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冶金企业的经济效益。自动化控制应用中,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效率都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提升冶金企业的电力供应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原理,并且结合自动化控制应用的现状,提出应用措施,对自动化控制的趋势进行探究。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如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在配电系统中应用可以提升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应用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数据分析的精确性,改善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使得冶金企业的电力供配电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为企业提供充分的电力资源,促进冶金企业长远发展。
  1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原理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改善电气设备的运行效果,为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高质量的保障。在相关技术落实环节,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为电力设备运转提供良好的环境。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应用中,应该充分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征,从而在设备运行中及时地获取数据,为设备运行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技术协调的方式提升冶金企业设备运行效率,改善电力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冶金企业长远发展。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应该将馈线用户变电站等进行统筹分析,才能确保整体的电力运行环境处于稳定的状态下,防止各类设备在特殊的运行环境中受到影响。
  在进行变电站监控中,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可以提升信号传导能力,为后续的自动化管理提供便利,通过搭建自动化管理平台的方式,提升环境的稳定性,使变电站的管理环境更加完善。站在管理的角度分析,采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建立有序的层次关系,通过线路模块儿化管理为电力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技术实施环节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环境中,实现设备可持续运行,为冶金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电力动力支持。
  2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功能
  2.1 上位机层
  上位机层的作用在于对冶金企业各类设备的测量,实现设备运行的管理和控制。上位机层主要由一台通信服务器和两台操作员工作站构成。每两台设备之间都有一台设备作为备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当故障发生时可以互相切换,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提到数据传输的作用,将上位机层产生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单元中,采用计算机设备作为存储数据的工具。结合客户的需求,网络层可以采用以太网和双以太网,从而有巨大的容量存储。大量的数据网络的通讯中,可以采用屏蔽双绞线和光纤作为介质。系统的网络结构可以结合以太网和双以太网的方式,单以太网可以确保数据高效传输,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系统的各项功能也能实现扩展,单以太网的接口比较简单,而且通用性强,在调试和安装上非常便捷。系统采用单以太网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中小型的冶金企业中可以采用单以太网。双以太网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借助两个网络存储信息,从而有效提升了网络信息传输的质量。然而由于使用两个网络,因此其成本也增加,在平时的运行中设备产生数据后,可以在两个网络上传递实现信息共享,当其中一个网络发生故障后,系统会将设备的信息数据传输到另外一个正常的网络上。这样就可以保障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双以太网模式一般应用在大中型的冶金企业中。
  2.3 现地层
  电力供配电系统中的现地层连接自动控制系统,现地层中分成不同的模块,各个模块中的功能存在差异,主要采用PLC设备,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等,将不同的控制对象分散开来,从而采用PLC设备收集各个设备中的数据,实现协议转换。现地层实现了整个系统运行中大量数据的收集,将信息采集传输到存储系统中。现地层的功能主要是对冶金企业的各类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完善各类预警机制,及时的发现故障。当上位机层与网络层存在故障时,现地层仍然可以独立的完成自己的控制任务。现地层在各个控制单元之间也实现了绝对的独立性,一个设备出现故障并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
  3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现状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在运行中,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其中,可以整体的把控电力运行环境,全面地收集数据,有效地降低设备的耗损,提升冶金企業电力应用效率。在技术落实环节中,采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可以结合用户的需求,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在设备功能不断完善的今天,冶金企业不断改革自身的设备性能,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可以及时收集各类参数,对设备进行调试,提升设备的运行质量,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设备进行调控工作,使设备平稳运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设备的条件要求非常高,如果设备的性能不能达到要求,就会对设备产生耗损,甚至降低了设备的寿命。我国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中还不够深入,导致这项技术在应用中出现一定的问题,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冶金企业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中,也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负荷。
  4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升电力总配系统的运行效率,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改善。因此电力供配系统应用中应该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有效地节省维修时间,节约了维修成本。
  4.1 冶金企业电气部分
  4.1.1 接入系统方式
  冶金企业的设备一般都采用电压为1000伏的设备,结合双回路供电的方式。   4.1.2 设备主接线
  采用1000伏进线的方式。
  4.2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的控制
  4.2.1 设备的监控方式
  企业在电力供配电系统监控中,结合少人值守的方式,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主控制和单元层控制。主控层主要有两台计算机组成,采用以太网作为媒介,并且交换机和打印机作为辅助设备,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控制。设备运行中记录数据,完成生产管理,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升设备使用的便利性,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实现数据通信。打印机主要是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及时汇总,并且打印出来。
  4.2.2 微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及配置
  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中,应该结合微机监控系统,提升监控的可靠度,微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应该提升冗余度,确保监控具有实时性,具备有效的抗干扰能力。通过人机接口的设计,提升监控的便利性,也便于以后扩充各类硬件产品。
  4.2.3 计算机监控系统
  在电力供配电系统应用中,应该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确保电力供配电系统中的各类设备可以平稳的运行。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对冶金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自动化收集,并且处理、获取实时的数据,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画面展示的方式,将设备运行的情况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将数据制成表格打印出来,方便各类信息的存储。计算机监控系统也实现了安全监视效果,设备在运行状态或者是参数发生变化时,计算机系统可以及时的报警,并且提供真实的记录。监视系统可以对事件的顺序进行记录,及时进行故障报警,对设备的操作记录完成,改善事故查询效果,并且实现了远程诊断。冶金企业设备在运行中,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设备的指令操作控制。设备操作人员通过鼠标和键盘以及人机对话的方式就可以实现设备的操作。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及时以画面的形式展示设备运行的方式,图形非常直观,采用友好的人机界面形式。方便工作人员实时的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4.2.4 设备测量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中所有的设备都要采用计算机监控的方式,电机馈线采用数字式电流表,实现电流的及时测量。电机馈线柜是有数字化的功能表,可以及时显示设备的电压。
  4.2.5 二次接线
  冶金企业的电力供配电系统应该设计电流电压互感器,完成配置,从而确保设备的监测,对设备进行保护工作。为了缓解互感器的运行压力,应该合理的设计电流回路导,一般导线的横截面积为4mm2。
  4.3 PLC控制系统
  PLC控制系统也叫作可编程控制器,其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应用非常便捷,而且提升了设备运行的灵活性,其适应性非常强,在应用中减少了人力成本。可编程控制器主要通过编写程序的方式,完成输入和输出信号,结合逻辑运算,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可编程控制器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及可靠性日趋完善,采用运算的方式实现了故障自诊断。在数据处理中可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以防数据遗漏,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拓展,各类功能模块被有效地开发。
  4.4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
  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提升设备的控制效果,就要进行软件开发。通过软件的应用,才能实现设备的信息交换。在信息处理中,应该设定参数,设计好控制子系统。
  5 结语
  冶金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该提升网络信息传输的能力,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创设良好的环境。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性,对冶金企业的设备环境进行完善,确保数据可以在各个平台上及时的传输。建立自动化控制平台,实现软件和硬件的拓展,从而在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中实现远程操作。针对故障及时采取措施,促进冶金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志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153-154.
  [2]张宏磊,徐涛.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3):266-267+270.
  [3]許亮.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7):60.
  [4]何靖玲.解读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中国金属通报,2019(02):98-99.
  [5]叶鹏.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浅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1):94-95.
  [6]熊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14-15.
  [7]张梓腱.电力配电系统在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6):14-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0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