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飞跃发展,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理想的实际应用效果,博物馆展示便是其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博物馆应用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现状。在深入探讨移动增强现实应用体系框架的同时,论述了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创新发展,望对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的相关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移动增强现实;博物馆;数字展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60.7;TP391.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5.049
  0 引言
  博物馆展示技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何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强化博物馆数字展示效果,一直以来便是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通过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则可有效提升博物馆实际展示效果,丰富博物馆藏品与展品的内涵与韵味。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博物馆应用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重要性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宝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文化与精神的汇聚与融合。在传统博物馆藏品展品展示中,尽管种类丰富、品类众多,但更多地局限在浏览观看的层面,若要进行深层次了解与品位,则要依赖于讲解员的讲解,方法相对单一,过程相对简单,信息量相对较少。通过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将虚拟数据与现实环境进行充分叠加,通过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丰富博物馆藏品展品的表現形式,虚实结合,使用户得以更为直观形象、客观准确地感知藏品展品的内在魅力,实现情景再现,将传统被动的感官参观方式向着主动性、探索性、品味性、互动性的参观方式转变,对于优化参观效果,强化博物馆藏品展品展示价值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1]。
  2 移动增强现实在数字博物馆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移动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衍生而来的新兴技术方法。在博物馆应用中,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可丰富藏品展品展示效果,通过虚拟和现实的充分叠加,使展示效果立体化、形象化,增强参观者的感官体验。当前,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优化博物馆数字展示效果的重要手段[2]。
  2.1 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立足于计算机技术,将相对虚拟的画面与图像进行充分融合,在现实情景中营造立体形象画面,优化感官体验,促进现实技术与虚拟技术的高度融合。当前,现代化技术方法发展迅速,移动虚拟技术创新不断,为博物馆数字展示提供了更为可靠而稳定的技术手段,并在相关实践中取得了理想应用效果。具体而言,增强现实技术可细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时交互。通过实时交互,可将某一特定展现点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与环境进行扩展转移,参观者不再单纯地面对屏幕进行交流,而是将自身融于所营造出的虚拟结合的空间与对象中,成为该空间与对象的一个组成要素。二是虚实结合。通过虚实结合,将显示器屏幕扩展到真实环境,以现实对象为载体,实现计算机窗口与图标的重叠映现,并可进行必要指令操作,同时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调整参观角度及方法,实现全景再现[3]。
  2.2 Wi-Fi定位技术
  当前,Wi-fi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是人们开展网络交流与数据信息获取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要素之一。在Wi-fi定位技术应用中,通过传播定位、指纹定位等不同方法,利用移动端对特定参考点进行定位分析,在精准处理相应指令与型号的基础上,获取目标位置。通过Wi-Fi定位技术的应用,参观者突破了传统参观模式的束缚,享受到更为便捷和舒适的导览服务,通过打开移动终端的定位系统,根据参观路线的即时变化,对藏品展品信息进行定位,进行信息交流,使参观者可更为生动形象地了解藏品展品的客观历史背景信息。
  2.3 跟踪注册原理技术
  针对特定目标物体,将相对虚拟的信息融入到现实环境中来,全面体现目标物体的预期状态。在现实场景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构建虚拟物体与现实场景的相互映射关系,将跟踪注册采集到的相关模式投射到现实场景中,并对目标物体的关键特征点进行相应校验,提高映射精准度[4]。
  3 移动增强现实应用的体系框架
  3.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博物馆数字展示过程中,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可细化分为移动终端、线路导航、藏品展品信息标识等。移动终端是进行特定网络数据信息通讯的关键工具,可接受与发出相应指令与信号,并进行准确定位,感知路线方向,使参观者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获取相应的展示信息。在部分特定场景中,将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加工与处理,将实物、场景、虚拟现实等进行重合展示,为参观者营造优良的感官效果,并可进行动态化、真实化的交流互动。
  3.2 系统架构设计
  为充分满足参观者个性化、差异化的游览参观需求,可将系统架构细化分解为移动智能终端、远程服务端、藏品展品数据端等多个不同层次。远程服务端可对特定信息进行定位、校验、识别,实现对藏品展品程序及客观现实图像的辨识,并将藏品展品信息展示在移动终端上。在移动智能终端的作用下,其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可第一时间传递到后台服务器,缩短中转与等待时间,实现更为直接的数据信息交流与互动,满足参观者自身不同需求[5]。
  3.3 视频采集模块
  视频采集模块主要承担图像获取、动态取景等功能,需要用户进行必要的设置,实现不同端口之间的视频\图像数据信息截取。无论是当前相对流行的安卓系统,还是相对单一的iOS系统,视频采集模块均具有良好的适配性能。   3.4 定位模块
  定位模块功能实现的关键在于通过定位传感器实现位置确认,准确判断参观者与藏品展品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为后续相关图像映射的形成提供便利,同时可将相应无用数据信息进行过滤清除,提高虚拟现实的匹配性。
  4 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创新发展
  从本世纪初期阶段开始,虚拟现实技术便得到了实践应用,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用户仅可通过一部手机便可在进行虚拟互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极为广泛,并衍生出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当前,移动增强现实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谷歌眼镜等载体与产品的陆续出现使移动增强现实的应用效果更为优化及突出,呈现出快速商业化的发展态势。可以预见,在未来博物馆数字展示中,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程度将会越来越深,在技术层面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形态出现,也将会有更多的参观者投入到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中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获取藏品展品展示信息,享受到更为主观、清晰、形象的互动体验。
  5 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优势特征决定了其在博物馆数字展示中的应用地位。对此,相关人员要密切结合博物馆管理实际,从数字化展示的客观需求出发,充分遵循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发展规律,创新思维模式,优化应用流程,强化应用效果,为推动博物馆管理及藏品展品展示始终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要效率的方向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田蕊,龚惠玲,陈朝晖,杨琳.基于移动技术的国外博物馆新型传播模式对图书馆服務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7(05):189-192.
  [2]付跃安,申继平,师丹青.移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39,59(3):304-309.
  [3]李晓娟,任思琪,黄国彬.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案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59(11):273-277.
  [4]刘奇扉,王姗姗,方向明.新技术助力美国图书馆创新服务——2013年美国图书馆新技术应用案例介绍[J].情报探索,2018,(7):114-116,120.
  [5]李烨,杨敏,李玉兰,陈刚.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虚拟电子书研究[J].软件导刊,2018,12(1):112-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1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