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铃薯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铃薯90cm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是一项高产栽培措施,是在黑龙江省65~70cm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充分利用现有中小型机械,为提高马铃薯单产和品质,满足加工、出口需要。与65~70cm垄相比可单产提高50%,大薯率提高10~20%,病薯率降低5%。它具有合理用光源、通风透光、抗早、晚疫病,抗涝抗旱、高产高效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通过马铃薯大垄标准化栽培这项技术,为高产高效生产马铃薯、提高马铃薯单产和品质提供依据。
  1品种选择
  在选择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生态特点和不同用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抗病、质佳的优良品种。加工淀粉、粉条等品种选用克新12号、克新15号、黄麻子等品种,加工薯片可选用芽眼浅的克新14号、大西洋;加工薯条可选用克新1号、夏波蒂、布尔班克等品种。种薯要选用幼龄薯、壮薯、严禁选用老龄薯、龟裂薯、畸形薯、病薯。
  2种子处理
  2.1出窖晾晒
  播前20~30d出窖,放入室内近阳光处或室外背风向阳处,温度保持10~20℃,夜间注意防寒,2~3d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充分见光,催紫芽。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
  2.2种薯切块
  机械播种、切大种薯块,每块重40~50g。人工播种、切小种薯块,每块重30~40g,每块栽子保持1~2个芽眼,切栽子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切刀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整薯播种。
  2.3拌种、闷种及包衣
  切口风干后,用108生根宝200g加水60kg拌种,或用ABT生根粉5号15ml兑1kg水拌种,每公顷种薯用药液60~70kg,拌种后用湿麻袋覆盖闷种12小时,然后播种。最好实行种薯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止播种后烂种,杀菌、降低田间发病率,提高出苗率。
  3栽培条件
  3.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及排水、保水性能好,有深松基础的地块,PH值5~7为宜,忌碱性地块。
  3.2选茬
  以小麦、玉米、谷子、杂粮茬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水稻,麻类较差(严禁选用在前茬施用过绿黄隆、豆黄隆、普施特等长残效药剂地块)。忌选用甜菜、茄子、辣椒、番茄、白菜、甘藍等与马铃薯有共同病害的茬口。
  3.3整地
  伏秋翻后耙耢,起垄镇压或不起垄,达到播种状态。春整地,早春化冻14cm时顶浆起垄,垄宽90厘米。
  4播种
  4.1催芽
  为了抢早可采取催芽的措施,播种前10~15天在播种田间或附近选择背风向阳处扣小棚,拱棚高度1.2m,拱棚面积已播种面积而定,一般每6~8m2可供一亩地播种。现将薯块堆8~10cm厚,盖土约5cm浇水催芽,保持棚内土壤湿度。当芽长到1.5~2.0cm时可播种。如在温室大棚内效果更好。
  4.2播期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双城市在4月10日,即可播种。如采用地膜覆盖可提前10~15天。
  4.3播法
  采用人工均匀摆种,然后 破原垄,合成新垄,及时镇压,防止跑墒,或垄上开沟,人工摆种后合上原垄,或采取平播后起垄。根据土壤湿度可进行坐水播种,浇透底水。
  4.4密度
  根据品种及土壤肥力状况,早熟品种或肥力低的地块适当密植,晚熟品种或肥力高的地块适当稀植。播种密度根据地力和品种而定,一般密植株距为20~25cm,稀植株距为25~30cm为宜。
  5施肥
  做到N、P、K肥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5.1底肥
  公顷用不少于15吨无公害优质农家肥做底肥。
  5.2种肥
  公顷施专用复合肥400~500kg或公顷施用尿素150kg,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75kg,混拌均匀施于株间,避免烧种。
  5.3追肥
  幼苗团棵时结合中耕铲趟追一次尿素,公顷用量100~150kg,也可采用叶面肥喷施,任选其一;①喷1000倍液植物动力2003;②喷500倍液丰乐宝;③膨大素500倍液叶面喷施。
  6田间管理
  6.1查田补苗
  苗出齐后进行查田补种,确保全苗。
  6.2及时铲趟
  出苗前耢一遍,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在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铲趟一遍,在趟一犁(少培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铲二遍趟三遍,多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提墒松土,利于块茎膨大。
  6.3控上促下,分层培土
  控上促下,在现蕾期,喷洒多效挫、彭大素控制地上部分生长。分层培土,使马铃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比例合理,植株不宜过于茂盛,合理植株繁育程度应为阳光直射时的5%左右的土壤表面能够接受阳光,并通过分层培土,变单层结薯为多层结薯,增加结薯数量,提高单产。
  6.4摘蕾
  于初花期将花蕾摘去,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提高产量。
  6.5除大草
  立秋后除一遍大草。
  7病虫草害防治
  7.1虫害防治
  在播前同时每公顷可施用3%甲拌磷25~30kg,或用七功雷200液拌种,或用辛硫磷颗粒60~70kg,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蚜虫用50%灭蚜松乳剂1000~15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瓢虫用50%敌敌畏乳油稀释1000倍液喷雾。
  7.2病害防治
  7.2.1病毒病。选用脱毒种薯和抗病品种,同时切断传染源。
  7.2.2早疫病、晚疫病防治。在初花期结合喷施叶面肥用600倍甲霜灵锰锌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和杜邦克露600倍液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每公顷用药液450kg。
  7.2.3药剂灭草。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防除苗期杂草。每公斤可用70%塞克津0.5kg,也可用10%乙草铵0.6~0.7kg,或33%的施田补3.3kg喷施。
  8收获
  8.1收获时间
  达到生理成熟时收获,早熟品种8月下旬,中、晚熟品种9月上中旬收获。
  8.2割秧晒田
  植株全部枯死之后,薯块已不再生长膨大,在收获前一周将枯萎的植株割下来晒田,这一措施有防病、促进薯块后熟、表皮老化、提高商品性,降低土壤湿度等多种作用。
  8.3收获方法
  8.3.1人工收获。人工破垄,要求趟的正,不跑茬、不偏墒,搂净拣光,随起随送,堆放田间的马铃薯一定要盖好,防止晒成青薯。
  8.3.2机械收获。起收铲要放正,防止丢薯和破皮伤薯。
  8.4收获保管
  收获后注意保管,防止损失和冻害。
  (作者单位:150100 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27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