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满族剪纸艺术和陶瓷艺术融合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满族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均是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代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工艺技法与表现形式。满族剪纸艺术手法为陶瓷艺术品的平面图案和立体造型提供了丰富的灵感,陶瓷艺术也为满族剪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满族剪纸工艺和陶瓷艺术的相互融合,可以有效促进两者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在对满族剪纸工艺进行概述的同时,全面分析了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融合的可行性,并对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的融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剪纸艺术;陶瓷艺术;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1;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021-03
  剪纸艺术和陶瓷艺术均是中国人民生活中非常普遍与活跃的艺术形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1]。满族剪纸工艺是我国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优秀的代表;陶瓷艺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深入挖掘满族剪纸工艺和陶瓷艺术两者的独特艺术元素,促使两者的融合,取长补短,使满族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都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满族剪纸工艺能使陶瓷艺术图案的内涵与底蕴更加深化,对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陶瓷艺术同样能成为满族剪纸工艺创新的载体[3]。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都属于我国传统手工艺范畴,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相互融合,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相辅相成,相互扶持共同发展,会产生1+1>2的艺术效果。满族剪纸工艺和陶瓷艺术相互渗透,在融合过程中不断创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满族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融合的影响因素
  (一)工艺方面的影响
  绘画、浮雕、镂空等都是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融合点[4]。因为土质中含有部分锰铁质、高铁质等元素,使陶瓷艺术品的表面出现色彩,之后人们尝试各种方法为陶瓷添加更多色彩,然而受陶瓷属性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剪纸艺术是具有多元化图案艺术,是通过点、线、面构成,通过线条疏密、粗细等对剪纸空间感进行表达,线条组合是影响剪纸工艺和陶瓷艺术融合的一大原因[5]。因为剪纸线条过密时,把剪纸贴到陶坯上,上釉色之后,揭掉剪纸釉色也会出现部分脱落,而线条疏空的剪纸会造成陶瓷出现大片胎色,这些都制约着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二)造型
  造型是陶瓷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碗、瓶、壶、盏、缸等都各有其造型,每一种造型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瓶就包括直口长颈腹浑圆的天球瓶、葫芦形的葫芦瓶等[6]。造型因素对陶瓷的制作影响极大,因为造型的好坏关系到陶瓷艺术的成败,所以在陶瓷制作中对其比例、形制都极为重视。满族剪纸艺术图案是平面造型,把平面的剪纸艺术融于立体的陶瓷器的制造,难度比较大。在陶瓷立体的空间上呈现平面剪纸图案所要表达的内容,必须要将剪纸的纹样按照陶瓷的立体造型进行适当调整[7]。此外,由于工艺的制约,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对剪纸图案再创造,将部分比较密集的线条去除,以降低陶瓷制作工艺的难度。
  (三)民俗思维
  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作为我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代表,各自的艺术工作者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各自的民俗思维模式,这种民俗思维模式是艺术工作者的在长期创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然而在不同民间艺术相融合时,这种民俗思维摸索或许成为两者融合的障碍[8]。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的民俗思维模式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融合中难免会产生冲突与干扰。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工作者应冲破定势思维,勇于创新,吸收不同艺术形式的优秀元素,促进两种艺术的融合发展。
  二、满族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融合的策略
  (一)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满族剪纸工艺的突出特征是“线线相连和线线相断”,剪纸是利用剪刀在纸张上剪出图案,呈现的是镂空的艺术形式。镂空不仅是剪纸的重要手段,也是剪纸艺术特征的外在表现。满族剪纸工艺通常包括阳刻和阴刻[9]。阳刻,又名阳纹,是指把留下的图案作为主图案,表现为“线线相连”的艺术特征;阴刻,又名阴纹,其主图案是镂空的部分,在艺术品中体现为“线线相断”的特征。
  积极吸取满族剪纸工艺的优秀元素,将剪纸工艺运用到陶瓷艺术中。在陶瓷制作中运用“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的满族剪纸工艺,比如镂空花纹陶瓷制品,借鉴剪纸艺术的“阳刻”与“阴刻”,对具有镂空造型的陶瓷艺术品进行艺术创新[10],会获得更具艺术价值的陶瓷制品。在陶瓷艺术品制作过程中,要借鉴剪纸工艺“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的技巧,阳刻的线条要相互连接,即线线相连,阴刻则是线线相断。如果不这样,就会造成阳刻的某些部分断开,而阴刻的某些部分相连,使陶瓷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在剪纸加工中做到线线相连,剪纸作品才完整,拿起了不能散。满族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的融合,需要设计师对各个形象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才会使作品更具完整性。
  满族剪纸工艺的特点是浑厚、明快、简洁、单纯,陶瓷艺术品图案同样具有上述特征,即“简练不简单、单纯不单调、浑厚不繁重”。剪纸工艺与陶瓷艺术都要遵循“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的特点,兩者具有艺术相通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
  (二)满族剪纸“影形”和陶瓷艺术的融合
  “影形”是投射物体外轮廓形状,是二维的平面图案。剪纸工艺平面展开时各部分间不会相互遮挡,造型具有高度概括性,具有把复杂形象条理化、夸张但是不失真实的特点。满族剪纸工艺影形平面与整体视觉效果为造型提供保障[11]。影形能够归纳整理剪纸形象,通过平面线和面的表达,通过线条疏密与面和面的面积大小对比使整个图案内不同部分的联系得到加强,增强作品的概括性。满族剪纸图案表达形式是平面影子,由线、面构成,这对艺人的想象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剪纸工艺“影形”和陶瓷艺术的融合的可行性在于:首先,剪纸艺术“人物影形”艺术特征与陶瓷艺术的特质相吻合,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把影子看成是第二个自己,认为影子就像人的灵魂,因此满族剪纸工艺十分注重对影形的运用,它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剪纸工艺中影形的题材比较多,尤其在人物的造型方面。陶瓷藝术中的人物和剪纸中的影形相比,更加简洁、夸张。比如马家窑文化彩陶“彩陶舞蹈纹盆”,其纹样结构为了与陶盆器型相适应,在盆的内侧构建图案带,三组手拉手的人物构成整个图案,通过平行的弧线与斜着的叶子把三组人物连接起来,手拉手跳舞,动作与方向都一致,这与剪纸艺术中的抓髻娃娃非常接近。其次,剪纸中的“动物影形”与陶瓷艺术中的动物造型手法相似,可以互相移植。动物影形和人物影形相近,但要了解创作对象的性格、运动姿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与概括,夸张地表现动物的情态。比如彩陶缸绘鹤鱼石斧图,就是通过影形手法来刻画鹤与鱼的。再次,借鉴剪纸工艺中“花卉影形”手法。相较人物、动物,植物并不需要在动作与情绪多花“笔墨”,但花卉也有其造型与个性。南宋时期“黑釉剪纸剔花枝梅纹瓶”是剪纸工艺和陶瓷艺术融合的典范,它气质高贵,剪纸纹样简洁、素雅,外形线条流畅,具有深刻寓意和艺术价值。
  要实现满族剪纸艺术和陶瓷艺术的融合,就要对陶瓷艺术和满族剪纸工艺进行深入分析,找准它们的契合点。在立体的陶瓷艺术中展示平面剪纸工艺,在平面的剪纸作品中勾勒立体陶瓷造型。镂空、绘画、浮雕等是剪纸工艺和陶瓷艺术共有的工艺技法,这为它们的艺术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满族剪纸工艺毕竟是平面构图,图案具有平面化特点,在构图上要均衡而有变化。剪纸在色彩上讲究单纯、简洁、朴素,通过黑白关系使画面层次得到彰显,对不必要的细节可以简化,从而突出主题。陶瓷艺术是造型艺术,是一种再现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视觉艺术,它具有造型性、永固性与瞬间性,并日益由再现转向表现。造型艺术中最常用与最基本的手法是写实与夸张,艺人们通过写实与夸张交替使用的方法,对事物本质进行表达。满族剪纸工艺和陶瓷艺术的融合,创造自然天成的艺术品,是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宫丽慧,黄千.探寻满族民间剪纸的造型美[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5):38-41.
  〔2〕吕美,李婧然.满族剪纸艺术当代转型之路初探[J].设计,2016,(07):86-87.
  〔3〕付林飞.浅谈剪纸艺术表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6,(02):152-153,167.
  〔4〕赵昕,陈实.民间剪纸工艺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融合[J].大舞台,2013,(06):98-99.
  〔5〕王研霞.剪纸贴花瓷器审美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06):117-121.
  〔6〕韩雷,王铁军.精刀漫剪绘关东——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剪刻纸艺术[J].艺术评论,2018,(04):172-175.
  〔7〕张文兵,刘颖.渗入于优雅中的一股民风——民间剪纸与陶瓷装饰的融合[J].中国陶瓷,2010,46(05):72-74.
  〔8〕余志超.剪纸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J].中国陶瓷,2006,42(8):55-57.
  〔9〕李璐.传承中的融合——漫谈陶瓷装饰与剪纸艺术的融合[D].西北民族大学,2014.
  〔10〕陈许文.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11〕刘慧茹,赖泽标.浅析民间剪纸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J].佛山陶瓷,2013,23(10):51-53.
  〔12〕毕海龙.吉祥纹样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戏剧,2017,(8):78-80.
  (责任编辑 徐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