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矫正方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准确分析小学生典型错例并制定科学的矫正方法无疑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等多种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当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典型例题的解析和矫正方法,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对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典型錯例;分析及矫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143-01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考察学生的不同数学能力。因前三部分的教学内容出错率较高,故从中选经典错例进行分析,并制定矫正方法,是最为合理、有效的途径,现分析具体如下。
  一、数与代数
  (一)典型错例。数与代数的题目多数是解决实际问题,即利用已知条件求问题答案,此处以应用题“老师去给学生买桌椅”为题目为例,题干如下:老师去给学生买桌椅,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班里总共有34位学生,请问教师买桌椅一共要花费多少钱?
  (二)错因分析。在这个题目中,学生常常会犯三个错误:第一是逻辑错误,即不能理清桌子和椅子之间的价格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时逻辑不清导致犯错,原因是逻辑分析能力差,解题思路混乱;第二是解题不规范,即常常忘记写单位,列竖式等必要的解题步骤,原因是未能熟练掌握应用题的解题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等;第三是计算错误,这也是大部分学生都会犯的错误,原因是对四则运算的法则掌握不熟练,粗心大意。
  (三)矫正对策。结合错误原因可知,在“数与代数”题目中学生最欠缺的计算能力,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夯实其计算能力,这个方法虽然笨,但所谓“习惯成自然”,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非常有效。其次,教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应用题做题方式,使其养成多验算、遵规范的做题方式,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无误。最后,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取题干关键词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帮助他们理清做题思路。
  二、图形与几何
  (一)典型错例。图形与几何题目也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这一类的错例有很多,例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而在这个长方形里面有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小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请问这个小长方形至少要移动几次,才能走过长方形的所有面积?
  (二)错因分析。图形与几何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空间推理能力,常见的错误有如下几个:第一,没有换算单位,导致计算结果出错,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想当然的以为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第二,逻辑混乱导致解题策略完全错误,原因是没有掌握到解答该题的关键点,在看到移动的图形之后就心生怯意,不知道该怎么办,既不能做到数形结合,也想象不出图形的移动规律;第三,计算小长方形的面积出错,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马虎大意。
  (三)矫正对策。针对图形与几何的题目,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要在学生理解题目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转换知识和空间想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处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例如制作两个长方形模型,让学生一边模拟小长方形在大长方形中的运动轨迹,一边分析小长方形和大长方形面积的关系,从而提升数形结合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
  (一)典型错例。统计与概率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最难的题,主要表现为不理解题意、不会做分类统计。
  (二)错因分析。统计与概率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统计、分析和计算能力,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个:第一是由于题干很长,条件很多,学生仅凭脑子理解效果会很差,所以就出现思路混乱的情况;第二是不会计算概率,原因是对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掌握不熟练;第三是常规的计算和比较错误导致学生出错。
  (三)矫正对策。统计与概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所以教师首先要夯实学生的统计与概率基础,学会科学的统计方法(例如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等)以及计算概率的方法,其次是锻炼学生“以文制图”的能力,即根据题干条件自己画图,从而增强题目的直观性,解题时也会得心应手,最后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耐心,切不可因为非常长的题干或五花八门的图画时就丧失信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等,在日常数学考试中也是经常见到的。通过对典型错例、错因分析和矫正对策的分析,笔者希望教师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典型错例成为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好帮手。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典型错例分析和矫正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广超.小学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矫正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1556.htm