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论证视域下工程管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工程管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分析专业论证对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意义基础上,剖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以专业论证为引导加强工程管理专业新工科才培养的对策,为我国新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关键词
  专业论证;新工科;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B-4;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8 . 7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of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professional argumentation i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maj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work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argument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engineering major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monstration; The new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础上,开始探讨和实践世界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国新工科模式。2017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发展研究工作,其中“复旦共识”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 “天大行动”提出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的新工科建设具体方略,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属于住建部专业认证的专业,同时也是属于新工科专业。
  1 专业论证对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意义
  “新工科”是在我国乃至世界面临新一轮技术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对工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新工科的新并不是对传统工科的全盘否定、彻底变革,而是体现在对传统工科的继承及发展。目前对于新工科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众多学者认为新工科必须紧跟产业变革的需要,始终以人才需求来引导人养方向.新工科教育必须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教学,改变传统工科下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必须学校社会两手抓,真正将学与用相结合,改变刚毕业学生仅会“纸上谈兵”这一严重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在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供给侧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世界各国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的《华盛顿协议》,建立了具有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工程教育质量体系。我国建设部从1992年起,对建筑工程类专业合格评估。教育部于2005年正式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成为提高工程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机制。
  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认证工作根据认证的准则和规范,进行问题自查,问题改进,进行结果评价和反馈。新工科专业需要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以专业认证强调的通用和专业标准为基准,考虑新工科建设内涵和特点,进行专业建设。
  2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习内容与行业热点脱节较为严重,知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主要开设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籌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等。本科阶段学习主要是其中传统性知识,但BIM信息化技术的成熟、装配式建筑发展、PPP模式等工程管理传统知识的影响,还没有纳入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其职业发展方向主要是项目经理,从项目经理角色分析其能力要素来看,对于小型简单项目而言。智商相对管商和情商而言重要程度更高,但随着项目的复杂程度及规模的扩大,可以看出管商及情商的重要性逐渐超过智商。对于大型复杂项目来说,一个项目经理的管商超越了智商情商,并且随项目的复杂程度和规模扩大,对管商的要求提升,即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技术能力、专业知识层面,而且对其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隐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专业教学对此类能力的培养还不重视。
  2.2 没有形成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学生缺乏实践的土壤
  由于校企双方的工作目标不同,目前校企合作中,经常缺乏日常性的有效沟通,合作动力机制不足,更难形成协同的合作效应。产学合作的管理机制不完善无法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而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高校产学研合作和服务能力偏弱,对企业吸引力不足,加之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不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导致产教融合更是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
  2.3 新工科发展需求多方的知识结构,但教师能力提升滞后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传统理论、专业前沿、社会实践并行的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前沿科技信息,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与社会服务能力,并且能够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也更需要教师梯队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协同配置,形成团队凝聚力,合作提升教学成果。但现有大部分高校教师学历层次多在硕士以上,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工程实践经验,尤其是前沿知识和应用能力普遍薄弱。[3]
  3 以專业论证为引导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工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按照《华盛顿协议》最新版本要求建立,与其实质等效。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仅为合格标准,新工科专业需要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以专业认证强调的通用和专业标准为基准,考虑新工科建设内涵和特点,涵盖面向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渗入国际化培养元素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课程内容。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而言,一方面是面向新经济、新工业、建筑产业现代化,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与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分析建筑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要素对工程管理专业的需求,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构建独立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做好工程管理专业与其他建筑类专业的相互衔接、协作、渗透、交叉融合工作,发挥协同效应,凸显工程管理专业对建筑产业链需求的适应性和服务于建筑
  3.2 课程内容融入实训现实仿真
  课程内容的相融性改革将基于一体化实训的理念,基于同一个BIM和模拟仿真技术工程案例,课程根据虚拟项目的进展阶段将课程分为项目调研和设计、模拟仿真技术项目实施、模拟仿真技术项目验收三个阶段,并按照行业企业运营流程分为模拟仿真技术运维和管理、模拟公司业务流程两个阶段,可实现模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期的应用。能够实现培养学生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协同设计能力、建模及识图能力、施工技术能力、计量计价能力、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招投标能力、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的项目管理能力。一个工程,多个课程,围绕一个项目将工程建设过程的工作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以工程实际业务为主线,进行任务划分,让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在做中学。
  3.3 以优势互补提升产学合作机制
  进一步探索产学合作办学的机制,完善产学双方理解、认同的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实现“合作”和“参与”,并渗透到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以及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对建筑经济、项目管理相关问题开展校企合作研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反哺于教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孕育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使专业办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新工科人才的要求。
  3.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新工科发展支撑
  鉴于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老师的授课。工程管理专业又是一个非常重视应用性的专业。因此,针对现有的工程管理教师团队应当鼓励其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校内鼓励专业教师脱产前往企业锻炼,培养专业教师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在校外聘请一些企业内部工程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懂教学或人才培养规律的专家和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通过“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全面促进协同育人顺利实施。同时,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应当将企业实践经验纳入其中,使教师从观念上重视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团队率先了解清楚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及企业工作中所需具备的最新技术,才能为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4 总结
  国外对新工科的要求,主要是贯穿在具体时代背景下的专业认证,对学生能力产出的研究。我国对专业开展新工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分析专业论证对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剖析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可以为新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丽玫,谭永波,苑连霞,张春丽,张国栋.“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9(04):94-95+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82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