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间剪纸艺术在地方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文章探索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剪纸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认为中国的包装文化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中,不仅能使包装设计别具风格,也使剪纸艺术的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关键词:民间剪纸 包装设计 结合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它以独特的造型方式、鲜艳的色彩表现、吉祥的文化意味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剪纸艺术有别于西方写实、细腻的审美趣味,而是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作品的意趣具有多意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我国有许多具有传统特色的商品,这些商品的包装都可以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其中,如月饼包装、酒包装、传统糕品包装、茶叶包装、首饰盒包装等。将剪纸艺术应用到这些包装设计之中,不仅能使商品包装设计因具有独特的形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因有了载体而得以发扬传承,实现了包装设计与发扬剪纸文化的双赢。
  
  一、民间剪纸艺术与包装设计
  黑格尔说,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设计中的包装设计,从表面上来看,两者呈现出来的结果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仔细分析,它们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包装设计的发展是沿着自身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时代变革而发展的,而剪纸艺术这种传统文化又可以通过包装设计这个载体得以继承和发扬。从这一点看来,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国包装设计的现状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风格各异的包装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然而能够代表中国民族设计风格的产品包装却极少。
  众所周知,中国的包装业起步较晚,设计观念和设计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我国很多的设计师都把眼光投向发达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技法。这样做是正确的,但是一些设计者只顾盲目地学习外国设计,从而忽略了中国包装设计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上完全走了西方模式,忽视了民族文化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因而走了许多弯路。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外成熟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一味地将中国包装的希望完全寄予发达国家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很可能导致“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等负面效果。作为中国的包装设计工作者应该明白,简单地套用发达国家的设计模式是不能设计出好作品的,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底蕴,这一切都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宝藏。只有把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包装设计作品,最终达到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也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流传。
  
  三、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包装已经成为商品流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包装的内涵已经从最初的保护商品、方便运输拓展到了推销商品、塑造品牌乃至树立企业形象的范畴。现代的包装不仅仅代表了一个承载商品的容器,更是代表了一种引导消费的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价值取向。消费者通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意境来了解其内在的产品,而能够衬托出产品的价值与文化理念的包装设计才能够称得上是成功的包装设计。
  (一)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它以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特别是那些经历千年传承至今的传统纹样,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纹样能在作者的记忆中跨越时空,融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就蕴含了深层的文化内涵。
  如剪纸纹样中流布最广的形象“抓髻娃娃”。该形象在民俗文化中具有驱鬼、引魂、送病的巫术功能,也有止雨功能和生育、繁衍功能,其形象及其变体成为民间艺术与民间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该形象以剪纸的形式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使被设计的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其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已超越图像本身的审美价值,其中沉淀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的基因,反映了阴阳相合、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思想。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我们应当汲取剪纸文化的精髓,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体现独具魅力的东方神韵。
  (二)剪纸艺术的创作手法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的基本特征是写实与变形的统一,是作者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加上主观的情感和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审美观,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而形成的。因此,剪纸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将这些特点与包装设计相结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构图独具特色,造型万剪不断
  中国剪纸不要求有严格的透视和比例关系,根据我国人民传统的造型意识,它十分强调线在心理中的准确,因此在构图中,多用平面透视处理,把画面中全部主题形象完全按需要布置在一起,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布局处理。
  剪纸本身具有“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点,所以在造型方面有巧妙的连接。如“满族剪纸包装设计”作品,此包装以趣味形三角形为原型,可以任意拼贴组合,可以平面展开,同时立体堆砌,设计巧妙。设计者在盒子造型方面运用了民间剪纸“对称式”构图的思路,使包装产品的造型具有了巧妙的对称性和连续性。同时,配用变形夸张手法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商品包装。另一方面,使消费者能够有目的地透视外包装,看到内产品,其形象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方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使商品与人的视觉性达成统一,使商品的形象得到明确推广。
  2.运用变形、夸张、装饰原则,深入刻画对象
  剪纸艺术在造型上常常把最富有表现性的部位有意夸大,进行比例上的变化。如“满族剪纸包装设计”包装盒上的六个小人,其身体比例变得不超过五个头长,尽管比实际比例矮了很多,但给人以一种厚重、敦实、可爱的感觉,如果按照正常比例表现,反而显得很单薄、干瘪。
  剪纸的装饰性表现在对自然形态进行加工整理,使其变为有秩序有变化的外形。一般运用对称、统一、平衡、均齐等原则,以加强剪纸的艺术效果。
  3.繁简疏密适当,注重虚实关系构成
  剪纸艺术主要是以单色的点、线、面作为基本表现形式,所以画面线条或块面粗细、疏密以及面积的大小,都是一种虚实对比效果。要做到实处不死板,虚处不空洞,虚中有实,实中见虚,合理穿插配置,才能显出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剪纸艺术的这一特点,根据包装产品的特征、功能、特性,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合理镂空。如某品牌白酒的包装设计。在造型方面,整个包装盒选用剪纸镂空造型,突破了包装设计中最常用的平面印刷效果,在取舍和整合的基础上,强调形式美的表现,突出商品的传统性,显示出了地方特色,主题更鲜明。
  4.注重表现语言个性,发挥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
  由于剪纸艺术造型受材料工具的限制,所以在塑造形象和装饰处理中,剪纸有其特殊的表现手段,这就是装饰纹样的运用。这些装饰纹样是程式化了的造型,最具代表性的有“锯齿纹”和“月牙纹”,这两种基本纹样是随着道具的运用而自然出现的,是剪纸艺术上一种典型的刀笔线条,极具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在包装设计中,抽象地再现是个性化表现的一种方式,与剪纸的造型不谋而合。如月饼盒包装设计,现在的市场上许多商家为了传达信息和显示其文化意蕴,大量地用国画、牡丹、龙凤图作为其历史渊源和视觉审美的冲击力。如“闹中秋”月饼包装设计,作者将中秋节中“闹”这一喜庆场景采用剪纸的造型方式表现出来,把复杂的人物、景物进行抽象的表现,使包装材料结合具有情感的故事图形进行表现。充分利用剪纸的直白与隐喻的手法,在丰富包装语言的同时,也使得传统民间艺术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剪纸艺术的色彩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审美过程中,色彩是最直接的视觉语言,鲜艳醒目的色彩必定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红色是中国的吉祥色,也是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冲击力的色彩。剪纸艺术常选用红色,象征吉祥如意、喜气洋洋,以此来烘托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剪纸的色彩要求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求注意用色的比例。
  比如我们在设计一件作品时用一个主要的颜色作为主调,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弱,有时如果碰到各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有不协调的感觉时,则可以把它们分别套入黑色。如“乡圆”月饼包装,就是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调,包装内部用金黄色的底色来配以外包装的红色,剪纸图案以白色来搭配,使图案清晰而不失喜庆感,剪纸元素的摄入在烘托气氛的同时,也使产品具有了祈祥纳福的象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间剪纸的起源及其特有的设计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实例,可以看出二者的结合应用既让剪纸艺术得以发扬传承,又形成了新的包装设计创意发展模式,实现了包装设计发展与剪纸文化传承的双赢。作为当代本土的设计者,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达到的完美结合,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念祥.民间老剪纸[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
  [2]余涵雅.民间剪纸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J].文化产业,2009.6(上).
  [3]于静.包装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4]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5]楼正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7.
  [6]王耀民,石军良.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与心理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5).
  [7]柴京津.剪纸技法[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曹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