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片丹心献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因为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李建非常欣赏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李家声说的这句话。
  在李建的心中,教育是一个良心工程,是一份责任。为了恪守教育职责,为了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不辜负家长的殷切期望,李建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工作当中。
  梦想的力量
  小时候,李建就有了当老师的梦想。
  上初中时,由于家境不太好,语文老师茹富华对李建特别关照。茹老师给李建交学费,有时还带他到家里吃饭。在学习上,茹老师更是对他关爱有加,每次写作文后,李建的作文本上总会有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批语。但这些批语大多和作文无关,是帮助他树立信心和志气的。李建在课堂上的反应比较慢,记忆力不太好,学习效率较低,但茹老师却一直鼓励着他,让他树立了信心。对茹老师,李建有父亲般的感觉。
  从茹老师身上,李建看到了教师的伟大,觉得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李建是会宁人,会宁是一个尊师重教风气很浓的地方,受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老师,把这种伟大的精神传递下去,让更多和他一样的儿童改变命运。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李建发奋地学习。
  高考填报志愿时,李建选择了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师范类学校――兰州师专,学的是英语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花费好多的时间去学习,学校的花园里、操场上、教室里留下了他苦读的身影。毕业时,他的英语基本功,包括语言、词汇、语法都非常扎实。同时,他也具备了当老师的基本素质。
  2004年师专毕业时,李建在就业志向调查表上坚定地填写了自己的愿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老师。这个决定让很多人费解,但李建却为将要实现多年的梦想而兴奋。
  就这样李建来到了宕昌县第一中学,到学校后,李建发现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在陇南市是倒数的。但他却觉得宕昌一中很适合自己,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凭着对梦想的执著追求和坚强的毅力,他在这儿一呆就是7年。
  李建到宕昌一中报到时,学校刚从旧校区搬迁到新校区,学校里除了一栋教学楼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校园还没有彻底建好,到处是石头。李建和其他老师住在新校区对面农中废弃的破教室里,三人一间“宿舍”,“宿舍”之间用木板隔开。宿舍周围杂草丛生,平时老鼠在旧顶棚里跑来跑去。由于房屋年久失修,下雨时,屋子外面下大雨,屋子里面下小雨。
  当时,学校没有自来水,老师们只能用桶子从井里打水,而且打上来的水味道很腥,遇上雨天,打上来的都是黄泥浆。学校周围没有一家像样的餐馆,所以学校给老师们办了一个大灶,但饭菜单一,大多数老师因为胃痛,所以只好靠方便面凑合了。学校到县城极不方便,交通工具只有当地人所说的“奔奔车”……
  “面对这样的条件和环境,我没有退缩,更加感觉这儿的学生需要我。”李建在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这样说道,“希望我能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下去,将会宁‘三苦两乐’的教育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和我一样的儿童改变命运。”
  “学习是终身的事”
  李建平时喜欢研究课堂教学,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尤其在高考英语辅导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案。“英语教学关键是一个‘活’字,如果教师死扣课本,学生死记硬背,是绝对出不了好成绩的。”李建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学习”。因此,李建的英语教学是“活”字当先,不拘一格,敢冒风险,敢闯禁区,不拘泥于课本中的例子,而是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
  正是因为这种“活”字当先的教学法,所以不管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习题剖析,还是单调刻板的语法讲解,都在他的精心设计下变得灵活、有趣而有新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特别喜欢他的课。
  “在任何岗位上,我们都要艰苦创业、勇于探索,这样才会取得辉煌的成绩。”正是这种对人生和事业负责的态度,李建所带班级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他辅导的十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及省级以上的英语征文大赛中获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他连续四年获得宕昌一中“高考功勋教师”荣誉称号。
  除了搞好教学工作外,李建平时还喜欢搞教研。他始终坚持着“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教学理念,因此他不但学教得好,教研也搞得好。2008年,李建与人合作完成了课题《宕昌县农村中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填补了宕昌县没有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空白;2009年,他编写了适合宕昌县英语教学现状的《高考英语考查热点与应试策略探究》一书,填补了宕昌县没有校本教材的空白……
  李建说:“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高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在百忙之中,他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去挤时间。“在过去的这几年,晚上11点之前我几乎没休息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能力备好每一节课,整理好所需的所有资料,力争让每堂英语课都上得‘有声有色’,让我的课堂拥有阳光和彩虹。”他笑着说,“累但充实,趁着年轻,多干一点,等老了就干不动了。”
  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建在教育教学中关爱每一位学生,经常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位学生。他认为,鼓励远比批评的效果好得多。
  一个名叫李斌(化名)的同学对待学习不认真,作业非常潦草,成绩也差,其他老师一看到他就发愁,拿他没办法。李建从李斌写的糟糕的字母中找出几个好看的加以表扬,并加上表扬的批语:你的进步很大,字比以前漂亮多了,继续努力!慢慢地,李斌改掉了粗心的毛病,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成绩也提高了。
  李建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总是主动伸出热情的双手。比如平时帮贫困生买菜,送给他们书籍,尽力去帮助他们,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在教学中,李建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有一个叫刘欣(化名)的同学偷了别人的书。其他学生知道了,他感觉很丢人,开始躲避同学和老师的目光,上课睡觉,下课后坐在座位上,也不出去和其他同学玩,还有了不想上学的想法。李建跟刘欣进行了交流,谈到古人的“偷书不算偷”,相信刘欣是为了看书而不是为了占有。之后,李建在班会上告诉其他同学,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不要随便用“偷”字,并且要学习刘欣的这种对知识渴求的态度。从此以后,班上的同学养成了资源共享的习惯,刘欣也慢慢地走出了心理阴影,把注意力放到了学习上。
  李建和学生的关系很和谐,课后学生很少叫他“老师”,而是用“大哥”来称呼他。“李老师经常像个大哥哥一样对我们嘘寒问暖,提醒我们调节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建议我们搞好和家长的关系。他是我们的‘铁哥们老师’。”一位学生这样评价李建。另一位学生说:“李老师从来没指责过学生,也几乎听不到他的批评声,取而代之的是他和学生的娓娓谈话声。”
  正是因为李建用心去爱学生,帮助学生,所以学生也用“爱”来回报李建:当他声音嘶哑时,讲台上会有咽喉片等润嗓子的东西;有时候他会收到让他“好好休息,嗓子好一些再讲”的纸条;有学生给他从老家带来的核桃;有的学生上大学后还给他邮寄当地的特产……
  编辑:陈富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53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