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未来已来:创新驱动引导时代新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岳苗 付梦思 王海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弗里曼、佩雷兹等新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家对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创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并划分出五次技术革命:18世纪60-70年代,以“斯密顿水车”“珍妮纺纱机”等为标志,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以“瓦特蒸汽机”广泛应用和“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线开通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和铁路时代”;19世纪70年代,以钢铁、电力及重型机械等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到“钢铁和电气时代”;20世纪初,以石油化学、汽车制造为代表开启了“石油与汽车时代”;20世纪60-70年代,以英特尔公司微处理器发布为标志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全方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为鼓励创新,国家相继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国防科工委颁布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在十二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模式,以满足中国经济在转型时期稳定增长的需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针对发展需求,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早在“十五”期间就把创新体系建设纳入了建设纲要,并一直以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完成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颁布实施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加强了集团内部管理,也为科研人员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有科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由于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将会有70%~90%的人失业。“创新”应该是存在于当代青年人身上的时代烙印,也应该是青年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基因。但根据调研,部分航天企业青年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创新需求强烈但落地困难。调研中有超过77.19%的青年人都表示,会将个人目标当作自己创新的内生动力。不少青年员工,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职场新人,具有活跃的思维以及好奇心,往往能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创意,然而却因工作时间有限、缺少资金支持,创新想法很难落地。
  二是缺少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投入。一个创新想法的提出或许不难,但要让想法真正创造出价值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对创新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精神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被认为是创新人才最需要具备的素质,而实际上团队精神、责任感、科技素养等其他素质也不可或缺,所以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全方位进行培养。同时,作为创新思维活跃度最高的年轻人,在企业中往往处于基层岗位,缺少资源分配的话语权,需要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投入和支持。
  三是创新申报困难,削减青年热情。现有的青年可申请创新途径路径比较单一,主要是基金类和竞赛类。基金类的课题总体来讲对课题规格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做出比较全面成熟的方案并经过充分的验证,并有比较庞大的科研团队作支撑。竞赛类课题是对基金类课题很好的补充,但是受限规模等影响往往支撑和扶持力度小,很多项目最后无疾而终。这些创新途径往往限制条件较多,在申请过程中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繁琐的评审程序,评审周期长、效率较低,使得不少创新者疲于应付各种申报程序和重复性工作,大大削减了创新的热情。
  四是创新合作较少,期待跨界。目前现有青年创新平台对创新領域有一定倾向性要求,部分选题领域较偏的课题经常会在竞争中被淘汰。然而通过对部分航天企业青年的调研,发现他们对于基于型号应用的工程创新、前沿技术创新、小改进小发明小创造的小成果创新以及学科交叉创新等不同领域的创新都比较感兴趣,现有的创新平台的单一领域没法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同时,青年创新的研究模式也较为受限,期待打破专业、单位等壁垒的跨界合作。
  青年创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航天科技一院14所作为现代化航天企业,专业涵盖多个技术领域,承载着巩固国防基石、捍卫祖国安全的神圣使命,在再入飞行器总体等多个工程领域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与水平。近年来,随着经济新常态影响的日益显著,14所根据所内实情,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所内青年勇于创新、大胆创业、争做创客,将青年创新工作落到实处。
  搭建多元平台,满足青年多层次创新需求。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感召之下,14所搭建起多个青年创新平台,以满足青年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创新需求。所团委积极开展“鸣镝青年创新汇”活动,搭建起包括“鸣镝青年创客工场”“科技沙龙”“五小成果”等在内的创新平台,鼓励、吸引更多的青年朋友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
  其中,鸣镝青年创客工场定位于创新创业平台,设立“鸣镝青年创新基金”,每年列支40万元用于支持所青年员工围绕国防科技、航天前沿技术及其应用、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流程优化等领域开展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基础性研究,鼓励青年创新人才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
  “科技沙龙”“五小成果”等平台则是服务于青年创新成果转化,将青年员工在工作中的小发明、小果运用于生产实际中,力争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前瞻性的颠覆性研究,还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小发明、小改进,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孵化平台。
  打造“创新硅谷”,提供创新全维保障。对于青年创新工作而言,有效的共享平台与积极的共享理念尤为重要。14所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将思想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相统一,在所内充分营造创新氛围,打造出一片属于青年创客的“创新硅谷”。
  在青年创新上,14所经常运用“头脑风暴”法实现思想上的共享,以更快更好地解决实际中的难题。在所内建立起8个创意空间,形成“创新硅谷”效应。这些创意空间从格局、理念、文化的创意上各具创新文化特色,能让人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创意空间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使用,这种资源上的共享为青年员工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为更好培养创新人才,14所还特别选拔各岗位上的优秀青年参与“鸣镝特别助理”的人才交流项目中,加强岗位、专业上的互学共进,为创新思维的碰撞、创新点子的频发提供了人才保障。   实施多维“跨界”,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在青年创新工作中,“跨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和管理人才是企业必备的两类人才,这两类人才在学科知识上各具特点。14所突破专业界限,尝试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联合起来,以求打造复合型人才。员工担任型号总体设计师的同时还兼任该型号的项目管理人,相对于单纯的项目管理人更了解项目特点,可以与其他设计人员无障碍交流,能够更好的掌控整个型号的研制周期。另一方面,业务领域的跨界也在为所内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发挥作用。近年来,通过“鸣镝青年创客工场”等平台,全所提出近百个青年创意点子,经过评审1/3的项目得到了支持与孵化,并逐步得以应用和推广,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着眼创新谋划未来
  首先,完善青年创新体系,激励青年大胆创新。在现有的青年创新平台的基础上,14所整合资源形成青年创新的完整体系,互相补充,使其系统化、常态化。同时减少对项目成员的相关限制,简化中间评审流程,对关键节点和和新成果进行把控,减少青年创新的束缚感。通过与高校等科研机构联合,聘请相关技术专家对青年创新项目进行指导,使青年在整个创新体系下能更加自如地参与其中,学习到新东西,为航天事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制定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是解决青年创新缺失的重要措施,通过一系列创新激励措施和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青年的创新热情。
  其次,塑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创新领军人才。为了将创新常态化,定期开展头脑风暴、创新沙龙等较为轻松的创新活动,青年将自己的创意和大家共同探讨,在讨论中验证可能性,并可以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创新伙伴。同时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类似创新成果展、经验分享会这样的宣传分享活动,青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共享创新的文化氛围。
  创新人才,尤其是创新领军型人才对创新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结合现有的青年创新平台,进行科研技术痛点征集,悬赏解决方案,或者采取类似职业经理人的方式,选拔内部有干劲的创新青年,公开竞聘团队负责人,在相关专家指导下进行方案论证,结合创新平台进行评审。同时对接应用市场,发动企业内部的人力、法律等相關管理人员,将创新与管理结合,推进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建设。通过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造就一支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引领航天技术的新发展。
  再次,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永葆青年创新活力。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改进技术方案,提升工作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将成果转化作为青年创新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将有助于改变以往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加快创新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当然,一切创新的源泉还是青年本身,创新不是天马行空,而是需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青年作为企业创新力量的生力军需要在创新文化氛围塑造中发挥冲锋者和排头兵的作用,学会走出舒适区,破除壁垒、大胆试错,在合作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永葆创新活力。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14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1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