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北省高校武术教学开展的影响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这项运动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方面以及社会责任的承载方面其所蕴涵的特殊的教育功能,是其他体育运动无法取代的。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高校武术课程的开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三方面寻找对河北省高校武术教学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武术教学 武术教学开展 教学影响因素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66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检索在国内教育领域当中对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高校武术教学制约因素的相关书籍。
  问卷调查法:通过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周期和高校武术课程种类的开设对河北省高校武术课程影响因素发放问卷并且对所得问卷进行统计,其中有效问卷879份。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数据的汇总得出影响高校武术教学的相关数据。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在成长的儿童阶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孩子发展方向尤其在促进身体发育所参加必要的体育运动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下,家长更多的是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对于体育运动的要求突显出了教育环境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中少数爱好体育并且重视儿童全面发展的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也是报名学习集体类运动项目的学习,而家长让孩子选择对于民族传统的武术的学习又是凤毛麟角,也客观地限制了大学生对于武术这一传统项目的认知程度,而具有扎实武术基本功的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从大学生在对武术基础了解的角度出发客观地反映出了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体系当中武术教育教学所占的较轻比重和相对于其他运动大项来讲处于较次要的教学地位。
  二、河北省高校武术课程开设比例研究
  高等院校在体育教育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当中对武术教育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和组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里面涵盖了“武术基本组合套路,跆拳道基本动作等相关教学内容”。
  表1高校体育教育武术项目设置情况统计表
  根据表1显示,在河北省内调查的五所高校二十个班级当中武术课程设置的课程数量排序依次是太极拳、跆拳道、散打、保健气功、摔跤、拳击、防身术。其中太极拳课程在调查的院校武术课程当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散打、跆拳道和保健气功有30%的班级开设,防身术开设率为10%,而其他项目如摔跤,拳击等项目则只有5%。通过统计所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高校的武术课程内容的构成上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对太极拳的教育教学,而对于基本套路的组合教学,在武术领域当中涉及到全民健身性较强的项目并没有普遍开展起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武术类课程纲要中指出项目内容的开设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学生对武术知识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同时在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方面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因此,河北省在高校武术课程的开设当中应该增加多项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让学生能够拥有更自主的学习空间,才能够在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当中接触并且能够了解到武术的本质,了解到武术所蕴涵的文化,才能更有利于武术这门课程在高校的开展。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武术运动的教学开展方式更应该注重教学的实践性,体育教育与理论教学不同的是实践教学,在实践性的教学基础之上,学生还可以通过运动本身来调动自身对武术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完善改进已学习的技巧更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武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客观地表现出大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武术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高校武术课以实践的形式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武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加了校园浓厚的文化气质,让学校的教学环境更好。同时实践性教学本身就能够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尽管每一项实践教学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形式不同,但是对于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
  目前在河北省高校体育教育当中武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武术课的地位,不仅在高校建立更加完善的武术课程制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将武术与现在流行的因素相结合,使更多的大学生走进武术的课堂,了解武术的文化气韵,体味武术学习的乐趣,让大学生能够愿意去学习武术课程。
  现在的大学课堂是灵活性的,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武术和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能够喜欢学习武术课程,更有乐趣去学习武术知识,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精彩的大学生活,同时还能达到教育和传承的根本目的。
  三、高校武术教学方法的研究
  武术的发展以及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粹,武术这项运动从项目构成本质来讲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为目的,从内涵讲又是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运动形式,让大学生在学习武术本质的过程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是其他的体育项目无法替代的。从高等教育角度出发武术教育的本质上讲在以“以学生为本”和“终身体育”的高校教育思想为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到中国的民族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一直以来武术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教学理念,但是也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教学上不单单要以传授给学生武术知识为目的,另一方面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喜欢武术的精神以及探索创新的精神。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武术的教育是通过学习武术理论知识,能够对武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学习武术的方法和研究方法,并且能开展实质性的研究,让学生能够拥有学习武术的自主意识和研究的能力。武术教育拥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开放性,在一方面,武术教育课程本质拥有学术性,能够反应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科学性和对武术技术掌握的应用研究以及对最新的武术技巧探索,在进行武术的学习过程中又能够对所学技术动作所涵盖的攻防意思和文化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不仅提高学生所学习的艺术性和传承性,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武术的学术性和时代感。在另一方面,武术又拥有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练习地方式,可以让人看得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在一天一天地增强,要积极地去挑战,立足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地对学生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有更深一步的体会。
  四、结论
  武术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是培养多样化全面化发展的人才,武术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还要更强调通过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增进自己对武术的深入体会和全面的认知,能够体会到武术这一传统运动项目所能带来的文化底蕴,在进行武术教学的过程选择开放教学的模式既促使了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也促使了武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形式。
  武术学习更注重的是学术性和交流性的学习方式,高校的大学生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青年人转变为成年人的角色的转化,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还要有很好的交流能力才能够在社会当中立足。武术教学的学术性和交流性主要是自己的学术修养和培训学生的武术能力,除了在平时和学生课上的交流外还要主动和学生在课下交流,深入了解学生,让学生喜欢学习武术,让中华民族的武术精神能够更快地发扬出去,有更多的人喜欢武术,知道武术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戴新.南京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2]刘立华.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李凤梅.传统体育边缘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2).
  [4]王柏利.对学校武术礼仪教育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8).
  (责编 金 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477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