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孙水河8.31暴雨洪水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2年8月30~31日,凉山州喜德县境内孙水河流域普降大雨、局部大暴雨,该暴雨洪水起涨快、洪峰高、历时短。暴雨的强降水中心出现在孙水河上游热柯拉达乡一带,暴雨笼罩面积大,降雨强度大,历时短。这次洪水造成孙水河流域部份河段决堤、溃堤、翻堤,沿岸农田被冲毁、村舍倒塌,交通、通讯、供电中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亿以上。通过分析该场暴雨洪水的暴雨特征、洪水特性及其重现期,进一步加强对山区性河流暴雨洪水特点的认识。
  关键词:暴雨;洪水;孙水河;2012年
  2012年8月30日20时至8月31日14时,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境内普降暴雨,引发特大洪灾,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4个乡镇中,就有光明镇、拉克乡等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群众达10.15万余人;因灾死亡1人、失踪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以上。现就这次洪灾成因作如下浅析:
  1 流域概况
  1.1 孙水河流域社会概况 孙水河流域辖凉山州喜德县额尼乡、洛哈镇、热柯依达乡、米市镇、依洛乡、洛莫镇、巴久乡、沙马拉达乡、两河口镇、且拖乡、博洛拉达乡、贺波洛乡、光明镇、则约乡、拉克乡、冕山镇等16个乡镇和昭觉县尼地乡,冕宁县铁厂乡和泸沽镇。
  喜德县国土面积2207平方公里,人口17万。
  农业生产:两河口镇以下河谷带以水稻为主,河谷两岸以烟叶、水稻、玉米、洋芋为主,高山和二半山区以玉米、洋芋、燕麦、苦荞为主。
  1.2 孙水河流域情况 安宁河左岸支流,雅砻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昭觉县尼地乡老作瓦西山。过尼地入喜德县额尼乡,右纳觉木拉达,左纳瓦果拉达,在洛哈镇右纳马洛拉达,米市镇右纳根依灯拉达、来甘拉达、依洛乡左纳依洛拉达、则觉拉达,两河口镇右纳巴久河、红星拉达,且拖乡左纳且拖拉达、波洛拉达,光明镇右纳依兹觉河,拉克乡左纳则约拉达,右纳拉克河,冕山镇右纳深沟河后入冕宁县铁厂乡,左纳娃来拉达后过泸沽镇汇入安宁河,在喜德县两河口建有国家基本水位站,喜德水位站。喜德水位站控制流域面积747m3/s。在冕宁县泸沽镇建有国家基本水文站孙水关水文站。
  河长95km,流域面积1618km2,总落差1424m(△3040―△1616)。
  1.3 孙水河流域水系图
  2 暴雨洪水调查
  2.1 暴雨调查 针对喜德县“2012.08.31”暴雨洪水,西昌水文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通过州气象台根据卫星云图及雷达跟踪情况,确定形成暴雨的天气成因、暴雨中心位置、暴雨移动方向及暴雨笼罩范围、强度;同时在州、县防汛办的支持下,对孙水河河流域内的雨量站4日以来降雨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
  从8月28日开始,喜德、冕宁就连续产生了强降雨天气,累积降水都在50毫米以上,其中极值出现在喜德的热柯依达乡,24小时降雨量达150.8毫米。
  在31日的强降雨过程中,主要降雨时段集中在31日06时―12时,降雨强度大,大部分雨量站主要降雨集中时段的降雨量占该站31日24小时总降雨量的百分比都在80%以上(注:雨量统计24小时时段为30日20时―31日20时)。以下是28日―31日喜德、冕宁的降雨实况统计表。
  从卫星云图的生肖演变可以看出,降水云系是在30日21点以后开始影响凉山州东北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尺度降水云团,于31日00时明显影响凉山州北部,中尺度云团在31日12时明显开始消散,降水强度开始减弱。
  3.1.4 结论 这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系由高原低值系统发展与低层切变共同东南移,牵引出低层的巴塘低涡,使得降水云系源源不断生成发展南下影响凉山州。由于高原南部的588高压环流和低层的低空急流的存在,使得上述系统移动非常缓慢,致使低值系统一直停滞在凉山州。
  降水云系不断发展东移至喜德、冕宁一带,最后发展成为强的中尺度云团,降雨中心在喜德、冕宁南部一带。
  3.2 流域内洪水特性 孙水河流域径流以地表径流为主,主要由降雨产生,属大气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与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基本一致,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枯、汛期明显,汛期(6~10月)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的80%以上,因此,洪水主要发生在6~9月。由于流域内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决定了流域内多局部性暴雨,此类暴雨历时短、雨量集中,笼罩面积大、强度大,因而引发的洪水具有突发性、局部性和灾害性等特点。河流水系形状呈树枝状,当流域内发生强降雨后,即产生超渗产流现象,产流时间快,汇流时间短,洪水波传播速度快。其特征主要反映在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峰高量大,洪水过程多为复式峰,大的洪水过程为1~
  2天。
  3.3 “08.31”洪水过程及组成 孙水关(三)水文站洪水过程从8月30日23:00开始起涨,涨坡测流5份,水位于8月31日16:12时峰顶,峰顶水位1631.48m,到9月3日23:00时水位落平。测85次流量时缆道被冲毁,到9月6日恢复缆道测流。85次流量用84次流量的平均流速推流,86次洪峰流量根据水准测量洪痕高程,用比降面积法推流。洪峰流量为:2510m3/s。
  3.4 洪水特征 根据1953年~2011年孙水关站的资料统计,大于1000m3/s以上的年份有1960、1985、1988、1998、2004、2008年共六年,其中最大为1960年1400m3/s。从喜德水位站到孙水关(三)站的传播时间在3小时左右,从起涨到峰顶的历时在17-22小时之间。
  本次洪水为流域性大到暴雨造成:暴雨中心位于流域上游的热柯拉达乡,以沙马拉达、米市、喜德、泸沽镇等地所构成的孙水关(三)水文站以上孙水河流域,由于降雨面积广、强度大而集中,暴雨分布较均匀,加之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在地面形成径流造成洪峰。此次暴雨,降雨带自上游南边的热柯拉达和北边的沙马拉达向西的喜德县方向移动,因此上下游地面径流同时汇集到达孙水关(三)水文站,造成洪水起涨迅速,涨洪历时短,涨幅4.30m。   峰高、洪量集中的洪水过程:场次洪水总量1.56亿m3,其中最大一日洪量1.89亿m3,占场次洪量的82.5%。
  3.5 与历史洪水的比较 孙水关(三)水文站位于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镇东街,东经101°12′北纬28°18′,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孙水河,下游2.6公里处汇入安宁河。该站河床冲於变化很大,控制较差,集水面积1611 km2,百年一遇洪水流量1550 m3/s,五十年一遇洪水流量1370 m3/s。
  孙水关(三)水文站至1953年建站以来共出现了6次大洪水。洪水都是因持续的大到暴雨形成,而该次洪峰流量(2510 m3/s)为建站以来的最大值;经频率计算,该次最大洪峰流量的重现期相当于200年一遇(P=0.5%)洪水,属特大洪水。由于流域内山高坡陡、汇流速度快,洪水峰值高,冲刷力强,且暴雨中心位于流域上游,所以极易酿成洪涝灾害。
  4 灾情成因分析
  此次暴雨灾害是由于强降雨后形成地表大量径流,造成流域内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一是“2012.08.31”暴雨具有突发性强、来势猛、降雨强度大、暴雨面广且集中、整个雨量过程历时相对较短的特点,又因暴雨中心位于流域上游,上游水系发育、汇流快、洪水集中而成灾;二是孙水河中下游重灾区喜德县、泸沽镇区域内地势相对平坦,村庄和农田大多集中在干支流沿河两岸,河道多为天然河道有岸无堤,狭窄、平缓,河道滞洪作用大,加之群众挤占河道现象严重,行洪能力低,每遇一定量级洪水,漫滩现象较为普遍。
  5 防灾减灾建议
  针对此次暴雨洪水和流域的具体情况,防灾减灾措施建议如下:
  (1)首先是加大流域内植树造林的力度,尤其是流域上游。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防治水土流失。从根本上延长洪水的产汇流时间及减小洪水量级,有效降低洪水的灾害程度。这不仅是为该河流利益所在,更是为流域范围中下游的防灾减灾之大计所在。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百年大计。
  (2)根据孙水河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结合河道的地形地貌,在流域上游及部份支流修建调节性水利工程,可以充分合理优化配置区域内水资源量。在村庄和农田集中的河段修筑河堤,做到不挤占河道,经常对河道进行疏通、清理。
  (3)建立健全防洪指挥、预警预报系统是防洪减灾工作必不可少的非工程措施。在现有工程设施的条件下,针对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洪水而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措施,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防御洪水,根据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结合流域内水(位)文站点分布情况,建立水情信息网络,实现河段信息搜集、传递、处理、预报,并发布调度、指挥,实现联合调度系统。对预防和减轻流域内的洪涝灾害,将起到积极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462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