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校园视域下的图书馆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高校已经进入智慧校园建设时期,而智慧图书馆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在开展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有必要理清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与智能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楚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才能明确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内容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学校各个部门应该承担的任务和责任。
  关键词: 图书馆; 智慧; 信息化; 智慧校园;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6-0031-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very university has entered the period of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library is a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library,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t Library and intelligent campus, and between intelligent Library and intelligent library. Only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library is clear , the content of the intelligent library can be clear. The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every departments of school can be clear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library.
  Key words: library; intelligence; informatization; intelligent campus; new technology
  1 引言
  高等院校既是信息技術的发源地,也是信息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的试验场。世界上第一台叫“ENIAC”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个叫“ARPAnet网络”是由美国军方主持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1950年,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马文·明斯基(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在大四的时候与他的同学邓恩·埃德蒙合作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这被看成是人工智能的起点,同年,来自剑桥大学的阿兰·图灵(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提出了图灵测试,其基本原理就是如果一台计算机与人类展开对话而没有被识别出身份,那么这台计算机就具有智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世界各个高校均把信息化作为学校未来快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纷纷加大投入,每年信息化建设投入从几千万上亿不等。美国作为高校信息化的先行者,信息化战略的制定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并逐步得到完善。在1996-2010年,美国政府颁布四部与时俱进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变革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来指导美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从宏观角度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各个阶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任务要求;具体到高校层面,大多高校采用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体制,CIO负责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制定,并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工作由上到下形成一条链,信息化工作不单单再是信息服务层的工作。我国信息化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2],进入21世纪后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我国政府充分利用新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推动作用,在教育领域先后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等政策措施,全面统筹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发展,更好地推进信息化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以信息化促进学校业务流程优化和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支撑一批高等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2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认识
  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单台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系统引入、数字校园建设到当今的智慧校园建设,信息技术的进步无疑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数据时代到来,智慧校园的建设呼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数据为基础资源的智慧校园将更多融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祝智庭认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即利用适当的技术,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3]。智慧校园的建设将会彻底改变现有学校管理方式、知识传播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时期智慧教育的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已经列为各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为了正确引导各类学校建设好智慧校园,国家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规划纲要并辅以政策支持,2019年1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实施《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在《智慧校园总体框架》中将智慧校园描述为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服务,进一步强调了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级形态[4]。   智慧校园总体架构共分为四层,基础设施层涉及校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服务器、存储资源等偏向于硬件设施,包括各种网络基础设备、网络安全设备、计算机、服务器、无线接入设备、数据库等;支撑平台层涉及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对外服务能力等偏向软件,主要包括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应用平台层涉及学校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的各种应用系统,如办公自动化OA系统、教务系统、学工系统、财务系统、后勤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应用终端涉及接入校园网络的各类计算机、移动设备、浏览器等与终端用户直接接触的设备。从图1中可以看出,真正体现“智慧”的地方是在应用平台层,如智慧教务系统、智慧后勤系统、智慧图书馆等,而要实现这层的智慧必须要有强大的底层支撑,即要有高速的网络带宽、校园全覆盖的无线网络、感知校园的物联网、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而要让师生能体验到“智慧”,必须借助于应用终端,因此智慧校园总体架构中应用平台层最为关键。智慧图书馆就处于这一层,属于智慧校园总体架构中智慧校园服务部分。
  3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内容
  在确定智慧图书馆建设内容之前,必须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其一是智能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其二是高校图书馆的任务。
  3.1 智能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关系
  智能与智慧是有区别的,根据百度查询: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智能是进行认识活动和进行实际活动的某些心理特点。智能图书馆就是要借助于机器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指令模拟人类完成某些规定的动作,而智慧图书馆就是借助于智能技术使得机器设备不仅能模拟人类完成某些规定的动作,而且要像人一样具有思维以帮助图书馆完成相应的业务。智能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之间是基础和目标的关系,要想建设好智慧图书馆,首先得建设智能图书馆,智能图书馆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借助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智慧图书馆。因此,智能图书馆不等于智慧图书馆,但是智慧图书馆一定包含智能图书馆,就整个智慧图书馆建设而言,第一层是网络、云计算、存储等基础设备,第二层是与图书馆相关的智能化设备,第三层是各种信息系统以及操作智能设备的程序,第四层是大数据分析、显示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
  3.2 高校图书馆的任务
  教育部在2015年12月31日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文件)[5],在该规程中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四大主要任务: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任务与高等学校的四大任务相契合的,即高等学校的四大任务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了帮助高等学校完成上述四大任务,高校图书馆必须具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师生提供文献服务,全面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3.3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途径
  智慧图书馆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的,也不是建几个自助借还系统就是智慧图书馆了,只有搞清楚智慧图书馆建设内涵,才能有的放矢地分步实施。智能图书团建设相对要容易,只要采购相应的设备,购置相应的信息系统基本上就能实现。但是要建设智慧图书馆很難,就像上述分析那样,要想图书馆的设备、资源、系统像人一样具有思维,自动地为师生提供各种服务,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文献[6]提出了一种智慧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该文献在描述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功能布局时,分为“人”和“物”两种因素,并且把“人”指定在馆员和用户,将“物”指定为图书馆各类系统设备的配置和技术的应用。其实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既不是一蹴而就的形象工程,它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长期建设,也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其他部门通力配合,如文献资源的建设就需要征求各个部门的需求,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部分基础设施就需要学校信息网络中心来统筹规划,需要人事部门为图书馆配置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使图书馆的管理、资源、设备更具有智慧,专业部门做专业事。所以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人才保障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只有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力的组织保障、规范的制度建设以及高素质人才队伍,智慧图书馆才能真正实现。
  4 结论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图书馆就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图书馆绝不是智能图书馆,它不仅需要代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而且要像人一样进行思考,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在实现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所在单位上下齐心、通力配合,按照专业部门做专业事的原则,分工合作。
  参考文献: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674447710278579&wfr=spider&for=pc
  [2] 钟志贤,张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回眸[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8-11.
  [3]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
  [4] GB/T 36342-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S].
  [5]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https://baike.baidu.com/item/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12625136?fr=aladdin.
  [6] 初景利,段美珍.从智能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1):3-9.
   【通联编辑:唐一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15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