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豆蚜虫的危害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海红 任小俊 刘学义

  摘要 介绍了大豆蚜虫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大豆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提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措施,其中,培育抗蚜虫品种是解决该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转基因技术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大豆蚜虫;危害特点;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651;S433.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163-01
  大豆蚜虫属同翅目蚜虫科,主要在大豆苗期为害,分布于我国主要大豆产区,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大豆蚜虫6月中下旬始见,危害盛期在6月底至7月初。一般干旱少雨、持续高温天气,蚜虫容易大量发生。大豆蚜虫分为2种,即无翅胎生雌蚜和有翅胎生雌蚜,其主要区别是:有翅胎生雌蚜体长卵形,腹管黑色,圆筒形,基部上有瓦片状轮纹,比端部粗2倍。体侧有显著的乳状突起,6节触角,其中第3节上有次生感觉孔6~7个,排成1列。体长0.9~1.6 mm。有翅蚜能迁飞,扩大危害范围。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2~1.95 mm。大豆蚜虫成虫和若虫均可为害,一般以刺吸方式取食豆株顶叶、嫩叶、嫩茎的汁液,也侵害嫩荚。其发生时,常布满整个大豆植株的茎叶,导致其生长不良,结荚减少,大发生时减产20%~30%,严重的超过50%,苗期发生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
  1 蚜虫对大豆的危害特点
  1.1 直接危害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茎叶中的汁液,导致叶片形成黄斑,随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呈现褐色。一般发生年份,大豆蚜虫多集中在大豆植株的嫩叶与嫩茎;而发生严重时,蚜虫布满茎叶,遍及整个植株,造成植株矮小、茎叶发黄而卷缩,同时减少结荚和分枝数量,致使大豆产量降低。研究表明,当大豆植株受到蚜虫危害后,其株高、SPAD(单株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和地上部干重均有所下降。
  1.2 间接危害
  蚜虫感染病毒后不但直接危害大豆,而且还是多种植株病毒的传播者,如苜蓿花叶病毒(AMV)、大豆花叶病毒(SMV)、烟草环斑病毒(TRSV)和马铃薯Y病毒(PVY)等[1]。此外,与大豆的抗病虫能力紧密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会发生改变。蚜虫侵害后不同品系之间POD、PPO活性均有升高,与蚜虫的诱导存在相关性;蚜虫侵害诱导后PAL活性均有上升,抗蚜品系表现稳定,表明PAL酶活性与大豆的抗蚜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外,还表明蚜虫侵害前后大豆叶片组织内氨基酸、黄酮类物质、生物碱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2]。蚜虫取食对大豆叶片异黄酮的诱导反应与光照无关,只与植株是否被害有关[3]。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选育抗病虫品种
  培育抗蚜虫品种,是解决该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依靠大豆蚜虫的自然发生、消长与危害,在大豆生产田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调查大豆叶部蚜虫群体数量,从而筛选抗蚜虫材料作为亲本进行常规育种培育抗蚜品种[4]。Hill et al[5]在大豆蚜的选择试验中采用田间试验与温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发现“PI 71506”、“Jackson”、“Dowling”等品种大豆蚜虫发生显著少于不具抗性的大豆品种(P=0.05)。范遗恒[6]肯定了野生大豆对大豆蚜虫的抗性,发现有3份表现为高抗,与栽培大豆相比,其抗蚜性较高,且是所发现的最强抗蚜性材料。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雪花莲凝集素(GNA)对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褐飞虱和叶蝉等同翅目害虫的毒杀性在转基因水稻、烟草的昆虫饲喂试验中均有证实。近年来,姜 昱等[7]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转入到大豆品种吉林30中,并对后代进行了田间鉴定。
  2.2 药剂防治
  一是拌种。用大豆种衣剂包衣,既可防治早期蚜虫,又能防治地下害虫。也可用高效内吸性农药,如用种子总量的0.2%~0.3%的35%呋喃丹拌种。二是喷药。防治大豆蚜虫,关键是早发现早防治。大豆蚜虫排出的蜜是蚂蚁很好的食料,因此如有蚂蚁在豆株上爬,就要及早发现。在苗期用35%伏杀磷乳油1.95 kg/hm2喷雾,或吡氰磷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对天敌无害,且对大豆蚜控制效果显著。大豆田出现点片危害时,可用增效抗蚜威液剂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或选用10%溴氰菊酯乳油、5%来福灵乳油、2.5%敌杀死乳油 225~300 mL/hm2,对水600~750 L喷雾。应注意轮换使用各种农药,减少蚜虫抗药性,并且保护天敌。鉴于大豆蚜虫抗药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提倡选用高效、低毒杀虫药剂。贯彻合理用药,保护天敌为原则。
  2.3 农业措施
  大豆蚜虫发生的轻重,与栽培形式关系密切,如大豆与玉米按照8∶2间作对大豆蚜虫控制效果最好,高峰期蚜量均低于大豆清种田及大豆与玉米按照8∶8间作田,基本可以有效的控制大豆蚜虫的危害[8]。另外,套种油菜还可有效地增殖豆田天敌数量[9]。
  2.4 生物防治
  大豆蚜虫的天敌较多,包括捕食性瓢虫、寄生蜂、草蛉和食蚜蝇等,在天敌数量多时,可抑制蚜虫数量的增长。例如:在大豆田释放异色瓢虫,10 d后对大豆蚜的防效高达90%。连续多年的豆田放蜂试验表明,日本豆蚜茧蜂可使大豆蚜的寄生率达56%以上,在中等发生年份可将大豆的卷叶率控制在1%以下[10]。
  3 参考文献
  [1] MENSAH C,CHRISTINA D F.Resistance to soybean aphid in early maturing soybean germplasm[J].Crop Science,2005(45):2228-2233.
  [2] 姜伊娜,王彪,武天龙.蚜虫侵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酶活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9,28(1):103-107.
  [3] 孟凡立,王志坤,孙晶,等.蚜虫取食大豆诱导大豆异黄酮变化的规律[J].作物杂志,2011(1):59-62.
  [4] 丁俊杰,顾鑫,杨晓贺,等.大豆新品系抗大豆蚜虫筛选与鉴定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3):12-14.
  [5] HILL C B,LI Y,HARTMAN G L. A single dominant gene for resistance to the soybean aphid in the soybean cultivar dowling[J].Crop Science,2006(46):1601-1605.
  [6] 范遗恒.大豆抗蚜品种的筛选[J].大豆科学,1988,7(2):167-169.
  [7] 姜昱,刘德璞,王中伟,等.转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抗蚜大豆后代材料的田间试验[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4):31-32,43.
  [8] 邢星,赵彤华.不同栽培形式大豆田蚜虫种群动态[J].辽宁农业科学,2009(3):66.
  [9] 夏桂平,沈佐锐.麦豆连作田套种油菜对大豆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1997(1):17-21.
  [10] 高峻峰.日本豆蚜茧蜂控制豆蚜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中国生物防治,1992(2):9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000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