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材料世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复合型人才来说不可或缺。本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走进材料世界》公共选修课为例,分析了当前此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高校公选课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3-0148-02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的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跨学科的选修课程。[1]同必修课一样,公共选修课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了《走进材料世界》《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智能与功能材料导论》等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主要讲述生活中常见材料的特性、发展过程及作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实际上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一、目前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盲目选课。在选课期间,学生只能从系统中粗略的了解课程基本信息,比如名称、上课时间、教师基本信息等,而对于详细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培养目的等一概无法得知,造成学生选课的盲目性。除此之外,学生大多去选那些学起来轻松、娱乐性较强的、考试易过的,比如影视鉴赏,对一些通识类、难度较高的课程不愿意去选。学生选课并未考虑自己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没有从适合自己专业的角度去选,这不利于知识结构的优化、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自身未来的发展。
  2.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于公选课,学生已经习惯了“六十分万岁”。大多数都是抱着混学分的消极态度,认为公选课是最不重要的课程,能逃就逃。晚来早走、吃东西、玩手机、睡觉、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学生甚至在课上与他人说话,不但破坏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情绪。学生对材料类专业认同感不高,认为此专业课程难、内容枯燥、就业环境差,所以对所学知识没有丝毫兴趣。另外,网上选课系统开放时间略长,而公选课教学课时较少,学生为了少上课、不上课,在课程进度过半时才去选课上课。
  3.教师素质不过硬。相比于专业课,高校公共选修课更难把握,因为它以通识教育为主要任务。而公选课开课教师主体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存在着专业知识积累少、开课经验少、不熟悉教学内容、讲课过于机械等方面的问题。此外,青年教师面临着职称评审的压力,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面,从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材料专业内容涉及较广,体系庞大,而本院公选课一般由个人独立完成。孔子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知识宽度和广度有限,难以把材料的方方面面讲解的透彻生动。
  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公选课的考核方式大多是开卷考试,造成学生考试时过分依赖课本,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在考试时,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把相关内容抄到试卷上,这样难以评价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这对平常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提交一篇论文也是公选课常用的考核方式。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通常在电脑上搜索一下,复制粘贴七拼八凑即可以完成,这会使学生觉得上课无关紧要,更助长了学生抄袭、找他人代写等投机取巧的心理。而且课程论文无固定答案,难以给出具体化的评分标准,加之教师的主观性比较强,在批改时很难保证完全公平、公正,这会打击部分同学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均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阻碍了公共选修课作用的发挥,严重背离了课程开设的美好初衷与愿景。所以,如何从根本上改革公选课教学模式,深化教学进程,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
  二、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选课。针对学生开展专题教育,增设选课辅导专门服务,使学生明确公选课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选课,杜绝学生“混学分”的消极态度。选课期间,在系统里提前发布详细的课程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的等,使学生选课有据可依。鼓励学生进行学科间的交叉选课,让学生明白选修课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对专业知识的完善,是个人素质能力全面提升的源泉。
  2.端正学生对公选课学习态度。学生之所以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时间玩手机、睡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多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走进材料世界》课程中瓷器介绍时,可以设置提问“为何大家喝茶都爱用紫砂壶”,以小组讨论的互动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要珍视学生乐于分享的勇气,多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探索学习。在互动时,要尊重学生隐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不轻易破坏安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愿意参与进来。另外,教师要严格考勤制度,对经常旷课、扰乱教学秩序的学生扣除相应的成绩,对“选而不修”的学生施以告诫。
  3.提高开课教师专业素质。公选课学生来自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科结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也不同,这对任课教师来说挑战很大。鼓励高职称教师,尤其是学科骨干走进课程,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材料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也可以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落实公选课精品课程的建设,助力青年教师建立现代教育思维。青年教师应积极向老教师汲取营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提高其教学技能。提倡多位教师共同承担一门公共选修课,每位教师只负责自己最擅长的那一专题,可以让老师在最大程度上展示自己的专长,在教学内容上既保证了广度,又保证了深度,同时也给授课方式增加了新鲜感。
  4.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学生公选课成绩评定大多会采用开卷考试或者论文,要想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多种考核機制可以并用,不但要测试出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还要判读出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2]学生的平时成绩不应只限于出勤率,可以设计课堂小组讨论、课上分享,期末成绩可以采用论文汇报、主题答辩、调查问卷、课程设计、辩论赛等多种方式。比如本院材料类公选课可以选择“发展核能材料利大还是弊大”为题展开辩论,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成绩、学分不是老师给的,而是自己挣来的观念。
  5.规范公选课监督管理。学校要深切认识到公共选修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提高公共选修课在课程体系的科学地位。[3]首先,选课系统的管理要更加严格规范,在课程开设两次后教师就有权利确定学生名单。其次,公选课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该课程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教学经验,学校可以组织专家考评其相关开课能力,并且随时深入课堂,抽查教师教学资料,监督授课质量,公选课质量评价体系要符合我校实际情况。最后,学校对待必修课和选修课不能厚此薄彼,可以适当提高公选课任课教师的课酬标准或课时系数,积极调动老师上课的主动性,鼓励青年教师对公选课教师多投入,对评估优秀的给予褒奖。
  三、结语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要想改变我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需要各个方面和环节协调配合。学校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公选课相关制度;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保持与时俱进;学生要端正态度,努力自主学习。这样三者共同努力,定能在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牟晓璐,孔繁利.慕课视域下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6):138-141.
  [2]杨兴坤,王英.高校公共选修课考试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5,(6):188-189.
  [3]张慧琴,李中凯.对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1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