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彩的数学课堂从唤醒学生“经验”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引言
  我们在看电影、读小说的时候,如果开篇叙述感人,你才会情不自禁地去观看、去阅读后面的情节。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精彩的开始都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如果在问题的引入上下足功夫,就一定能让课堂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出优美的声音。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我们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起点在哪里?学生原有的经验在哪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发生的知识作枝,然后别人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因此,数学课堂的导入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二、利用学生经验导入新课的理论依据
  自培根第一次提出了“经验”这个概念以来,就一直是教育学、学习心理学讨论和关注的重要话题。按《现代汉语词典》对经验的解释是:一为名词,即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一为动词,即经历、体验。学生学习数学需要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原点,正如杜威论述“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
  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不断成长的条件,它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显示了发展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发展是经验的发展,任何教学都必须始于学生的经验,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内在的兴趣,才能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经验的持续成长。优秀的课堂教学需要优质的导入助阵,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结构,选择合适的导入素材和导入活动,激励学生成为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者。
  三、利用学生经验导入学习的基本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应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在此基础上实现经验的再改造、再提升,促进学生在现有经验基础上不断地生长。
  (一)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数学教学只有面向生活世界,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认知平台,才能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再从教材走向生活。
  在新课导入中,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沟通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再现生活情境,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广度,为学生深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这种导入方法由于使用的材料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也有利于加强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中,我们可以问学生:-1,你会读这个数吗?这个数叫什么数?继而追问: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负数?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负数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对负数的意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初步感知其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同时,在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时也要注意:一是一定要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经验、体验或素材进行回憶,所选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要密切相关。二是教师要在关键处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思考,继而引发学生的探究。
  (二)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导入新课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数学课堂导入,是课与课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经验与经验之间的桥梁,它既是先前知识、经验的自然延伸,又是新知识、新经验的开始。
  例如在苏教版“小数乘小数”教学中,当学生尝试根据整数乘法算出结果后,教师提问: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准确地算出整数相乘的积是1008,到底哪个答案有道理,你能尝试说说你的理由,让其他同学信服吗?
  学生根据以往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能够凭借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乘整数乘法进行。然而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恰是学生的思维困惑处。教师要求学生适时呈现推理图,通过联系小数乘整数的方法的再现与回忆,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突出了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作用,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激活学生的操作经验导入新课
  皮亚杰指出:“学生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并从活动中抽释出数学知识的。”学生的许多认识是从亲自操作开始的,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通过动手摆、折、剪、拼、凑,真正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快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最佳状态。
  苏教版“轴对称”导入时,教师请同学把纸对折,沿折痕画一个你喜欢的图案,然后剪下画的图案。请同学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图案比一比,你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新课从操作展开,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诱发学生的探究经验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何诱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经验参与数学学习,成为数学课堂探究的关键所在。笔者在“能被3整除的数”导入时提出问题:2、5倍数的特征我们找到了,我们可以怎样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呢?继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组里写一写,然后比一比,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在大量的数中,经历“猜想—验证—探索—交流”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建立在看数学、听数学、说数学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索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间接性活动经验。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学数学不仅要获取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结论得到的过程,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个探索过程,才能明晰数学思想方法的积淀、凝聚的过程。”
  人们常说“导入有法,导无定法。”不论以哪种方法和手段导入新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唤醒学生的经验出发设计导入的内容与方法,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学习中经验,有利于学生知识与经验的再构与重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常州市卜弋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