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土流失这一环境问题也因经济建设中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人为因素而变得愈发严重起来。为此,有关部门应提高对于水土流失现象的重视力度,科学认识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林业技术措施来对水土流失问题加以治理。本文主要对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应用林业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水土流失,顾名思义即水土资源的流失,这一现象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对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其产生和恶化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建设社会经济时,未能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一味追求眼前的短暂利益,而没有站在全局高度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因此做出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和加剧水土流失的行为,诸如乱砍乱伐、滥用化学肥料、过度开采石矿等。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增强水土流失治理意识,深入理解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作用并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采取科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林业技术措施的作用,力求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一、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林业技术措施,主要指以植树造林为基本手段、以提高区域森林覆盖面积及植被数量与质量为目标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在促进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积极作用(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土壤稳固性、提高土壤耐雨水冲刷能力)的措施。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生物工程建设中一项核心措施,林业技术措施对于治理水土流失现象而言,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在通过林业技术措施完成植树造林后,伴随树木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土壤的锁水能力将得到同步提高,因而土壤的凝结力能够获得强化,地表径流流量亦将减少,水资源被土壤储存和利用起来,进而能够使水资源流失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2、有利于保护土壤资源
  发达的树木根系通常都具有极强的延伸性,能够让相当可观面积区域的土壤有效地固结起来,增强土壤的稳固性和耐冲刷能力。与此同时,由于树木根系需要深入底部土层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因而伴随其延展,将形成密集程度高而坚固性好的根系网络,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壤资源流失。
  3、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失衡是水土流失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治理的重要原因,运用林业技术措施则可以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这是因为植树造林和育林工作能够营造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同时树木的光合作用过程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土壤湿度状况,促进其他类型植物的生长,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能够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状况。
  二、应用林业技术措施高效治理水土流失的科学策略
  有效应用林业技术措施展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根据地区实际地理环境状况(尤其是地形条件和土壤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各类防护林营造方案。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策略:
  1、在分水岭营造防风林
  水土流失治理的關键环节是减少地表径流流量,因此可以把握具备高起突出特征且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分水岭来有效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具体做法是在分水岭上营造防风林,以此保证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并避免温度变化过于极端。值得注意的是,应根据分水岭岭脊宽度合理确定防护林的宽度和防护林树木种植密度,以此确保分水岭及防护林区域具备良好通风性。
  2、在受侵蚀严重的沟头、沟边和沟底营造防护林
  以此避免这两个已经受到严重侵蚀的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进一步加剧。营造沟头林应特别注意选择耐涝树种,同时应沿着水流方向来建设,以此有效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沟底林能够有效地拦截阻滞地表水中所携带的泥沙,一般选择柳树来营造,应建在流量较小的区域。沟边防护林具备调节地表径流和防止沟壑坍塌的作用,需要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得到重视。
  3、在坡地中间营造水流调节林
  水流调节林营造的目的主要在于降低地表径流流速、加快地表径流下渗从而提高土壤湿度。
  4、在河堤和河岸上营造防护林
  河岸与河堤同样是土壤易受侵蚀区域,因此也需要通过林业技术措施营造防护林,以此降低水流速度进而减缓水土流失。河堤与河岸防护林的最佳宽度大约为10cm,应在林业建设时加以注意。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必须提高应用林业技术措施展开水土流失治理的意识,深入认识林业技术措施在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壤资源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实际地理环境状况,有针对性地营造分水岭防风林、水流调节林、沟边防蚀林等防护林,以此有效地实现林业资源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深度融合,切实增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效性。
  (作者单位:150613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小九林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4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