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海宾 杨海平

  农村的学生,由于信息落后,接触面窄,知识面不广等原因,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只要老师布置作文,他们当中很多人就会愁眉苦脸,有的干脆不写。过几天后,老师要他们交作文,他们就说不会写,没东西可写。其实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
  那么,怎样做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掌握与写作有关的各种能力
  
  有的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这是客观事实。但假如教师引导得好的话,他们就能掌握与写作有关的各种能力,就不会怕写作文了。有哪些能力需要他们掌握呢?
  
  1、欣赏能力。
  不是有位名人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一句话吗?在我们学生的身边,有很多美丽而感人的东西。其中很多都值得学生去玩味。比如书本上,报纸杂志上,都不乏名家名篇,精典之作,并且很多诗文都有深刻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要有欣赏的能力。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欣赏什么东西,如何去欣赏。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及“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教师讲解时就应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意蕴,发现其中的意境美。
  
  2、吸收能力。
  就跟人吃了东西要会吸收一样,学生读了书也要会吸收,那样才能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比如学了朱自清的《春》之后,就要学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抒情。再比如学了林觉民的《与妻书》之后,就应学会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怎样抒写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领悟并掌握了相关的方法之后,动起笔来就不会觉得难了。
  
  3、表达能力。
  在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有“眼高手低”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应如何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情感、体验等诉诸笔端呢?可要求学生从小段文字写起,只要能表达清楚一个意思就行,然后慢慢地加码,最后成篇。并且选取学生最有东西可写的内容让他们写,诸如同学之间的情谊,父母外出打工后对父母的思念以及自己在家孤独的内心体验等,把自己真切的感受倾注于笔端,写出真情实感。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就提高了。
  
  4、修改能力。
  大多数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到一个标点,大到布局谋篇,都应作精心的修改。有时就是改得面目全非,也是值得的。可我们很多同学都不愿做这道工序。他们常常一蹴而就,结果都是未能写出好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经过十多次修改才定了下来;贾岛的“推敲”的故事更是写作美谈;曹雪芹写《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有一位作家,写一行空九行,就是为了修改……名人大家尚且如此,作为学生就更应在修改上下功夫。
  
  二、师生共同挖掘,让学生发挥与写作有关的农村优势
  
  农村虽然不如城市那样先进发达,农村教育虽然落后于城市(教育资源没城市丰富,师资力量没城市雄厚,教育设施没城市齐全),但如果仅仅从写作方面来说,其实农村是很有优势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必须共同努力,把农村里的一些与写作有关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比如学生游山玩水后可写一些山水游记;插秧割稻后可写劳动的感受;父母外出打工可写对亲情的渴望……
  除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之外,也有很多农村学生对城市的生活也有一定的了解,因为他们寒、暑假时到过父母打工的地方,并且现在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了解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这就使得农村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活跃,视野越来越开阔,写作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甚至超过了城里的学生。
  以上这些,为我们农村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相当的便利。这些优势假如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农村学生也能写出好的作品。
  
  三、教师提供舞台,叫学生耕耘与写作有关的文学荒地
  
  作为农村的学生,要想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一般是比较难的。这块领地他们几乎是空白。所以我这里说“文学荒地”。
  但可以一步一步来,不要太急。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板报这块阵地,为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舞台。有的同学的作品“发表”在板报上后,就有可能激发起写作兴趣,从此爱上写作。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办作文报,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的作品“见报”,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再就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作文比赛,比如“新世纪”杯作文大赛,假如获了奖,他们就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或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还可以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推荐给相关的报纸杂志,一旦发表了,对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影响力那是不可估量的,或许从此就诞生了一位未来的作家。
  有了这些舞台,还愁他们不摩拳擦掌,一试身手?可以预见,在那片荒地上,一定会长出绿色的希望,结出喜人的硕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