www.100ec.cn/zt/18rcbg/.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9.4.
  【通联编辑: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8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