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寡聚酸碘防治烟草黑胫病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娥芬 刘卫萍 张志民 胡雪芳

  摘要2%寡聚酸碘防治烟草黑胫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寡聚酸碘对烟草的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第3次施药10 d的防效达到82.49%,施药后20 d的防效达到69.12%,优于50%安克和58%甲霜灵锰锌。且施用2%寡聚酸碘后利于已发生烟草黑胫病的烟株的恢复,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2%寡聚酸碘在防治烟草黑胫病上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2%寡聚酸碘;烟草黑胫病;防效;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S435.72;S4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174-01
  
  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Breda de Hean)Tuker]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又称烟草疫病,烟农称为“黑杆疯”、“黑根”、“乌头病”。中国各主要产烟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并多与烟草青枯病混合发生,故危害更为严重。烟草黑胫病发生的早晚、轻重,取决于寄生植物、病菌和环境条件三者的相互作用。其次,烟草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也不相同。烟草现蕾之前,为感病间断。环境条件是决定黑胫病发生早晚轻重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温高湿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温度25~30 ℃,湿度80%)。此病一般是以灌溉水、病土、病肥侵染传播,在连作地及栽种红大品种的地块发病严重。主要危害成苗期烟株、苗期发病较少。在大田移栽后5月下旬开始发生,6月中旬烟株团棵期至旺长期为发病高峰[1-3]。前人已对烟草黑胫病化学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4-5]。
  2%寡聚酸碘是以海洋生物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根据免疫学机制,以诱导作物产生抗性为作用机理的新型杀菌剂。施用该品后,作物吸收迅速,活化抗性基因并诱导作物产生抗病物质,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病毒的复制,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特有的氨基寡糖素(又称壳寡糖,几丁寡糖)成分具有细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物的恢复,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壮苗促根,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为验证2%寡聚酸碘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近年来黑胫病发生较重的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爱乡团结乡民主社,供试烟草品种为红大,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供试药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四川双流县农药厂生产;50%安克(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2%寡聚酸碘,宁波致富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制。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50%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A);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灌根(B);2%寡聚酸碘800倍液灌根(C);以喷清水作对照(CK)。4次重复,共计16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20 m2,为单向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置保护行。所有处理在发病初期,6月18日进行第1次处理,以后每隔7 d处理1次,连续处理3次。淋蔸药液量为100 mL/株。
  1.3病害分级标准
  按烟草行业标准YC/T39-1996进行病害分级,0级为全株无病;1级为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1/2,或1/2以下叶片轻度萎蔫,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病斑;2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1/2,或1/2以上叶片凋萎;3级为茎部病斑环绕茎围,或2/3以上叶片凋萎;4级为病株全株枯死或全部叶片凋萎。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以烟株为单位,在第3次施药10 d后(7月13日)进行第1次病害调查,在第3次施药20 d 后(7月23日)进行第2次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30 株,按照烟草黑胫病分级标准调查各小区的病株数,并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选择烟草黑胫病病级为1级的烟株,用红毛线做标记,每小区标记10株,在第3次施药20 d后(7月23日)调查死亡植株数,计算死亡率。各计算公式如下: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各级级数)/(调查总株数×4)×100
  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 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死亡率(%)=(死亡植株数/标记植株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
  由表1可知,供试药剂对烟草黑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7月13日)调查表明,CK病情指数为12.11,发病率为43.17%;处理C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低,防效最好,病情指数为2.12,发病率为6.18%,防效达82.49%;其次为处理A,病情指数为3.13,发病率为10.67%,防效为74.15%;再次为处理B,病情指数为3.68,发病率为14.16%,防效为69.61%。
  药后20 d(7月23日)调查表明,与药后10 d调查结果相比,各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理C的病情指数为26.82,发病率最低,为21.36%,防效最好,为69.12%;其次为处理A,病情指数为9.58,发病率为30.33%,防效为64.36%;再次为处理B,病情指数为9.78,发病率为31.67%,防效为
  (下转第176页)
  (上接第174页)
  54.21%。
  2.2不同药剂对烟草死亡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药剂处理的发生黑胫病的烟草植株的死亡率均比CK低,其中处理C的发生黑胫病的烟草植株的死亡率最低,为1.67%;处理A和处理B的死亡率分别为8.33%和13.33%;CK死亡率最高,为36.76%。试验结果说明药剂处理可以使发生黑胫病的烟草的死亡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其中处理C的死亡率最低,可能的原因是2%寡聚酸碘是一类寡糖的衍生物,除了具有抑制病菌的作用,还具有植物细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物的恢复的作用。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以2%寡聚酸碘相对较好,在第3次施药10 d和20 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2.49%和69.12%。50%安克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次之,第3次药后10 d及20 d防效分别为74.15%、64.36%。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对较差。可能的原因是在供试烟草产区,由于常年使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常规的杀菌剂,病菌已经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对于已经发生烟草黑胫病的植株,喷施药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烟草植株的死亡率,2%寡聚酸碘处理的植株的死亡率只有1.67%,远低于对照处理的36.76%,也比50%安克可湿性粉剂和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的烟草植株的死亡率低得多。说明应用2%寡聚酸碘防治烟草黑胫病比应用化学药剂防治更具有优势,不仅起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还有利于受害植株恢复,降低植株的死亡率。壳聚糖及壳寡糖在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效果及相关的机理已经作了研究,可能的机理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进入烟株体内以后诱导激发烟株细胞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调节烟株体内SOD、POD和PPO等抗病相关酶的活性水平,使植物体内PR蛋白含量增高,并产生植保素和酚类化合物等抗菌物质,从而提高烟株对黑胫病的抗性[6-7]。
  4参考文献
  [1] 马国胜,高智谋,陈娟.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J].烟草科技,2001(9):44-48.
  [2] 王万能,肖崇刚.烟草黑胫病的综合防治及其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2003(2):42-43.
  [3] 王静,孔凡玉.烟草黑胫病综合防治技术[J].烟草科技,2002(8):45-47.
  [4] 肖艳松,曾维爱,曾广庆,等.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药效试验[J].烟草科技,2010(7):62-64.
  [5] 石晓琳,常权纪.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J].陕西农业科学,2005(4):21-22.
  [6] 赵蕾,梁元存,刘延荣.壳聚糖对烟草抗黑胫病的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6(5):436-439
  [7] 沈奕,李萍,高智谋.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的控制效应及其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0(5):25-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2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