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臧敏:以创新之光照亮育人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臧敏,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原创新部部长,机电技术应用高级讲师,从事科技创新教育至今16年,获全国百佳创新名师、全国创新型优秀教师、广东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佛山市首批创新教育示范团队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曾辅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获专利证书17项;辅导学生参加发明创新大赛,获得全国、省、市、区各级奖励89项。其主持开展的“中职学校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项目获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广东教育》:作为第一完成人,对于“中职学校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您有何感想?
  臧  敏:对于这次获奖,我很高兴!很庆幸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做点事情,也很感激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我们认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广东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将“知识产权”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臧  敏:我们学校所在地顺德,是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美的”“碧桂园”等品牌企业就是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的。如何传承和弘扬顺德“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为企业输出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学校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认为,开展“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针对创新教育缺乏抓手、课程不完善、实施途径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学校提出“以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理念, 将获取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传承顺德创新精神,全面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制作创新作品,申请国家专利,实现知识产权教育引领创新教育发展。
  《广东教育》:请您谈谈“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是怎样开展的。
  臧  敏:要开展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进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课程设计和课堂实践。我们开发了“承—匠—引—升”4门递进式创新教育课程,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承”就是“创新传承课”,每周用1学时进行,主要学习顺德人创新典型事例、发明故事、知识产权知识和创新技法等。“匠”就是“创新工匠课”,这门课程每学期用24学时进行,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专项训练,学会创新设备、设施的使用,将创新创意点子物化成创新创意作品。“引”就是“创新引领课”,每学期用8学时进行。学校邀请专家面向师生开设创新专题讲座,讲解最新科技,分享创新经验,帮助师生寻找创新的新方向、新方法。至于“升”,是“升华”的意思,指的是“创新升华课”,用60学时进行。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发明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安排创新导师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帮助他们完善创新作品,申报国家专利,转化创新成果等。
  《广东教育》:有了系统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开展就有了依托。
  臧  敏:是的。除了开发创新教育课程之外,我们还注重整合政府、协会、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展示、申请专利和转化创新成果的平台,这就是“‘孵—展—转’三平台”。
  “孵”指的是孵育平台。我们学校配备创新导师,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知识产权和创新教育活动;联合顺德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建顺德区创新教育实训基地、学生创客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这些基地主要用于开展创新专项技能训练和科普教育活动。我们还联合知识产权协会合作开发《发明就在身边》等校本教材,并且和科学技术协会加强合作,一起传授创新技法,实现“共同孵育创新人才”这一目的。
  “展”指的是展示平台。学校通过举行创新成果展、科技技能节、双创博览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科技发明、创新创业氛围,给学生提供“创新创意作品展示”“DI创新思维展示”“创新能力PK”等平台。
  有展示,也要有转化。我们学校还联合创业工场、新道科技、科达机电这些企业,搭建了创新样品制作和成果转化平台,定期在学校内开设学生创意作品拍卖场。学生通过转化平台实现创新作品的提升和转化,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创新动力。
  《广东教育》: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中职学生起点较低,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通过搭建展示平台和转化平台,创新教育无疑能够更好地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热情。
  臧  敏:没错!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应该包括四方面:一是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四是鼓励学生将创新意识内化到生活习惯中。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学校建立了“常态、内驱、融合、保障”四机制。
  就拿内驱机制来说,我们学校以专利申请为推手,鼓励学生创作创新作品,申请国家专利,获得成就感;以创意活动为着力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活动,给每个学生创新的权利和展示的机会。同时,我们以“学生创业”为导向,通过在创新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就业和创业方向,调动学习积极性。当然,竞赛等评价和激励措施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加大对获得创新成果师生的奖励力度,激发师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
  《广东教育》:通过开展创新教育,你们取得了哪些成果?学生又有哪些收获?
  臧  敏:我们学校在校内全面开展基于知识产权的创新教育,取得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100%的学生接受了知识产权创新教育;87.5%的学生具有亲身创新体验,近年,学生完成创新创意作品1516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7项。而在毕业学生中,有65位学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例如,曾就读汽车班的罗汉文,在校期间发明摇控升降咪等多件创新作品,中央电视台财富栏目还专程采访了他,该生在毕业后短短几年,就与人合伙创办了“佛山市顺德区本焰电线有限公司”。
  有赖于创新教育,我们学校获得不少荣誉,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学校,并先后获得全国创新型学校、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佛山市科技创新十强学校等荣誉称号。2015年,学校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日前,学校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教育部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这是全国首批示范学校中唯一一所中職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1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