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发展程度与生态密切相关。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总结了林业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准备、苗圃选择、种苗培育和后期管理等,以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林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編号 1007-5739(2020)09-015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林木种苗培育是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培育出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优质林木种苗,必须要提高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近些年,由于我国林业现在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林木的要求由注重数量转为兼具数量与质量的过渡阶段,因而林木种苗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我国在林业建设中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从事种苗生产的人员及单位数量也逐渐增加,以满足市场对林木种苗不断增加的需求。现将林业种苗的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 种子准备
1.1 种子采集
采集种子是造林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母树、测定种子产量、确定采种时间等。林木育苗的种子要求品质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可以结合各地具体的气候、土壤特点等合理选择。对于不同的气候地区,要采集当地优势树种种子,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生态林、经济林和用材林的现状,合理地从各种类型的树木上采集种子[1]。
1.2 种子加工
种子采集后及时进行加工与储存。加工方法因种子类型不同(包括球果类、肉质果类、干果类等)而不同,处理时要充分晾晒,确保种子含水量达到安全储藏的要求。储藏过程中要求做好防潮、防虫鼠等工作。如果选择非本地树种进行育苗,要求其一定要适合育苗地当地的气候等条件。运输过程中要结合种子品种特性创造适合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2 苗圃选择
一是坡度条件。林木育苗的圃地坡度不宜过大,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影响育苗的效果[2]。二是风力条件。林木育苗圃地选择尽量避开有较强风力的地块,如果在风力大的圃地育苗,则苗木容易遭受大风的威胁。因此,要避开风力大的位置,以东南坡向的地块为佳。三是交通条件。圃地可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以便于苗木的运输,可以减少运输时间以及对苗木的损伤。四是土壤条件。土壤的质地、结构等会影响土壤中养分含量、含水量以及透气性,进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木育苗的效果,一般林木育苗地的圃地要求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与透水性,温度以及水热条件较好,微生物丰富,土质以轻黏壤土、砂壤土为最佳[3]。五是水源条件。育苗地的水源要充足,以便于灌水,可以选择水库、河流等水源地的附近。
3 种苗培育
3.1 播种育苗
将提前精选、处理的种子播在准备好的圃地,进行科学管理,促使种子尽快发芽与生长。林木生长阶段可分为出苗、幼苗、速生等不同阶段。播种前,切记种子要经过精心选择。播种前进行种子的消毒,以降低苗期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3.2 无性繁殖育苗
有的树种播种育苗年限久、成本高,为了降低后代遗传变异的几率、最大可能地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可采取营养器官无性繁殖的方法育苗。对于一些品质佳、遗传力强的乔、灌类树木,可采取无性繁殖的方法,如压条、嫁接、埋条等,不同树木类型适合的营养繁殖技术有所差异,可以根据树种进行选择。例如,大扁杏、苹果等树种以嫁接为宜;新疆杨等有较多垂枝的树种以插条为宜。一般嫁接的最佳时间在春、秋季,嫁接繁殖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砧木提高苗木的抗性、促进早结果,也可以使接穗的优良性状得以保存下来。
4 后期管理
一是施肥。随着苗木的生长,土壤的肥力水平逐渐降低,因而要求及时补充养分,为种苗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施肥时要结合苗木类型、土壤肥力情况确定具体的施肥类型、施肥量及时间等[4]。二是浇水。种苗快速生长时要求有足够的水分,因而要在追肥的基础上合理灌水。林木种苗的培育阶段一般浇水6次左右,8月后停止浇水,为苗木的木质化提供条件。三是松土。浇水的同时进行松土,有较好增加土壤温度的作用,可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注意松土时不能损伤种苗,以免对其成活率产生影响。四是病虫草害防治。夏季苗圃中各种病虫害发生程度较重,要加强防治,避免病虫害的扩散蔓延。病虫草害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尽量在害虫1~2龄时施药防治。播种后21 d左右种子发芽,同时也会出现很多杂草,因而要做好草害的防除工作,除草地方与苗木之间保持3~5 cm的距离,防止损伤幼苗,导致苗木死亡。幼苗时期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当苗木高度达到30 cm左右时,可以喷施除草剂进行除草。
5 参考文献
[1] 杨云凤.浅谈林木种苗培育技术以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5(6):95.
[2] 孙进香,熊艳静.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新农村,2017(26):172.
[3] 肖汉英.浅谈现代林业营林方法与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4(16):140.
[4] 吕文辉.浅谈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4(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19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