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移民时期三峡跨省外迁移民适应性状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三峡工程移民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工程移民。截至2009年底,三峡库区共完成近20万农村移民外迁工作。2000年至今,第一批跨省外迁移民已经在迁入地生活了近20年。分布于安徽省铜陵市移民的社会适应关系到三峡移民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对迁入地的社区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实地觀察法分析三峡移民在安徽省铜陵市的适应状况,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对移民社会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存在补偿不满意、住房质量差以及维权上访、闹事等问题,后移民时期需要关注移民的就业致富及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关键词:社会学;三峡移民;社会适应;后移民时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7-0209-05
  Abstract: The resettle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s the largest project resettlement in China. By the end of 2009, nearly        200 000 rural migrants had been relocate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Since 2000, the first group of immigrants to cross the province had been living there for nearly 20 years.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immigrants in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is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migrants in the Three Gorges, and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mmigr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Three Gorges immigrants in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by mean of literature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field observation method, and studied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immigrants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satisfied compensation, poor housing quality, petition for rights protection and disturbance and so on. In the post immigration period,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prosper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immigrants.
  Key words: sociology; Three Gorges migrants; social adjustment; post immigration period
  人口流动可分为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前者是出于理性选择的自主流动,后者是由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流动。由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是非自愿性质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三峡移民的迁移有多种方式,有跨省远迁,如移民迁至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也有跨县近迁,如移民迁至湖北、重庆等地。施国庆等[1]提出,依据移民居住地不同,可分为农村移民和城镇移民;按照安置方式划分,可分为就地后靠移民、集中外迁移民和分散插组移民。对于适应性方面的研究,社会学家赫伯特[2]认为,社会里每种有机体总是在适应它的生存环境,适应是一个不断被打破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适应性总是处在不断进行的状态中;适应性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适应性是指行动者通过继续社会化调整其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使之适应新环境的过程。风笑天[3]对适应性的日常生活、家庭经济、生产劳动和邻里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民的适应力首先是从日常生活领域开始的,然后是经济生产方面,最后是心态上的认同;彭豪祥[4]更是全面地从生活环境、社会心理、人际关系、社会心态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介绍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论述了三峡移民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基于此,本研究认为移民适应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
  后移民时期特指三峡库区为解决前期移民遗留问题和应对经济、社会出现新问题的时期,是相对“前移民时期”而言的一个特定时段。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将其称为后移民时期。就时间而言,初步定为2010—2026年,即从三峡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到三峡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暂告段落的16年。如今,三峡工程移民进入了后移民时期,同时,移民至安徽省铜陵市属于“远迁”,远迁移民面临与跨县近迁移民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对后移民时期三峡远迁移民适应性的研究,应当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004年7月,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迁入三峡移民68户304人,这些移民在本地采取分散式安置,现分布在义安区3个镇12个村14个安置点。本研究以迁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的重庆市巫山县三峡移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梳理当地移民的政策法规,同时对三峡移民、本地村民、村干部以及农业技术员等进行深度访谈,实地走访移民家中,了解当前移民在本地的适应状况。三峡移民要实现“落地生根”,不仅要转变生产方式,还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后移民时期更应关注移民的安稳致富和环境建设问题。因此,本研究从三峡移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环境适应等方面对移民的适应性情况进行考察。数据来源于义安区民政局提供的《2019三峡移民基本情况摸底表》,三峡移民安置点分布情况见表1。
  2 三峡移民的适应性
  2.1 经济适应性
  三峡移民要实现“落地生根”,就要改变生产方式[3]。移民的经济适应性主要从经济补偿和劳动环境变化2个方面进行分析。
  2.1.1 经济补偿 移民的经济补偿包括经济补助、耕地补偿以及房屋补偿3个方面。①经济补助方面,补贴多年未变,部分移民存在怨言。三峡移民为了国家的发展付出很大,因此国家为移民们提供了相应的经济补偿。民政局负责移民的办事人员表示“三峡移民每年每人有600元的补助,该补偿发放至2026年7月截止”,并提到确实部分移民对补贴不满意,一方面由于相对剥夺感,外迁至富裕城市的移民补贴相对较高,导致部分三峡移民内心产生不满足感;另一方面,一些移民抱着国家负责到底的心态,企图通过补贴养家糊口。随着政策的宣传以及与移民加强沟通交流,再加之补贴及时发放,移民逐渐转变心态,但仍有部分移民认为搬迁多年,补贴应该向上浮动,心生抱怨。②耕地补偿方面,耕地面积少且土质较差,随着城市化发展,耕地矛盾逐渐减弱。当地政府按照667 m2/人补偿耕地,随迁亲戚不在分配范围之内。移民初期,大多数移民反映存在耕地面积少且土质较差等问题。如今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土地矛盾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可调和。有研究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可以减少移民与当地人在土地等生产资料上的竞争[5]。本地居民及移民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多家土地通过村委进行流转,村里协调对外出租,耕地问题随之淡化。③房屋补偿方面,房屋多年老化,质量问题突出。住房的补偿政策是人均20 m2,其他自筹。移民在巫山县时,住房相对较大且有院子,但重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这些移民搬来铜陵市之后,房屋在马路旁边,铜陵市地处丘陵地带,政府选择一块制高地修建安置点的房屋,交通便利,为前往江浙沪地区务工经商人员带来很大便利。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房屋多年存在漏水问题,房屋质量让移民们感到不满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同移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一些移民采取自我补救的方式,将房屋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小修小补;一些移民通过逐级向上级反映的方式,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有一些移民较为激进,通过上访、闹事等方式要求政府补偿。
  2.1.2 劳动环境变化 第一,劳动类型发生改变。过去老家主要靠种地营生,搬到铜陵市后,从山区到丘陵,移民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化和非农化的发展以及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为移民务工经商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在走访龙云村安置点的过程中,发现移民家中很多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第二,务农移民谋生对象发生改变。首先是种植对象改变,以前多种植果树、玉米等,搬迁到江南水乡后,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其次是种植结构改变,改种植业为养殖业,当地村干部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帮助移民发展养殖业,部分移民成为养鸡、养猪大户,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2.2 政治适应性
  移民的政治参与问题是反映移民是否愿意主动融入适应当地的重要表现。有研究表明,如果移民能够积极参与移民安置的规划与实施,移民安置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将会减少,会增加长期的稳定性[6]。通过访谈了解到,移民都参与过公共事务管理,如村委选举等,村干部会挨家挨户通知,确保移民对重大事务都具有知情权。移民对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务都会积极参与,如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政府通过科学民主决策,积极听取移民意见,最终确定4个移民后扶持项目,具体为钟鸣镇牡东村村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天门镇龙山村长河路修建工程、顺安镇沈桥村水泥路工程以及大通镇水泥路硬化工程。同时也存在一些移民因没有参与决策而导致维权的情况。如当地某公司需要临时租用该村民组用地,然而该村民组在4户三峡移民未参加村民会议的情况下,讨论通过补偿方案且分配方案不包括该4户移民,这4户三峡移民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最终获得补偿。
  总体上,移民在政治事务参与方面表现较为积极主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移民们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法律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但也有安置点的移民政治参与较少且被边缘化,其权益不被承认,这些移民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2.3 文化适应性
  移民搬迁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社会以及文化因素[7]。三峡移民学习搬迁地的各种规范、风俗习惯等一系列适应本地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文化适应意味着在不同的环境下,行动者学习相应的价值规范,并与之前习得的价值规范相互协调,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8]。文化适应需要移民继续社会化,融入本地的文化氛围。向安强等[9]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分析移民的适应性,认为在广东省博罗县水库移民的社會适应程度相对较高。本研究从语言、社会习俗、娱乐方式以及教育等方面分析移民的文化适应性。
  2.3.1 语言 熊晓艳[10]认为由于语言的阻隔、缺乏沟通形成了移民孤岛文化。三峡移民的母语是西南官话,而迁入地片区的方言分为江淮官话、吴语(宣州片)等,义安区等多为吴语(宣州片),并不艰涩难明,交流没问题。通过访谈发现,移民的方言受年龄影响较大。年龄较大的移民大多说重庆话,中年移民说话存在一种“四不像”现象,类似重庆腔、铜陵腔以及普通话的混合,较小年龄的移民由于在这里经历了基本社会化,已经习得铜陵话。   2.3.2 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的形式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关,移民能不能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是移民是否“稳得住”的表现。本研究从饮食、婚姻状况和过年习俗等方面进行描述。第一,饮食方面,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工,而重庆菜以麻、辣、鲜、嫩、烫为重点。由于重庆市和铜陵市都处在长江沿岸,都有吃鱼、做鱼的习惯,所以移民们来到铜陵市有很多饮食习惯交叉重合,也更利于移民们在本地的适应。第二,婚姻状况方面,通婚现象频繁。移民们觉得通婚是一种正常现象,这表明移民对本地村民以及迁入地的认同,反映移民和本地村民之间无隔阂,积极融入本地,形成“我群感”。第三,过年习俗方面,很多移民都选择留在铜陵市过年。中国的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过年习俗,过年最重要的是合家团圆,移民们是否在铜陵市过年以及是否适应本地的过年习俗是其本地适应性的重要表现。移民们表示过年会与当地人互相串门,但因过年习俗上存在差异,在饮食习惯上还是按照重庆的过年习俗。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过去的传统文化,也注重与其他文化的交流。
  2.3.3 娱乐方式 娱乐方式体现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形成“趣缘群体”。移民和本地村民平常主要的娱乐方式是打掼蛋(一种牌法)和打铜陵麻将,与其他移民主要打四川麻将,二者并不冲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由于铜陵麻将比较容易上手,所以移民们乐于与本地人一起打麻将,无论是打牌还是打麻将,他们都是饭局的热身活动,酒桌、牌桌有利于人们获取某些资源及商谈重要事项。
  2.3.4 教育 教育是未成年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是安置区移民文化重置、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村干部表示“移民的小孩都在本地入学,与本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转学儿童也会安插到相应年级,不存在失学问题”。对于本地教育,未来需要重视移民教育的质量问题,不仅要让移民有学上,更要学得好,有条件的安置点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素质。
  2.4 社会环境适应性
  三峡移民对迁后环境的主观感受和适应情况是研究其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主要从居住环境及社会关系方面来分析移民对搬迁后社会环境的适应状况。
  2.4.1 三峡移民居住环境适应性 在居住环境方面,问及老家和铜陵市哪里生活的好,移民们表示“铜陵这里农村更现代化一点,都是水泥路,交通也方便,老家在山区,很不方便,不过还挺怀念老家的空气,更清新一些”。来到铜陵市的移民大多来自重庆市巫山县,重庆是著名的山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生活原始、简朴。铜陵市是国家重要的矿业基地,主要发展重工业,空气质量普遍较差,酸雨、雾霾时常发生。对于移民非自愿搬迁到一个地方,首先还是关注如何谋生,此外,地域变化最明显的是周边环境的变化,周边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和居住方式等。移民对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满意,村中路灯、厕所、健身设施比较完善,同时政府的政策会倾向于移民。另外,在居住方式方面,由于政府会选择一个安置点统一安置移民,所以移民在搬迁初期可以互相帮助。然而,政府集中建的房子类似城市的商品房,且居住面积比老家小,部分本地村民的家中都有院子,这在无形中形成了隔阂,阻碍了本地社区的融合,强化了移民的原有身份。
  2.4.2 三峡移民社会关系适应性 在社会关系网方面,三峡移民本地关系网中的成员主要是其他移民、本地村民和村干部等。首先,与其他移民相处过程中,安置点连片搭建,以前同村的乡亲现在变成邻居,刚来不适应时双方能够互相帮助。然而大量移民选择外出务工,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QQ群、微信群使移民交流更为便捷,如部分发展好的移民会帮助其他移民找工作等。在后移民时期,移民们在本地不再有那么强烈的不适感和孤独感。其次,与本地村民早已建立人情往来,丧嫁婚娶都会互相参加。部分移民创业养殖,与本地的养殖大户、技术人员成为很好的朋友,和当地人关系融洽。第三,在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上,可以说是和谐与冲突共生。和谐方面,大部分移民对村干部以及政府的态度都是友好的,在政策实施和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双方逐渐形成了信任关系。冲突方面,移民中也存在一小部分喜欢“闹”的群体,他们大都有上访的倾向,移民搬迁至本地的过程中,“闹”事时有发生。总之,移民在本地的社会关系网已经建立起来,个别移民与政府关系紧张,主要是因为政府的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合理,造成部分移民有理由的“闹”事。
  3 结论与建议
  三峡移民搬迁到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在文化、社会环境方面总体适应性较高,移民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基本满意,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同时进入后移民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① 在经济补偿方面满意度较低,移民贫富差距逐步拉大;② 安置房年久失修,质量堪忧;③ 出现上访、打架闹事、法律维权等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指导农业生产,搭建就业平台。进入后移民时期,移民的生活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当前需要关注移民的就业和致富。一方面,给予务农移民农业生产上的帮助,提供技术指导,搭建农业大户交流平台;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转型,外出务工移民占据主流,政府可以对接江浙沪优质企业,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举办就业培训班、开展线上招聘会、搭建在线就业平台等方式为移民就业致富提供保障。
  2)切实落实移民政策,切勿夸大宣传,加强移民参政议政能力。移民政策一方面是对移民在为国家三峡工程搬迁中的损失进行补偿,另一方面是为移民未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政策的实施和监督非常重要,然而,当前部分移民缺少參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渠道和积极性,另外政府存在某些偏袒,在耕地、住房等方面没有实施公平性措施,造成部分移民上访、闹事等现象发生。有研究表明,移民上访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困难,因此政府应积极解决移民的致富问题[11]。此外,政府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在动员移民搬迁的时候,政府夸大优惠、补偿力度,使移民搬迁后心理产生巨大落差,造成相对剥夺感,不利于移民在本地的适应。因此,政府应切实落实移民政策,鼓励移民参与决策,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组织,同时政府对政策的宣传要做到实事求是,保证公平公正。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住房质量问题。住房质量问题是移民目前最关心的问题,部分移民通过向上级反映的方式额外获得补偿,治标不治本,且让其他移民产生不平衡感;还有部分移民通过上访等激烈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政府没有妥善处理移民的利益问题,造成地方冲突,阻碍社区整合。因此,政府要重视住房质量等问题的解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添设就近农村医疗设备,增加公交线路,改善出行条件。
  总之,三峡移民在搬迁地的适应过程庞大而复杂。经过多年的社会整合和主动适应,三峡移民基本融入安徽省铜陵市的生活,生活质量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适应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同时,跨省外迁至铜陵市的移民是分散插组安置,移民完全适应当地生活可能比就地近迁移民需要更长的时间。韦仁忠[12]提出,当前需要通过保障、整合、激励等手段引导移民从“迁得出”“稳得住”到“逐步能致富”。后移民时期政府更要将移民的安稳致富、生态环境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施国庆,陈阿江.工程移民中的社会学问题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23-28.
  [2] 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M]. 张宏晖,胡江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4(5):19-27.
  [4] 彭豪祥.三峡移民社会适应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
  [5] 游爱军,苏莹荣.三峡移民社区整合与社会适应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0(12):23-26.
  [6] 许源源,张 艳.移民资源、权利、贫困与安置区发展——基于五强溪库区就地后靠安置移民的调查[J].西部论坛,2014,24(4):37-43.
  [7] 郝玉章.三峡移民工程的几个社会学问题[J].人民长江,1995(11):65-68.
  [8] 杜云素,李 飞.外迁水库移民适应的现状、趋势与内在机制——基于湖北荆州和武汉移民安置点的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8,24(2):31-42,78.
  [9] 向安强,薛小龙,梅 畅,等.身份认同、文化适应与社会排斥:广东省博罗县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调查分析[J].古今农业, 2017(4):30-36.
  [10] 熊晓艳.三峡外迁移民“孤岛文化”的形成[D].兰州:兰州大学,2013.
  [11] 王守文,李凌云.新常态背景下三峡移民的基本現状、趋势与后期扶持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2):6007-6011.
  [12] 韦仁忠.保障、整合、激励:后移民时代三江源生态移民生活重建机制的三个维度[J].青海社会科学,2019(1):117-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52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