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东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化学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小麦赤霉病在山东地区已由偶发病害转变为常发病害,严重威胁小麦产量和品质。本文从气候变暖、栽培措施、防控意识3个方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在山东地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化学药剂施用种类及防治方法,以期为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化学防治;山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123-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赤霉病广泛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小麦种植区[1],由玉蜀黍赤霉菌引起。被赤霉菌感染的种子会造成小麦籽粒不育、饱满度降低,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毒素,对人、畜健康有极大危害[2]。有研究表明,山东地区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有禾谷镰孢菌、亚洲镰孢菌和燕麦镰孢菌3个致病菌群[3]。高先悦等[4]研究发现,禾谷镰孢菌为山东省小麦赤霉病的优势致病菌。我国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麦区以及东北麦区,近年来,由于秸秆还田、过量播种、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不断在山东地区流行。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近年来,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逐渐增加,由偶发病害转变成常发病害,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4]。当地的种植习惯及农户的防控意识较差也加重了赤霉病的流行。在抗病品种比较匮乏的情况下,适时进行化学防控成为有效减轻赤霉病危害的主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抗病品种的培育推广,探索高效的栽培管理措施,科学推进统防统治,最大程度地减小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
  1    山东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
  1.1    气候因素影响
  赤霉病的流行与小麦抽穗期和扬花期的气候状况有密切关系。最适宜赤霉病菌发育的温度是24~28 ℃,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是8 ℃,最高为32 ℃。在湿度方面,潮湿或者较为潮湿都适合病菌发育。适合子囊孢子和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是20~25 ℃,同时这个温度也会使分生孢子快速生长[5]。1983—2018年,山东地区有4年赤霉病发生情况比较严重,其气候条件都表现为春季升温较快,扬花期降雨偏多[3]。此外,山东地区农户也存在开花期浇水的习惯,田间湿度大,也为赤霉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栽培措施不到位
  山东省小麦主栽品种多数不抗赤霉病,如近年来一些主栽品种良星77、青农2号、济麦22、鲁原502等[6]。在2013—2015年审定的19个小麦品种中,除10个为中感品种外,其余品种都高感赤霉病[7]。此外,山东大部分地区实行秸秆还田耕作制度,使作物残体上积累了大量的赤霉病菌,病原菌大量繁殖,为翌年小麦赤霉病的流行提供了菌源。
  1.3    防控意识不强
  赤霉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通常是在小麦齐穗至初花期喷药。但是,山东地区农户对赤霉病防控意识不强,等发现赤霉病蔓延时,已错过最佳施药时期,防治效果较差。另外,常用杀菌剂容易出现抗性,在用药选择上也多存在盲区,防病积极性不高,影响防治效果[8]。
  2    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
  根据山东地区气候条件,选择花期相对一致、散粉速度比较快的小麦品种,可有效减少赤霉病病害。
  2.1    化学药剂种类
  目前,我国防控赤霉病主要使用的药剂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和吡唑类。陈雪琴等[9]在2013—2017年5年间对39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赤霉病防效试验发现,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可有效抑制小麦赤霉病的扩展与蔓延。此外,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托布津氟环唑等对防治赤霉菌也具有良好效果,且成本较低,低毒或微毒。
  2.2    药剂喷施方法
  对赤霉病的防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喷药时间要控制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以防病原菌侵入到麦穗。当气温高于15 ℃、降雨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时,进行第1次喷药。喷药后如果连续高温多雨,需要在7 d后再次进行喷药。感病品种或扬花期持续时间长的品种也需要进行二次喷药,以提高防效。选择的药剂需要交替使用,以避免赤霉病菌產生抗药性。
  3    参考文献
  [1] 方兴洲.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134-135.
  [2] BAI G H,SHANER G E.Scab of wheat:perspective and control[J].Plant Dis,1994,78:760-766.
  [3] 胡迎春,李伟,陈怀谷,等.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其致病力[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5):954-960.
  [4] 高先悦,高淑敏,刘少杰,等.山东省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群组成及毒素化学型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7,32(增刊1):37-42.
  [5] 郜成杰.浅论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及化学防治方法[J].农家参谋,2019(15):49.
  [6]周长保,董璞,朱德慧,等.不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研究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9):48-49.
  [7] 国栋,杨久涛,于玲雅,等.山东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变化与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7):39-41.
  [8] 陈云,王建强,杨荣明,等.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形势及防控对策[J].植物保护,2017,43(5):11-17.
  [9] 陈雪琴,周丽花,杨海燕,等.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中化学防治药种的筛选[J].上海农业科技,2018(4):11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1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