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初步收获与存在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1和模块4仅一学期,就带来了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课程资源、对学生评价等的可喜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课时、初高中知识衔接、学科间的知识衔接等问题,需要探讨解决,以更有效地实施新课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课程资源;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5-0042-03
  
  回顾实施了一个学期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和学生从观念到课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与收获
  
  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调整师生关系,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大胆探索新教法,适时进行学法指导。例如,在学习模块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时,就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已经对函数研究的内容(定义、图象、性质)和研究的方法(数形结合法、归纳法等)有了一定的认识,相信学生通过类比,集大家的智慧是能够探索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课堂上老师的作用是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组织、指导学生探究,及时点拨、答疑,规范研究的结果。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动手画图、表达交流的机会多。因为认为这种教法不错,学习幂函数时,我们再次使用此方法。在学习模块四第二章第一节“向量的物理背景和概念”时,采用了“阅读自学、问题引探”教学法。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概念多、知识零散,但难度不大。课上先给学生10分钟时间进行阅读自学教材,之后出示一组利于概念理解的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从教学效果看,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在学习模块一第三章第一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我们将课堂搬到了微机室,聘请了微机老师现场讲解、指导。学生学习兴趣浓,直观理解快,还学会了用“几何画板”作图,可谓一举双得。
  在注重教的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已习惯了初中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哪打哪的被动学习方式,到了高中仍等着老师一口一口地喂。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开学初,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学习的一般环节(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复习),常规要求(记笔记,整理课本习题),作业要求(“两整”:工整和完整)以及习题的处理顺序(先课本后教辅),使学生心中有数,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其次,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利用课堂小结进行学法的总结,比如:类比学习法、归纳学习法、演绎学习法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角色的转化。
  《课标》第四部分的实施建议中,首先就提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贯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质的变化:(1)从教师的作用看,从传统教学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帮助者、促进者。课前,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利于学生探究;课上,教师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课下,个别辅导学生,因材施教,指导学法,督促前行。(2)从教师的地位看,从传统教学中的独霸三尺讲台的主演变为导演。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走下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阔的,时常会给我们老师惊喜,而且学生间的思维差距小,想法接近,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学生反而理解的更好。例如:模块四第147页7题,老师多数会想到用三角函数求解,而学生用图形的旋转轻松解决(因为在初中有“图形的旋转”一章)。可见,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重要的是,我们老师给学生是否创造了机会,搭建了平台。(3)从教师间的关系看,从传统的竞争者变为业务合作者。对教材的理解、把握需要教师间的磋商、讨论;习题的配备更需教师间的合作,资源共享。(4)从教师的自身发展看,从传统教书匠,变为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成为自来水,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去找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教师不再是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的蜡烛,而是照亮学生前行道路的长明灯。
  
  3.课程资源的丰富化。
  我认为本次课改的最大特点是课程的拉动作用。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既有单一课,又有综合实践课。课程资源也不仅仅是课本、教参、教辅,还有源于课外、社会、网络,也包括学生本身等多种渠道的资源。例如,在学习模块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与对数运算”时,我就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宝贵资源,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到黑板进行“换底公式”的证明。结果给出了六种证明方法。不仅我为学生高兴,学生自己也很兴奋,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习模块四第一章第四节“三角函数的性质”时,我用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引出周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习题的配备,我们正力争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机遇。“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4.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了。
  《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冷落和忽视,从根本上丧失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而现在的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的教学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教案上,更体现在日常的课堂上。比如:在学习模块四第二章第三节“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时,运用与点的坐标相类比引出向量的坐标,让学生感到自然,易接受。第四节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由数量积公式进行特殊化处理,得到一系列公式和关系(夹角公式、模长公式、等),让学生体会认识事物的由一般到特殊的常用方法。第三章的“三角恒等变换”渗透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并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模块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图象”的学习时,告诫学生,尽管对数函数图象上升很缓慢,但具有“对数精神”即坚持不懈,连续不断地上升,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达到顶峰,实现目标的时候,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模块四第一章第四节的“正切函数曲线”告诫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尤其站在人生的高峰期,更要把握好自己,否则,一失足跌入万丈深渊。教数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培养,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5.师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了。
  《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五――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我个人认为数学教材对这一理念体现的很好,基本上每一章都是以实际应用问题引入,又以知识的应用举例结束。教材的带动也促使师生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这在平时的测试题中就可看到,命题人总会有意识命置一些应用问题。利用假期时间,我们也给学生布置了“研究性问题”,促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用的”。
  
  二、问题与对策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许多问题,同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课时紧。
  《课标》中规定每周四课时,非常紧张。分析原因,一是《课标》要求的内容多。比如,模块一,除去新增的幂函数、函数的应用举例,与原教材相同的部分,原来共用103课时,现在规定80课时,远远不够,何况还有新增内容。二是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课标》要求降低难度的地方降不下来。比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课标》将“一元二次不等式”放在《数学5》去学,就是为了突出强调“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主要讲函数的背景、性质、应用,也就是避免在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方面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况且,结合实际问题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后置。但我们在教学中或多或少都涉及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也有为了弥补学生不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不足而加课时补讲的,这使本来就紧张的课时变得更加紧张。三是辅助练习册不配套。与《课标》配套的教材有六套,但与之配套的教辅很少,多是在原来基础上稍加改编的,出现了许多超《课标》的习题。但既然给学生订了,删减太多也不好,只好硬着头皮讲,白天讲不完,晚上利用自习时间继续讲。结果是挤占了学生自习时间,产生恶性循环。面对新情况,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我们采取的对策是,首先,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和领会,力争把握好标准,不超标,不做无用功,不花不必要的时间。其次,老师把好习题关,备课组教师形成合力,自配习题,以确保习题的质量。难度适中,广度达标,做到难度服从进度。
  
  2.初高中衔接问题。
  教学中我们发现,比较明显有以下几点:一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但要求偏低,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跨度大,适应不了高中学习的要求。二是“因式分解”。学生只学习了提取公因式法,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法(未见过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型式子是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的,显然分解速度慢,满足不了高中的解题速度要求。三是“韦达定理”。初中只在“观察与猜想”栏目中探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也就是韦达定理的内容,但没有给出“韦达定理”这一名词,更没有相应的应用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所讲内容,我们的对策是,控制难度和进度,给学生多点时间思考,以便学生跟上思路。同时,找时间给学生补讲补练。特别是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求线段的长度时常常要用到,因此,有必要进行补讲。在杂志上也有文章提到“相信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稿中得到体现”。我们也相信课改会日趋合理和完善的。
  
  3.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问题。
  例如“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是由物理中的简谐振动引入的,课后也配置了有关简谐振动的多道习题(第58页,4、5,B组1、2)。但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简谐振动,对简谐振动没有感性认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解决起这些题目来很困难。还有圆周运动(第59页,3)也没有学到。斜抛运动(第113页,1),在物理中是作为探究内容出现的,数学中出现的确有点难为我们。还有与地理有关的太阳高度角(第61页,例3),学生还好能理解,可老师为难了,只好现学现卖了。函数中涉及到与生物有关的碳14的衰减(第48页),不仅理解难,而且数字大,难以计算。与化学有关的溶液酸碱度的测量(第72页)等等问题。我们承认这些问题背景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但师生处理起这部分问题也的确感到头疼,背景陌生,篇幅过长,难以理解,难以计算。面对困难,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面,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学中,考虑到此类问题的难度大,考的可能性又不大,加上课时紧,也有的老师干脆一句“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回去研究研究吧”。对待教材,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适当的删减,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4.习题的配置问题。
  这里既包括教材的课后习题,也包括教辅习题。课后习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习题难度远远大于正文或例题;二是就数学本学科来说,也存在知识的前后顺序问题,如第71页9题,第113页3题,第120页9题,知识前置,学生解决不了。三是习题的类型不够丰富,选择题少,若能适合考试时用,那教材的利用价值会更高。教辅是老师的一难,以往有现成的资料可以使用,老师会轻松些,现在只好发挥老师的聪明才智,自己编制习题,而对课本的前置习题只好删减。
  
  5.信息技术的使用问题。
  《课标》在课程的第九条基本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中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我个人认为教材对此理念体现的也很好,多处涉及信息技术,如:二分法、三角求值、旁注中的算法框图、专项的信息技术应用栏目。但由于《数学3》中的《算法》后置学习,加上学校硬件条件弱,不具备多媒体班班通;一些老师本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低,运用电脑不熟练,费时费力;高考又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遇到有关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多是一带而过。
  
  6.与高考的关系问题。
  虽然说学习不单是为了高考,但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对学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不容忽视。高考方案迟迟未出台,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心里没底,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多讲总比少讲好。教学时,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进行了补充,结果导致课堂容量大,习题难度大,既多占课时,又加大学生学习负担。也许老师和学生挨累不讨好,迫切希望高考方案快速出台,使我们有章可循。
  面对新课改,我们承认问题与困难同在,但我们更坚信信心与成功同在。只要我们多学习、多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合力作用,一定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越来越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责任编辑 姜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95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