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8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早熟组(运城点)区域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按照《2018年国家棉花试验实施方案》的试验要求,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开展了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1602的皮棉产量较对照中棉所50号增产极显著,可以在山西省运城市进一步示范种植。
  关键词    棉花;品种;早熟;黄河流域;2018年
  中图分类号    S56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03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1]。品种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及抗逆性等性状具有决定性作用,培育丰产、优质、抗病抗逆的棉花新品种,是棉花育种的重要方向[2]。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中间性试验,是品种审定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为棉花新品种的审定、发放、布局及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3]。运城市作为山西省南部棉花的主产区,自2015年以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连续承担黄河流域棉区早熟组国家试验,为筛选出适合的早熟棉花品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南城办银张村,地理坐标为北纬111°00′24″,东经34°57′12″,土壤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棉花。
  1.2    试验材料
  参试材料共计11份,各品种来源及供种单位见表1。为了保证试验的公平及公正,区试主持单位采取了密码编号进行试验。
  1.3    试验设计
  按照《2018年国家棉花试验实施方案》的试验要求,试验共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中棉所50号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4-5],小区面积20 m2,行长10 m,平均行距50 cm,4行區,株距20.8 cm,密度9.6万株/hm2。
  1.4    试验实施
  5月28日播种,人工开沟点播,播后浇水。播前施底肥复合肥(15-15-15)450 kg/hm2,8月3日追肥复合肥300 kg/hm2。试验品种在整个生育期内不拨芽整枝,中耕除草4次,浇水5次,病虫害防治6次,化控3次,7月27日打顶,收花期10月5日截止,计产期10月15日[6]。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株高在48~53 cm之间,第一果枝节位在3.4~3.8节,单株果枝数6.0~9.7台,单株铃数6.0~8.7个,单铃重在4.8 g左右,符合黄河流域棉区早熟组高密度种植的株型要求,但参加品种的各项性状指标变幅较大。
  2.2    产量
  由表3可以看出,11个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差异较大,最高的1 191.97 kg/hm2,最低的970.59 kg/hm2,对照中棉所50号(CK)位列第6位。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只有中棉所1602和鲁棉532这2个品种皮棉产量较对照品种中棉所50号增产显著,其中中棉所1602皮棉产量居第1位;5个品种皮棉较对照中棉所50号(CK)减产极显著,分别为鲁棉541、鲁棉243、德棉15号、邯853和中棉EB001。中棉EB003的衣分最高,为39.4%,所有参试品种霜前花率均为100%。由此可见,鲁棉541、鲁棉243、德棉15号、邯853和中棉EB001皮棉产量较对照中棉所50号较低,差异极显著,不适宜在运城点种植。
  3    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1602皮棉产量最高,居所有参试品种第1位,株高中等,单铃重最重,衣分较高(第3名),适宜运城市示范种植。中棉EB003、鲁棉532、徐棉608和邯903皮棉产量均较对照增产,也可在运城市示范种植。
  4    参考文献
  [1] IQBAL M J,REDDY O U K,EL-ZIK K M,et al.A genetic bottleneckin the ‘evolution under domestication’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examined using DNA fingerprinting[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1,103(4):547-554.
  [2] 付小琼,龙腾芳,刘晓峰,等.河南省棉花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及分区探讨[J].棉花学报,2004,16(3):142-146.
  [3] 梁新棉,刘玉平.河北省优质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6,10(1):52-53.
  [4] 高冰可,谢国强,薛中立,等.4个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在九江地区的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47-48.
  [5] 张鹏,赵香娜,李记臣.邢台地区棉花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9(7):49.
  [6] 赵文团,韩俊伟,张旺锋.库尔勒垦区机采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9,42(4):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