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冰河末世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色恐怖”的来临
  
  这是一部将新闻报道贯穿始终的影片,纪实式的叙述风格让这个故事看起来似乎真的在发生:前所未有的低温和强风肆虐;海洋生物异常,渔民捕获的都是冻死的鱼蟹;鸟类一反常态提前迁徙;港口竟有冰山出现;天空中云层聚集,气温骤降……地球的又一个冰河时期即将来临!科学家大卫・柯茨曼带领一队人马躲进了一处与世隔绝的温控房间,期待周围世界的解冻以及救援的到来。这突如其来的“白色恐怖”,是否让你联想到2008年伊始我国遭遇的那场冰雪灾害呢?而所谓“冰河时期”是否会像电影中那样,即将向人类袭来?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不少科幻影片热衷于把看点集中到灾难性的极寒气候。在美国国防部一份关于气候前景的战略研究报告中,专家预测全球气候在未来20年将由于持续变暖而导致突然变冷,并产生灾难性效应――或许另一个冰河时期已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缓缓降临了。《冰河末世纪》的编剧只不过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气候变化过程压缩到数小时展现在观众眼前。
  恢弘大气的狂风暴雪场面、扣人心弦的雪中求生情节,让观众在欣赏影片之余不由陡生寒意,并由此联想到2008年1月、2月时肆虐全球的恶劣天气。其实早在2007年11月1日,世界气象组织就发表了一份有关“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监测”的报告,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将持续至2008年的第一季度;2008年2月又发表新声明,认为它会持续到2008年第二季度,甚至到第三季度。
  同学们也许对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现象早已耳熟能详,但对他的“孪生妹妹”拉尼娜却备感陌生。通俗地说,拉尼娜是反厄尔尼诺现象,意为“小女孩”。这个调皮的“小女孩”可难伺候呢!通常,她会紧紧跟随哥哥厄尔尼诺出现,使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持续异常偏冷,并造成全球气候异常。
  从2007年年底开始到2008年第一季度,雪灾天气席卷了整个北半球,雪花甚至出人意料地飘向了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很多地区出现了多年未遇的雨雪天气。美国东岸至西岸普降暴风雪,交通瘫痪;英国全国风雪大作;印尼首都雅加达连日暴雨令1500人无家可归;中国则爆发了罕见的大范围冰雪灾害,湖南、贵州、江西等21个省市被卷入了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这些天灾的元凶之一就是“小女孩”拉尼娜!
  气象专家研究后发现,诱发此次气候异常的“共犯”还有“环流家族”的两兄弟――大气环流和温盐环流。平日里,大气环流安分守己地掌管着大气热量、水分的运输和稳定;温盐环流则恪尽职守地负责海水温度、盐分的输送和平衡。然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使得冷暖空气异常、冰山融化、海水温度和盐分紊乱,它俩的作祟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令人费解的是,影片并没有把冰河期的提前来临归咎于拉尼娜现象、大气环流或者温盐环流异常,而是把罪魁祸首的帽子安在了“地磁逆转”的头上。“地磁逆转”是影片的卖点,但种种纰漏也由此而来。
  其一,地磁场的不稳定的确会引发诸多现象:地磁依赖性动物活动异常、静电释放造成磁暴、电离层瓦解……不过地磁消失的过程中气温是否真的会降低到绝对零度却尚无相关科学依据支持,这只是编剧的臆测。虽然影片中出现了鸟类提前迁徙、电流超常活跃、指南针失去功效等地磁逆转的征兆,但是依赖电离层传播无线电信号的对讲机却仍能正常工作,直升机依然平安升降,而电离层是依赖地磁场存在的,这让人在体验“白色恐怖”的同时啼笑皆非。
  其二,主人公柯茨曼教授通过检测远古壁画颜料碎屑中的铁分子排列来判断当时的地磁方向,这一方法的科学依据不尽正确。事实上,岩浆在从高温冷却到低温的过程中,会被周围的磁场磁化,从而留下当时地磁方向和强度等证据,科学家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来了解地磁变化的情况,而想从字画颜料中的铁分子来探求地磁变化恐怕只是天方夜谭。
  在地球的历史中,冰河时期至少出现过八次!那时地球的绝大部分陆地和海洋被冰层覆盖,气候极度寒冷。科学家通过研究那时冰层中的气体成分后发现,在过去的冰河时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200ppm(200×10-6),温暖期为280ppm(280×10-6)。工业革命后,这一数值已逐步上升至现在的380ppm(380×10-6)。有研究人员声称,正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逐渐抵消了地球本身1.5~2.0℃的变冷幅度,看来全球变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减缓了全球变冷的脚步。不过也有人觉得正是极热引发了极寒――温室效应的极端就是冰河时期!他们甚至预言地球的下一次冰河时期最早出现在1.5万年以后。
  在影片的结尾,新闻报道仍在继续:“我们曾经熟知的世界可能已经永远成为过去,但地球上的生命却得以延续……”看来故事的结局并不那么糟糕。但倘若下一个冰河时期真的来临,所有的人类是否都能安然度过呢?恐怕没人知道答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38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