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思维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的现象,尽管教师劳心劳力,费尽心机,但学生依然无动于衷。作文格式、内容、语言千篇一律。写作文多是“依样画葫芦”,就算勉强成文,也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创新思维,难以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新产品”。多是空话、套话,失去了个性和创造力,部分学生存在作文“恐惧症”,提起作文就头疼,把写作文看做是最大的精神压力。
  关键词:思维训练;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长期以来,支配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念是教师中心论,“重教”而“轻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作文课上,老师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指导学生上,从作文的文体、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都被要求的面面俱到,且还规定字數一般不得少于多少字,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很难取得成功;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许多老师还没有总结出一套科学的作文教法去指导教学实践,仅凭个人的经验和道听途说的一些方法来实施教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落实。
  为改变这些现状,使作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提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逐步渗透思维训练”的设想,力求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找出一条新路。
  一、尊重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它的本质特点反映在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上,儿童的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思维定向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还不具有人类的逻辑思维特征。儿童最初的思维习惯较多依赖具体的事物,可以说,离开具体思维和感性认识就不太能思考了,这时候需要通过必要的引导,使之转换为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来。
  人从3岁左右开始,在大脑良好发育的前提下,已具备从较低级的思维模式向较高级的思维模式转换的客观条件;人成长到6-7岁,是思维从“低级的、不随意的、自然的”向“间接的、概括性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这段时期也仅仅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较抽象的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这时由于儿童还不能真正地运用词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思维还具有“狭隘性”“表面性”,还不能概括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关系。这段时间完全要让儿童放弃形象思维能力向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形象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主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放低要求,尊重思维规律
  小学阶段,孩子们刚学写作,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那幼稚的心灵,学得东西本来就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像刚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其内在的规律,只有顺其规律,加强引导:首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逐渐开导学生走到逻辑思维方式的路线上来,必须在发展好儿童形象思维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发展儿童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这样才能在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方便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2.放开内容,提倡自由教学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有的学生抢先回答“是零”,也有的说是“一个圆”,教师不表态,鼓励学生充分去想象。又有的同学说是“蛋”“面包圈”,于是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兴趣高涨。“是铁环”“不,是项链”“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是叔叔脸上的小麻坑”,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教师又在圈上加了一条曲线,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苹果”“秃爷爷头顶上的一根头发”,还有的说“是从盒里逃出的蛇”。同学们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会了发散思维的方式。教师以此作为一堂作文教学的内容,在发散思维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包括他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都是学生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将作文教学的内容拓展到同学之间的交谈、考试前的焦急、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新闻、一张相片、一次电话,甚至梦境等都是作文的内容。针对学生有效渗透思维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方法,比起直接式的思维训练方法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3.放开表扬,鼓励思维创新
  表扬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式。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顺利闯过写作的难关。在作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抓住每个孩子习作中的点滴之处,哪怕抓住他习作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也要加以放大,让孩子体验到写作过程中的乐趣。为此,设置了“小蜜蜂奖”“耳聪目明奖”“创意奖”等各种不同的奖励措施来激励学生,为的就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做到“时时表扬,事事表扬”。在放开表扬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孩子“多看、多读、多思、多积累”,鼓励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尽可能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办法;鼓励他们走出自己的轨迹,任意发挥,大胆想象,自由创作,把他们自己的认识和体验,想象和情感,用他们笔尖下活灵活现的人物、生动有趣的情节表达出来。
  相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其中逐步渗透思维训练,那么我们的学生定会在习作这方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挥洒,习作天地定会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王明媚.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训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97-98.
  [2]邢洁.谈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J].天津教育,2012(5):58-59.
  作者简介:王宏玲,单位:靖远县高湾镇三场中心小学,内容:语文教学方面的,比如作文教学或阅读教学。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