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花生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花生的生育期特点及花生种植的土、肥、水条件,并总结了适合清河县实际的花生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清河县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生育期特点;土肥水条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01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清河县作物轮作制中占用重要的位置。现根据清河县的生态条件和实际生产情况,总结适合本地的花生栽培技术,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提升花生在农业生产上的效益,以期提高清河县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1    花生的生育期特点
  播种情况、水分多少、温度适宜程度均会对花生生育期产生一定的影响。播种时间的不同可直接导致花生生育期长短的不同。夏播花生与春播花生相比较,具有“三短一快”的生长特点。“一短”是夏花生从播种到始花的时间比春花生短,短15 d左右,因而夏花生苗期营养生长量不足,花芽分化量少。“二短”是夏花生的有效花期比较短,只有15~20 d。“三短”是夏花生的饱果期短,较春花生短约25 d,因而单株饱果数量较少。“一快”是指夏花生的生育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在结荚初期多数叶面积达3以上,具有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清河县适期播种的春花生生育期一般为140~170 d,夏播花生一般为100~115 d。
  2    花生种植的土、肥、水条件
  2.1    花生种植的土壤条件
  一是要求土质疏松。较为疏松、通气良好的土质有利于促进花生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有助于果针入土和荚果发育。二是要求土层深厚。这是保证花生高产、稳产的基本土壤条件[1]。三是要求地力肥沃。花生高产依赖土壤的养分,需肥量不低于一般农作物,花生产量的高低基本取决于土壤肥力水平,只有地力肥沃,花生才有可能获得高产。
  2.2    花生的需肥量
  氮素是花生全生育期中吸收最多的营养元素。缺氮会导致花生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分枝少、果实少而瘪。结荚期中期达到氮的吸收高峰期,到收获时全株70%~80%的氮分配在荚果中。磷素在花生生育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花生的结荚初期到达磷素吸收的高峰期,结荚期吸收的磷素占其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60%以上。花生缺磷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呈暗绿色、茎杆变成紫红色,植株瘦小、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少,花少、荚果发育不好,含油率降低。花生植株中所含的钾量仅次于氮素。与氮、磷相比,钾在生殖器官的分配率较低,荚果成熟时只占全株的50%左右;茎中钾所占的比例高。花生缺钾时茎杆细弱,容易倒伏,下部老叶边缘先开始发黄,逐渐向里扩展,叶脉逐渐失绿。花生属于喜钙性作物,钙元素主要累积在营养器官中,生殖器官中钙的含量虽少,但对荚果和种子的发育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花生荚果缺钙,会使种子的发育受阻,形成果壳肥厚、种子败育或秕瘦的“空果”。
  2.3    花生的需水管理
  花生萌发出苗期消耗的水量虽然不多,但对土壤中的水分要求较高。苗期是花生全生育期中最耐旱的时期,干旱状态解除后能够迅速恢復生长。花生生育中期即开花至结荚期需水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盛花期对水分的需求达到了第1个高峰,而花针期干旱对生育期短的夏花生和早熟品种的影响尤其严重。结荚期对水分缺失反应敏感,是花生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多的时期。花生饱果期的需水量又有所减少。花生的需水量可以概括为“两湿两润”规律,“两湿”是指萌发出苗期和生育中期(花针期+结荚期),“两润”是指苗期和饱果期。
  3    花生栽培技术
  3.1    合理耕作施肥,打好土壤基础
  3.1.1    选择地块,轮作换茬。根据清河县生产条件,选用土质疏松、通气良好、地力肥沃的地块,尽量避免重茬或连作。花生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利于维持地块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平衡;减轻病虫和杂草的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有利于花生产量的增加和花生品质的提升[2-3]。
  3.1.2    适当耕翻,精细整地。加大耕翻深度,一般花生地要深耕20.0~33.3 cm,有利于根系生长良好,侧根数增加,对花生根瘤菌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精耕细耙,垄面平整无坷垃、无根茬,提早整地、起畦,使土壤有一定时间沉实和晒白风化,做到“上松下实”,有利于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出土。
  3.1.3    合理施肥。花生播种前需要培肥地力,多施基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复合肥、氮肥、磷肥、钾肥配合施用。一般地块可施优质有机肥30~45 t/hm2、纯N 60~150 kg/hm2、P2O5 75~165 kg/hm2,钾肥用草木灰或硫酸钾。春播花生所有肥料都作播前基肥施用,而且以深施为主。花生进入结荚期地力不足时,可喷洒1%~2%尿素、0.1%~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3.2    选用高产品种,发挥良种优势
  根据清河县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选用生育期适宜、结荚较为集中的优质、高产、高抗的中熟或中早熟大花生为栽培良种,如花育33等作春播品种、远杂9847等作夏播品种;冀花4号、鲁花11、鲁花14、花育16等疏枝大粒中早熟品种,既适合春播,又适合夏播。
  3.3    适期播种
  选择籽粒整齐饱满、色泽新鲜、无伤残霉变的籽仁留作种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合理晾晒和包衣处理。种子晾晒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增强种子的渗透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包衣处理是指用药剂与种子进行拌种,根据本地常发的花生苗期病害、地下害虫种类选择拌种药剂,拌种时要掌握好药量,拌种后随即播种。
  春花生根据温度决定播种期,当5 cm地温稳定在16~18 ℃时即可播种。清河县春花生一般在4月20日前后播种;夏花生在前茬麦收后抢时早播,力争于6月15日之前播种,最晚不超过6月20日。适宜播深为4~6 cm。
  3.4    合理密植
  花生种植密度取决于地力、播期、品种和株型等因素。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春播宜稀,夏播宜密;中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密枝宜稀,疏枝宜密。清河县春播花生适宜密度一般为10.5万~13.5万穴/hm2,夏播花生适宜密度为15.0万~18.0万穴/hm2。清河县花生的基本种植方式为平地穴播,每穴2粒。行距和穴距可以根据密度调节,行距一般30~50 cm,穴距15~25 cm。
  3.5    加强田间管理
  3.5.1    查苗补种。花生基本出齐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现象立即催芽补种。
  3.5.2    清棵。清棵是將植株幼苗周围的表层土壤扒开,使其子叶直接露出地面的一种田间操作方式。清棵的工作在花生基本出齐苗后即可进行。清棵蹲苗有利于促进花生幼苗第1对侧枝的生长;有利于花生根系的发育,能有效清除根际杂草[4]。
  3.5.3    中耕。在花生生长期间一般中耕3~4次,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清除田间杂草,但注意大批果针入土时不能再进行中耕。目前,化学除草在花生生产中已普遍应用,主要为芽前除草剂,于花生播后出苗前按剂量喷洒地表可有效防除杂草滋生。
  3.5.4    培土。培土是在花生盛花期大批果针入土时进行的一种田间操作。正确进行培土能够有效防止倒伏,缩短果针入土的距离,创造疏松的结果层土壤,有利于果针入土和荚果发育。
  3.5.5    适时灌溉。花生播种前如果地块干旱应先浇水,保证花生足墒播种。为确保花生能够正常开花结实,花针期尤其是在盛花期前后遇干旱缺水时要及时浇水补墒;结荚期是花生果实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期耗水量最多,伏旱年份一定要及时浇水。夏播花生任何时期都不能缺水,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花和大量果针入土这一阶段是花生需水的临界期,缺水干旱时要及时补水灌溉。
  3.5.6    化学调控。肥水充足、花生生长旺盛、有倒伏可能的地块,通过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可用50~100 mg/kg多效唑于花生盛花期后期施用;也可选用甲哌嗡(缩节胺)300 mL/hm2兑水750 kg/hm2在花针期进行叶面喷雾。
  3.6    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障。在花生生长期间,密切观察和关注花生的实际生长情况,要特别注意蛴螬、蝼蛄、地老虎、蚜虫等害虫的危害,加强青枯病、叶斑病、茎腐病、黑霉病等病害的防治。一旦花生有病虫害症状出现,要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治,确保花生能够健壮生长。
  3.7    适期收获与贮藏
  3.7.1    适期收获。花生收获适期应根据荚果形态、气温和后作需要确定。花生成熟可以收获的标志是中下部叶片正常脱落,绝大多数花生果实发育成熟,籽仁种皮呈现粉红色。在不影响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夏花生应该适当推迟收获,以获取较高的产量。清河县适时播种的花生,收获期一般在10月上旬左右。
  3.7.2    安全贮藏。花生新收获时果实中的水分含量通常较高,容易发生霉烂变质,必须将花生果实尽快晒干。花生收获后,将带果实的花生植株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2~3 d,当花生手摇有响声时进行摘果并进一步平摊晒果。当晒到花生荚果能够口咬发脆、种皮用手揉搓容易脱落时即可入库贮藏。花生带壳贮藏通风性较好,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持花生籽仁的色泽和种子生命力,因而荚果带壳贮藏更加安全,特别是留作种用的花生,一定要带壳贮藏,播种前方可脱壳[5]。
  4    参考文献
  [1] 王彩花.花生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12):48.
  [2] 杨军庆,耿建军.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2(3):19-21.
  [3] 徐风,吴利民.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2(19):31-32.
  [4] 蔡志远.花生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13.
  [5] 李颖.延长花生储藏期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9(3):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2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