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建理论基础,提出以学院现有的教学条件为基础,设计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具有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通过项目研究,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职业岗位,又服务于企业的教学宗旨。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课程开发
  
  1.高职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涵义
  高职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涵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 通过分析、综合,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建设既是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相应地,课程开发是高等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
  高职教育以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职业的内涵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特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学性。目前,尽管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可以说有比较明确的课程改革方向,在方法上也有比较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但是具体的操作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因此,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和建设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企校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构建了运行框架。以目标职业群→职业调研/职业资格研究→核心岗位群→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学习情景(课程内容)设计→最后教学组织设计为主线进行设计与开发。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体系在实践中加强研究,在借鉴了了其它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创新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3.重构教学模式
  3.1重构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加强公共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构建公共课教学内容体系时,我们始终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结合实际需求,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加大计算机课程比例,关注专业发展。在课程上安排了《电子线路CAD》、《数字电路EDA设计》《EWB电子工作平台》等,通过计算机仿真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在必修课程里设置了《数字电路EDA设计》《单片机C语言编程》等限选课,保证计算机三年不断线。安排《电子新技术软件应用》讲座,结合企业使用软件情况进行专项强化训练。根据现场调研,我们开设了《电器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使该专业学生就业口径更宽。
  以典型电子企业岗位或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确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电子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根据岗位需求我们构建了三级技能培训平台。分为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技能培训。把技能培训有机的统一起来,有序的完成培养任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技能培训体系,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3.2重组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它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3.3改造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方式
  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内、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行动导向教学方式。
  方法一: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展开的、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其中包括项目教学和情境教学方式。
  方法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有时也表现为方案设计等其他形式。
  方法三: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师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通过与企业合作,学院实训场所与企业生产情景一致,学生日常管理模式与企业一致。
  3.4转变考核方式
  根据各科课程特点,逐步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学习领域的考核方式与教学方式相统一。将每个学习领域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技能认证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测评,着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时数与考核比重,使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比例超过1:1,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结束语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作。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等。新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全体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有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马树超 《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J]《职教通讯》,2001.05.
  [3] 李学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期.
  作者简介:
  黄崇富(1972-)男,讲师,工程师,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系电子教研室主任, 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