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聚焦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互为促进、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C-0054-03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57年,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1981年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互为促进、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学校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抓细抓实抓好实习实训工作,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着力提升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2014年,学校被教育部、人社部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同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5年被认定为首批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2017年被评定为首批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同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一、聚焦“两高”奋斗目标,强化学校服务职能
   近两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盐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职教职能,全力改革创新,着力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实施“五自”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军精神”“秀娟精神”,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认真实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渗透工程。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多名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97%,对口就业率平均值为90.33%,本地就业率平均值为60.4%。2017、2018年各有1名学生被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最美中职生”。
   (二)专业对接产业更加紧密
   学校现开设机电技术、汽车、数控、IT信息、商贸管理等五大类20多个专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依据我市新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不断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
   (三)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面向上海武警八支队开展“送技能到军营”活动,开展盐城市消防支队炊事员培训,携手盐都供电局开展农电工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助力新农村建设,与射阳、建湖等地民政局合作,举办退役士兵技术技能培训等。学校连续10年承办市级技能大赛、连续11年承办省级机电、数控、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2017年承担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家居项目的比赛,这是苏北中职校首次承办国赛。
   二、聚焦“三市”战略部署,发挥学校自身优势
   (一)围绕“产业强市”,专业与产业同行
   学校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目前学校建有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与应用等5个省级示范专业和数控技术、会计与审计等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有高职机电应用技术、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个现代化专业群。机电、数控、汽修等3个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机电、计算机2个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现代化实训基地。近年来,学校根据盐城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增设了新能源汽车与维修、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专业。2018年,学校与京东集团合作,举办无人机、电子商务等2个专业班。
   (二)围绕“生态立市”,理念与行动牵手
   近年来,学校根据自身区域优势,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新开办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加大对旅游、烹饪等专业的建设力度。积极对接上海知名职业院校,积极筹划开办航空、健康养老等一批“绿色”专业,重点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把学生的绿色生态文明素养和“绿色技能”纳入评价体系中,大力构建具有绿色发展氛围的校园文化,并开展系列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围绕“富民兴市”,幸福与服务共享
   學校充分发挥职教优势,利用自身师资、设备等优质资源,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为盐城大数据产业园、盐城高新区等部门和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学习一门技能,致富一个家庭”。学校学生中,农村学生数占总人数6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占总人数10%。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97%。扎实的专业技能,稳定的经济收入,让贫困家庭走上了致富路。
   三、聚焦“两海两绿”路径,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一)融入开放沿海,拓展办学空间
   学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注重吸纳国际上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办学模式融入国际元素,积极培养全球化人才,不断拓展办学空间。2016年起,学校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合作,共同推进德国“双元制”本土实践,在教学标准开发、教学领域开发、学习模式开发、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学生培养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项目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018年,学校与韩国青出于蓝株式会社、睿合博世等办学机构合作,先后培养韩国研修生23名。
  (二)主动接轨上海,提升办学品质
   学校主动与上海名企、名校对接,接受上海教育的辐射和引领,以提升办学品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2018年10月,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与学校结对为友好学校,共建养老、健康护理专业,并引进专业名师来学校讲学。2019年3月,学校与江苏天合诚功机场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该企业投资1000万元,合作共建航空服务专业。积极赴上海德企进行考察,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为德资企业在我市落地生根提供人才支撑。    (三)加快绿色转型,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注重与绿色产业对接,强化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2018年,学校与上海物联网及智能家居企业——企想集團合作,根据我市产业规划以及学校和企想集团目前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特色,双方确定校企深度合作,投资3500万元,共建“企想智学院”,实行校企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共进共赢。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
   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实行学生毕业“1+2三证制”,即“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和“基本生存证书”,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推行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四)推进绿色跨越,深化内涵发展
   进一步加快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学校坚持教学为中心,不断强化过程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注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效益,2018年学校荣获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30强”称号。近几年来,在国家、省举办的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中,学校学生获得国赛金牌17枚,银牌14枚,省赛96枚金牌,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全市第一的位置。2019年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荣获13金16银11铜,其中一等奖第一名8个。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获3金1银,取得了新的突破。
   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效益。两年来,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力求古今传承,中外融合,尽力打造本校特色的培养模式。2018年,首届试点班毕业生48名学生全都实现高薪就业。试点工作得到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专题汇报会上作大会交流。
   进一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工程,提高现代化水平。目前,学校省第二批 “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已近终期验收评估,升级换代版的“物联校园”也在积极筹建中。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产教融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出新举措,做出新贡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许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9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