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蜚蠊目RNA干扰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蜚蠊目昆虫的一些成员是世界公认的害虫,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健康,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可以减少蜚蠊目昆虫的数量以及疾病的传播。RNA干扰是外源性或内源性双链RNA经过Dicer酶加工处理为小干扰RNA(siRNA)与标靶基因结合,使相应标靶基因沉默的现象,从而阻止某一基因功能在细胞或整体水平上的表达,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等优势。RNAi技术作为研究基因功能的研究工具被广泛运用,并显示出开发新型有害生物管理策略的巨大潜力。近年来,此技术已被广泛成功应用于多种昆虫中,目前为止,只有较少文献关于蜚蠊目昆虫RNAi的报道。本文综述了RNAi在蜚蠊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蜚蠊目;基因;RNA干扰;双链RNA;研究进展
  0 前言
  蜚蠊俗称蟑螂,属于昆虫纲(Insecta)、蜚蠊目(Blattaria),其中一些种类在医学与经济方面有巨大的危害性,它是世界性卫生害虫,包括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东方蟑螂(Blatta orientalis)、德国小蠊(Blattaria germanica),能够机械性传播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沙门杆菌、变形杆菌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是人类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其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可能会带有过敏原,从而引起过敏性疾病的发生[1]。
  1 RNAi抑制蜚蠊产卵及疾病的传播
  作为世界公认的卫生性害虫之一的蜚蠊[1],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蜚蠊类害虫具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導致其种群数量庞大,而且粪便中携带七种过敏原[8],直接暴露与人类的接触,增加人类发病率。因此,利用RNAi是一种有效控制蜚蠊数量及疾病传播的方法。有实验研究表明,蜚蠊粪便中含有过敏原且是蜚蠊体内的Blag 1蛋白起作用[8],通过注射dsRNA抑制蜚蠊体内Blag 1 mRNA的表达,使蜚蠊消化能力下降,排便较少。经检测,注射dsRNA的蜚蠊Blag 1 蛋白的含量远远低于对照组的Blag 1 蛋白的含量,且在第6天后,未注射的蜚蠊Blag 1 蛋白的含量将近注射dsRNA的蜚蠊的9倍[8],注射dsRNA减少了过敏原的排出,从而降低了与人类接触的几率,从而降低人类发病率。注射dsRNA还会影响蜚蠊体内保幼激素的合成量,从而影响蜚蠊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卵黄细胞的成熟。注射dsOKs(Double-stranded Orcokinins)会降低OK(Orcokinin)基因mRNA的表达,影响卵母细胞的生长[9],降低了雌性蜚蠊受精成功率,从而减少蜚蠊的出生率。总的来说,利用RNAi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蜚蠊种群数量和疾病的传播,特别是过敏原的传播。
  2 dsRNA导入蜚蠊体内的方法
  目前,对昆虫的然RNAi技术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将dsRNA导入昆虫体内普遍使用的方法有注射法和喂食法两种。
  注射法:将体外合成的dsRNA通过微量注射器注射到昆虫体内,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导入方法。Kennerdell和Carthew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dsRNA注入果蝇胚胎中,实现了用RNAi技术对昆虫基因功能的研究。继 RNAi技术在果蝇的成功应用之后,通过人工介导的方式引入dsRNA昆虫体内,产生缺陷型个体来研究基因的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昆虫学家应用[5]。采用RNAi技术注射dsRNA,抑制蜚蠊目昆虫相应标靶基因的表达。利用注射的方式向蜚蠊目昆虫体内导入dsRNA,注射位置通常在第三腹节和第四腹节之间[8],据其他文献报道,小蠊的头部和胸部也可以注射,但只有腹部注射效果最好[9],原因是注射头部,头部神经比较多,容易造成死亡,成功率不高,注射胸部,肌肉过多,不易注射。注射需控制注射量,加入注射量过少,干扰效果不明显,随着注射量的增加一定量之前,干扰效果会更加明显[8],但超过一定量后,会致死小蠊。但是RNAi产生显著干扰效果持续时间不长,在一段时间后抑制效果会减弱甚至消失一般在6天或12天[10]。由于德国小蠊血液中含有的少量能够降解dsRNA的物质[10],因此,为了注射的dsRNA作用效果更好,采用脂质体将其包裹,注射进入血液循环,更加容易与标靶细胞结合。由于注射法的适用范围较为限制,只能在实验室使用,从而可以采用另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方法-喂食法。
  喂食法:根据昆虫都具有取食的行为特点,科学家使用喂食dsRNA将其导入昆虫体内。喂食dsRNA操作简单方便,容易实现,且对昆虫损失小[6],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运用范围较广且比较普遍适用的一种dsRNA导入方法。通过将dsRNA从小蠊口器中进入食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sRNA进入细胞。对昆虫的相关研究表明,dsRNA的摄取与网格蛋白依赖性内吞作用和巨胞吞作用有关[3]。细胞摄取 dsRNA的机制为系统性RNA干扰缺陷型2(systemic RNA interference defective 2,Sid2)的肠腔内跨膜蛋白的被动转运,在其中它充当昆虫中摄入的 dsRNA的内吞受体,进入细胞后,细胞通过网格蛋白依赖性和其他内吞途径摄取的 dsRNA通过内体转运到这些细胞质位点,将喂食的dsRNA转化为 siRNA[3],让siRNA与标靶基因接触,使相应的mRNA沉默。但是由于小蠊中肠中存在能够分解dsRNA的液体[10](以下简称中肠液),对刚进入食道内的dsRNA及食物一道进行分解,很难让其进入细胞发挥作用,因此采用一种能够抗中肠液分解物质-脂质体将其包裹,其进入食道,避免被分解,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从而发挥作用,使mRNA沉默[10]。喂食裸露的和有脂质体包裹的dsRNA,经定量PCR检测,喂食脂质体包裹的dsRNA有比较高的表达,而喂食裸露的dsRNA几乎完全被降解[10]。
  3 结语和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NAi技术已不再普遍适用,给昆虫学家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外源性RNA片段体内转染效率低下,dsRNA在昆虫体内不稳定,发挥作用时间短、易降解,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将dsRNA投入自然中來控制蜚蠊的数目及其他功能。在这个方向上,仍需要努力探索,早日找出适用且经济的方法来控制蜚蠊种群数量。
  参考文献
  [1]牛东娟.德国小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鉴定与组织表达谱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6.
  [2]Suazo A, Gore C, Schal C. RNA interference-mediated knock-down of Bla g 1 in the German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 L., implicates this allergen-encoding gene in digestion and nutrient absorption[J].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2009, 18(6): 727-736.
  [3]Sheila O, Xavier B, L M J. Orcokinins contribute to the regulation of vitellogenin transcription in the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J].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2015, 82.
  [4]杨中侠,文礼章,吴青君,等. RNAi技术在昆虫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昆虫学报. 2008(10): 1077-1082.
  [5]Lin Y, Huang J, Liu Y, et al. Oral delivery of dsRNA lipoplexes to German cockroach protects dsRNA from degradation and induces RNAi response[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7, 73(5): 960-966.
  [6]王聪,蔡普默,张琪文,等. RNAi技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 38(06): 22-29.
  [7]Zhu K Y, Palli S R. Mechanisms,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of Insect RNA Interference[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2020, 65(1): 293-3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0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